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中砥砺求真务实的品格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主题教育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担当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本质是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根据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需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我们党正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同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胜利之本。

因此,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必修课,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克服和杜绝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心浮气躁、信而不笃,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为学而学、学用脱节等现象,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根本要求。

二、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根本方法,要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桥”和“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

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到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了解情况,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探寻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要善于和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决反对蜻蜓点水、哗众取宠式的调研。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善于用哲学思维谋划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需要具有哲学思维,尤其要善于运用矛盾理论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是把握事物本质特征的一个基本范式,是制定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理念和思维工具。善用哲学思维,就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正确分析和看待成绩与缺点、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等。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并注意随着事物发展过程和阶段的推移以及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地转移工作重心或主攻方向。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善于“解剖麻雀”、“弹钢琴”,做到统筹兼顾、抓中心带一般,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格局。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国之大者”,具有系统观念,既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又能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卓有成效地贯彻执行。

四、具有勇于担当的创新品格

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需要把责任稳稳地担在肩上,具有勇于创新的气魄与胆识。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与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从一定意义上看,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也就不会有斗争精神、创新品格和实干担当。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不惧风险、勇于担当、善于斗争,具有战略眼光,善于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善于把预见与决策相统一,对发展方向、发展进度等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的能力与本领,敢于面对风险,勇于开拓创新,善于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坚决防止优柔寡断、有勇无谋、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躺平甩锅、敷衍塞责等不良现象。

五、砥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更加朝气蓬勃,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这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我们党独有的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党性坚强的体现。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坚持真理是实事求是,修正错误同样也是实事求是。要自觉同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作斗争,做到不改初心、永葆本色。

六、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导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大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风,就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要求和价值指向上是完全统一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要求。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评判。

要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时刻铭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搞装点门面的花架子,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决摒弃高高在上的“老爷”作风,防止为人民服务三心二意或半心半意的现象,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到“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七、增强法治观念和纪律规矩意识

依法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需要有自觉性,还需要以法律和纪律规矩做支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法治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本领。

要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党纪党规,为实事求是决策、风清气正干事提供制度保证,确保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稳步推进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扩大社会监督,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重用,使那些华而不实,玩“空手道”、打“太极”,口惠而实不至者无以立足,着力为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THE END
1.党员干部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研讨发言专栏根据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结合本人学习工作实际,下面围绕“如何深入学习党内法规,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主题作如下交流发言: 一、纪律规矩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http://www.biganzifanwen.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7894.html
2.树立勤于学习敬畏法律把好尺度的法治观法律至上党员干部首先要勤于学习才知法律界限的尺度,才会养成法治观念。组织安排的党内法规制度知识要认真学,涉及工作范围的法律要扎实学,涵盖日常生活的法律要抽空学。唯有勤于学习方能掌握党内法规制度理论知识,唯有勤于学习方能理解法规制度的真谛、掌握法规制度的精髓、洞悉法规制度的实质,最后才能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9JT6J4H0552YOG3.html
3.纪律观念和法纪意识淡薄方面11篇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律观念和法纪意识淡薄方面【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律观念和法纪意识淡薄方面1 (一)法律知识匮乏 不少基层干部在用权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却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和后果,这是法律知识匮乏的集中体现基层领导干部,因从事事务性工作时间长,需面对群https://www.51cyh.com/shiyongfanwen/466743.html
4.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学法守法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抵制“四风”的侵蚀,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立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坚决筑牢抵御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防线。强化规矩意识,坚持重大https://www.meipian.cn/39x654fe
5.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重点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重点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60c6f3289ad54f81ac4b1dc3cf4c11a8.html?fm=bdbdse7ea95a01202c9fd31e1d2da645656c8
6.“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二)在增强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方面一是纪律规矩执行有差距二是对政治纪律认识不够深(三)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二是主体责任的落实还有不足三是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四)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一是改进作风的标准还有不https://www.wm114.cn/wen/220/439029.html
7.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范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全站集中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活动内容 弘扬法制精神,知法、守法、护法是每个公民的崇高义务。我站高度重视对员工法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52862.html
8.深入推进依法治军观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明确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着力强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应坚持思想先行,着力增强官兵的法律意识和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09/c1003-25998321.html
9.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对照检查11篇(全文)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法规制度反映规律不够、结合实际不紧、实用性操作性不强,立法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违法违纪行为追究不力、惩处不严;一些官兵法治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官兵对不正之风、腐败问题和特权现象反映强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t0r73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