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总结讲话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总结讲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第二阶段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安排周密

(二)开诚布公,剖析深刻

5月15日上午,我办召开了支部党员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政府法制工作新跨越为主题,认真分析查找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

5月21日下午,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第十二指导检查组到会指导,市人大代表李玉会、市政协委员姬智受邀列席了会议。在民主生活会上,三位班子成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刻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思想深处找根源,找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存在的差距,找与焦裕禄相比存在的差距。谈问题实事求是,讲缺点不遮不掩,找原因刨根问底,理思路清晰明了,定措施切实可行。会上还征求了市人大代表李玉会、市政协委员姬智对市政府法制办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5月19日,班子成员到分包企业进行走访,征求企业对法制办工作的意见建议。5月20日,组织召开十个县市区法制办负责人会议,向县市区法制机构征询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此外,还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向市直单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表,在焦作政府法制网上设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专栏”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四)梳理总结,形成报告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对自身分析检查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总结,认真撰写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报告中谈问题实事求是,敢于揭短亮丑,不遮不掩。制订措施指导思想明确,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贴政府法制工作实际,做到切实可行。报告形成初稿后,又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和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设,并发往各县市区政府法制机构和市直重要行政执法部门征求意见。同时将报告分别呈报分管市长、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第十二指导组审核。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对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充实和完善。

通过分析检查阶段活动的开展,全办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找准了制约全市政府法制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和根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法制工作的理念,对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法制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实现政府法制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开展第三阶段工作,将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促进政府法制工作科学发展的推进剂

一、为推进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由周士开校长为组长,王振德副校长为副组长,王天桂、陈显灯、杨仁英、龙见林、刘开辉等为成员的平秋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积极推动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工作。

3、组织教师进行了普法知识考试,及时考察教师的依法执教能力。

4、加强对教育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督促。教导处和校领导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处理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以确保依法执教,推进普法工作。

5、认真做好各种报刊、杂志等普法学习材料的征订工作,为教职员工的学习提供条件。

6、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处理教师和学生问题严格依法办事,逐步从人治走上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三、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工作。

1、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搞好舆论宣传工作。

3、组织各班利用黑板报、班会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5、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辟公民道德建设栏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中华传统,以抵制不良思想和不法行为。

6、配合“12.4”法制宣传,在校营造普法气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7、加强与村委的合作,利用课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宣传。

8、加强与派出所的合作,邀请他们给学生做法制讲座。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落实,职责明确。学校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小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各条线工作职责,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举办普法讲座,观看普法教育录像,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法制宣传和教育,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行为规范水平。

三、加强学生的普法宣传工作。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通过小学思想品德课、小学社会课进行,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相应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内容。在校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的思想教育进行;在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中,通过升降国旗的活动、专题性的法讲座制教育或报告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国家标志的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手段,抓住“12.4”等法制宣传时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法制教育氛围。组织一系列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2、组织各班辅导员、少先队中队干部进行“文明礼仪之星”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设计比赛。

3、组织各班学生举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队会。

4、组织各班利用黑板报、班会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6、邀请市交警大队警官到学校进行“关爱生命,安全自护我能行”——交通法规安全知识讲座。

7、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利用暑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与宣传。

一、指导思想和活动主题

二、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开展丰富的宣传活动

3.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师生进行法治教育宣传,举行一次以普法为重点的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4.开展一次普法服务活动。结合"牵手把法带回家"幼儿带法回家活动,印发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并在学园园务公开栏出一期"法制教育专栏":浅谈幼儿园法制教育,构建和谐园舍。

5.学园还请法制辅导员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讲座。重点进行宪法、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幼儿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幼儿遵纪守法的意识,让幼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增强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守法的自觉性,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总之,通过开展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不但在广大师生中掀起了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依法执教能力,促进依法治园、依法治教的进程。

根据上级部门普法规划的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为中心,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

