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摘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形势下,就如何寻求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针对性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完善社会法制体系,全面推进法治观念的提升,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宪法规定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法律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反过来人民也要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法治建设及依法治国的灵魂和关键。

但是,从对当代全民法律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全民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情感淡漠,守护法律的意志不坚定,其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信仰尚有较大差距。了解当代全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分析其原因,找到培养全民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培养全民懂法、守法、信法,以较高的法律素质和饱满的法律情感拥护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过程中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民法治精神的严重缺失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具备法治精神。在我国全民在法治精神方面还是有很多缺失,比如:一些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意识,滥用职权,有些行为还凌驾于法律之上,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行使权利。这样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还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正是这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促使很多人面对法律存在侥幸心理都想钻法律的空子,导致社会法治意识淡薄,我国在法治的道理上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长期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二)法治历史底蕴薄弱

导致我国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历史文化原因。众所都知我们过是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以人治为主,国家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君王手里,古代君王被奉为神灵。中国古代法治的思想都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我国的孔孟之道,重礼轻法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对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缺失。其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对法治思想更方面的宣传力度。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思想环境,不利于法治思想的培养和法治信仰的形成。

(三)现行普法模式的落后和低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乏一个好的法治思想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对全民法治宣传在力度和层次上宣传也不够。另外宣传的方法也不科学,一味的就是对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的灌输,人民缺乏积极性都是一味的被迫接受,不能真正的理解法治思想的内涵。

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措施

(一)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及司法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

(1)首先我们要提高对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司法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要不断加强领导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要不断对领导干部进行普法教育。使党政领导干部从灵魂深处意识到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要真正在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只有严格执行依法治国久而久之法治思想就成为一种规范一种信仰。

(3)正确统筹“法、理、情”的关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通过严格执法彰显法治的权威和力量,突显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二)加强法治精神的宣传

(1)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治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采用更科学的宣傳方式,使公民在通俗易懂的形势下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法治思想,从而更好的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的高科技宣传手段,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来宣传,在基层社会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小品,讲故事,看宣传片等手段把法律常识通俗易懂的让老百姓传达,通过不同形式渲染法治思想大环境,久而久之老百姓就能主动的了解和接受法律常识和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老百姓收益。

(三)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1)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开展群众性法治教育,是增强法治意识教育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普通大众对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与义务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善于依法维权,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对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

(2)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大力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让公民遇到法律事务时能得到优质服务,降低公民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成本,从而使公民乐于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四)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我们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真正的做到从娃娃抓起,从而让青少年树立牢牢地法律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从小对他们就行法治意识教育,以后才能更好的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增瓦。

(五)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建立良好的依法治国的大环境是增强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条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进行法治宣传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以德治国的宣传。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的自身素质以及更好的使公民确立法治信仰。因此,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要强化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犯罪为耻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形成以规则为行为准则的意识,发扬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通过道德建设让人们不仅依据法律条文行事,更重要的是依据法律所包含的道德原则来行事,真正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法的精神,实现法的价值。

(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是我国现在治理国家的根本基础和必要依据。首先,国家的治理要靠法治,只有依法系统的治理国家,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只有更加健全法治机制才能够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实行多元主体参与与社里治理理念相结合。比如说: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促使在治理过程中在法律的基础上更加民族化。促使人民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为国家的建设积极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规范建设,如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等来协调关系、约束行为、保障群众利益,从源头实现依法治理。

(七)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总之,人民就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与基础。我们只有不断的进行法治思想的宣传,才能够使老百姓懂的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知识、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利,以及如何履行自身的法律义务。只有全体公民树立的法治思想,并把法治思想上升为自身的信仰。才能够促进国家级的安定与团结。只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够促使国家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THE END
1.推动“送法上门”增强法治观念(法治头条)推动“送法上门” 增强法治观念(法治头条)“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现场。杨境廷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6部门联合举办的大型法治宣讲活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以下简称“双百”活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479795042539553&wfr=spider&for=pc
2.增强法制意识,引领美好人生活动中,李海平警官根据当前社会和校园周边安全稳定形势,对学生应有的法制责任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安全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用一些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告诫同学们必须引以为戒,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https://www.meipian.cn/1aqzcpc7
3.增强法治观念(精选6篇)(2)相关运营商:依法办网,加强对公民隐私信息的保密工作。(3)公民: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和维护他人隐私。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作斗争。4)近年来,电信诈骗盯上了未成年人,请你从未成年人角度为避免受到电信诈骗提几条合理化建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gc9i12e.html
4.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员工素质武汉博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复工后,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打造学习型团队,特地聘请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的谢红丽律师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法制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为:《企业合同管理》,谢律师从“合同管理引言、合同管理签约前的风险防范、合同签订中的风险防范、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等几个方面http://www.whbajs.com/news_detail/id/722.html
5.主题党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法治素养 ——记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十二月主题党日 通讯员:龚乃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增强党员同志们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于2020年12月25日下午18点整在格律楼3416室开展本次主题党日,汪明训老师https://biology.yznu.cn/2020/1228/c656a181438/page.htm
6.提高法制意识范文10篇(全文)整个报告使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受益匪浅。结合这次报告会,学校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进一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要求学生结合报告会的内容,认真比照自己,提高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知法、守法的文明学生。(李光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c34rz3d.html
7.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此次宪法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宣传了文化文物和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引导群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https://qinghexian-szwhg.chaoxing.com/portal/category/read/?id=1058
8.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 引言: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8768.html
9.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自律意识主讲人唐主任从意识和行为、法律意识与行为选择的相关性、行为与后果三方面具体展开,引用一则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开始,整堂讲授运用了设问的方式,突出了主题;提取了鲜明的案例,提升了重点。讲座中还设置了学生们参与讨论的环节,大家积极主动发言,相互学习,从而深受教育。唐主任这种别具一格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认真聆听,https://www.zjjy.com.cn/2010/1019/c20a7023/page.psp
10.2024年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800字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6篇该【2024年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800字 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6篇)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800字 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https://www.taodocs.com/p-992726125.html
11.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原则的确立及法治基本方略的提出,使“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也逐渐增强。作为一支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公民权利,服务社群的公安队伍,其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公安执法水平及形象。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公安队伍如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7760
12.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英 通讯员 陈玄展)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预防校园欺凌违法犯罪,近日,平海派出所进校园开展“守护平安,拒绝欺凌”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通过法制课堂、课后宣讲等形式,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预防校园欺凌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校园欺凌发生时如何应对等知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3/01/content_141589_15852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