1、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及思考,主讲人:佐金泽小组成员:王硕葛婉沈苗苗张稼蓉徐鹏琪王广,什么是法律意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法律意识是什么?,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2、。,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法律意识,(1)应培养大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2)应培养大学生关于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3)应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和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4)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
3、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大学生故意伤害案件:,就读于北京某职业学院的大学生蒋晓峰,用尖刀将同学关某扎伤致死。在市一中院开庭审理这起故意伤害案时,蒋晓峰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事发于2004年10月24日晚11点多钟,有人敲蒋晓峰所在宿舍的门:“我是隔壁寝室的,借杯水泡方便面。”但对进来的学生大家都不认识。“我们都不认识你,你干吗到我们宿舍打水?”“我谁也不认识怎么了?”借水者的态度有些蛮横,“你再说一遍。”这时已经上床的
4、蒋晓峰跳下床,一边说一边用力往外推借水的学生,两人随即互相厮打起来,这时同宿舍的学生上前把二人劝开,借水的学生愤然离去。一名学生被扎死这位来借水的学生是隔壁宿舍的同校学生吴某,水没借到又被人推了出来,气不过的吴某叫来了同宿舍和其他宿舍的学生为他出气,几个人拿着木棍来到蒋晓峰所在寝室,一场群殴发生了。蒋晓峰用尖刀刺伤了两名同学,又扎进了关某的胸部,致关某心脏及左肺被刺伤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赫某被蒋晓峰持刀刺伤头部、赵某被刺伤左上肢及左腋后。经鉴定,二人均属轻微伤。故意伤害罪名成立,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1法律知识的知识储备量小。众所周知,我国的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非法律专业大学
5、生)就接受法律知识的基础教育,但是就目前发展趋势看来我国高校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的水平并不理想,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够,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课而忽视公共基础课,在这种只重视分数的思想支配下,大学生是很难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的。,2.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
6、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3对权利义务意识存在偏差。,当代的大学生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自己的利益看的非常的重,要求人人平等,事事公平,有着强烈的平等权利愿望,当面对自身利的不合理“诉求”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学生竟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然而对于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却刻意忽视,只理所当然的享受权利,4没有建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蕴涵着大学生对法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然而,一
7、些大学生并未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进而也就很难自觉服从和遵守法律。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法律知识的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用法能力不足、守法动机消极、对整体的法制环境不满意等等。面临的这些问题,加大法制教育的投入,培养法律意识强,法律素养高的大学生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1依法治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法律氛围。2改变高校的法律教育思路。3丰富法制教育内容。4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法律。,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1、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8、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的重要性。2.导向功能。如果大学生能有较高水平的法律意识,这对法律的实施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实施的支持。从某个角度讲,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导向功能,这种导向是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的。3.评价功能。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两个方面。就法的遵守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指社会公众把法律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而就法的适用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专门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得到切实有效和公正、及时的实施。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评价功能。当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判断和辨别复杂事物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评价功能的发挥。,4.规范功能。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法律这样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来规范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