根据全县“四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年度普法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普法依法治理”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了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班主任、总务处、工会、财务等科室同志为成员的普法、执法领导小组。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以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公、检、法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战、校报、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调演及法制宣传日等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此外,学校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同时还做到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牧区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后,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宪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真学习《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表率的多了。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制度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实行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以其规范性、威慑性、稳定性、防范性等优点为学校管理者所青睐。一年来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部门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家长联系教育卡,成立校内家长制,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团、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如高年级艺术班充分利用课堂、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本学期共举办法制讲座4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0记录。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我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学生年龄差异,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坚持在新生中普遍开展军训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组织学习交通法规,养成遵守交通法规良好习惯,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我们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四)净化了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部分中职学校为应付检查而象征性的设置法制教育课程,存在随意删减法律基础课程的现象。法律基础课作为技工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中职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部分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观念,甚至提出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让路”的口号,还有个别民办学校基于节省教学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会随意删减包括法律基础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类课程。这无疑有违国家的普法教育工程和教育方针。

2.欠缺专业的法制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形式缺乏新颖性、生动性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法制课教师由行政人员充当,这些教师一方面缺少专业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法制教育的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知识教育代替社会规范教育,即法律法规条文讲得多,而能够实践运用和操作性的东西却讲得较少,很少能通过案例分析和亲身参与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只是照本宣科,搞填鸭式的说教。这使得学生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其氛围中,对法制课程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

3.中职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经过中考选拔后分流下来的初中毕业生,在主要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的初中阶段,该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往往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觉性不强,厌学情绪较高。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致使他们对类似于以往说教形式的法制教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去努力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

1.转变理念,统一认识,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

中职学校尤其是民办中职学校应深刻认识到,一个学校要持久发展,绝不能只看短期效益,不能只注重招生环节,还要用心地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一个合格的毕业生除了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外,最基本的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试想,如果一个毕业生踏入社会后违法乱纪,即使他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也只会是社会的祸害。所以,中职学校一定要转变理念,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保证法律基础课程的正常开设,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加强法制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个人法律素养

十报告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法制教育的关键也在于教师。中职学校应努力配备具有专业法学背景的教师担任法制课程教师,也可以从社会上将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人士聘请到学校担任法制课程教师,以加强法制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学习,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善于以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为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3.结合职校特色编写校本法制辅助教材,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中职学校可组织编写校本法制辅助教材,明确本校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在法制教育中应充分体现职校特色,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首先,编写校本法制教材应以“够用、管用、实用”为原则。法律课程冗多繁杂,中职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学习。编写校本教材应采用易于理解的文字,把法理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教材的内容应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比如商务、会计类专业,教材内容可以结合该类专业特点,引入更多关于经济法、会计法、税法等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采用较多该专业领域的实际典型案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具有行业背景的法律知识。

4.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如果课堂缺乏吸引力,他们往往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继而出现睡觉、玩手机、讲话、看小说等现象。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强化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和怎样遵守法律,从而逐步让法制意识根植于心。

第一,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中职法律课堂教学应当结合中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善学。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盗窃、敲诈勒索、社交陷阱、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编、自演、自拍微视频等方式,重现案例发生过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守法、用法习惯。

第二,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或分析出答案,老师进行提示点评,引导学生发现法律规范、事实材料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零散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更完善、更深入、更牢靠。

第三,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法制教育。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安排大量的课时来进行法制教学,我们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这样的平台来弥补课时的不足,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小组学习,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网络播放的法制教育栏目,如CCTV的举案说法、法律讲堂,忏悔录、庭审现场等节目。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还可以通过节目主人公的案例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起着警示作用。

5.坚持将法制教育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

第一,坚持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在要求学生遵照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针对“法制教育”主题,通过开展班会课、素质教育课、出黑板报、校报、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和接受各种法律知识,从而减少触犯校规和违法犯罪的概率。

第二,坚持被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对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班主任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在班会课和素质教育课上经常分析身边发生的实例,积极展开讨论,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三结束语

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作为中职学校,一定要充分重视法制教育,及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逐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关颖.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调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3)

二、加强学习,以专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普及法律知识。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加强实践锻炼促进行为养成。为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进而转化成师生的自觉行为,我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年及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我校与县中级人民法院、团县委、xx镇派出所及县交警大队常年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坚持开展法制共建活动,如每年举行一次法制报告会,每学期都有国旗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学校还开辟了校园广播法制教育专栏。二是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配合学校法制教育,法制副校长通过模拟法庭、现身说法,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每学期部将法制教育列入家长学校课程,并聘请公安干警、政治教师授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发挥法制教育活动的作用。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违法违纪问题不回避、不手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惩前毖后,警钟长鸣。

四、我校长期坚持定期学习制度。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做到教师人手一册,便于教师学习。今年,学校已组织编写了《xxx中学生自律与安全常识实用手册》,几经全校师生修改校对后,印成手册,发放到每个学生。每周一的晨会,有正规的国旗班升旗,有催人奋进的国旗下讲话,有带班领导的工作总结和布置,有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等。这些都是法制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各种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师生接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用法律法规要求自己,依法执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课堂上,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有错误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正确地舆论引导人,用高尚地人格塑造人。

我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推行依法治校策略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赢得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开展“以法治校”活动,增强了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一、明确一个方向

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生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早已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里就把德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领导或班主任的事情,应该是全体教师的事情,我们把渗透德育在每个学科中,全体教职工树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二、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

进一步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每个成员能主动的学习,形成合力,努力探讨德育工作新途径。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中的直接实施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

(1)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12345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提升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度,实施情感关怀工程,因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继续实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

班主任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继续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方法的研讨,育人艺术的研讨,每次会议可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或一个中心议题,提高会议效率。

(3)、坚持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与班主任考评相结合

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涉及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级管理要做到精心、细心、耐心,从小事开始提要求、抓落实。习惯的培养需要恒心和毅力,作为班级的经营者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要加强对班级卫生工作的检查评比的力度,文明监督岗的检查员要坚持将每日所进行的评分材料及时汇总,及时公布。

三、完善三个德育基地建设。

1、布置好少先队活动室,让少先队活动室成为大队部工作的场所、队知识学习的场所、大队委员商量议事的场所。

2、成立红领巾电视台,健全组织,落实具体负责的教师和学生,正常开展电视广播。让学生自己成为该活动的主角,让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23453、建立少先队种植园。打算在校园内开辟一个花卉种植基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定期为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1、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坚持学好、执行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真正敬业的人,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才有机会成就大事。从坚持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进校门敬队礼、扫好地、做好操、排齐队、不乱扔废弃物、不乱涂画、乱追打等小事抓起,创最美的学习环境,最优的课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继续完善学生行为规范七项竞赛,坚持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把每周的竞赛成绩公示在行为习惯竞赛黑板上,学期结束时,把竞赛成绩作为文明班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竞赛推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以竞赛促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化,逐步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2345(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3、家校社区联系,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的安全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我校国旗下讲话、晨间谈话、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宣传等形式进行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观看录象等形式,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是非辨别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体验就是养成教育,在体验中提高道德认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明确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另外,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继续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可通过家访、约访、电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以形成教育合力,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12345(óéò3)4¢a1“òD££°éò3é3”μáDˉ£

£¨1£ˉμ£oí¨1y×üò£Dàéí×÷£¨ú¢ê¢-¢££ê1§éúáaò£aμà×÷£ú§°×÷DDè×oμè£ìá§éúμéóàéèoíè÷èá|£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我就我局“四五”普法情况向检查组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市“四五”普法工作从2001年11月开始进入启动阶段,

2002年8月完成启动阶段各项目标转入全面实施阶段。2005年为总结验收阶段。我市目前共有“四五”普法对象235.5万人,其中,四类重点普法对象54.52万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5606人,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2.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1万人,青少年学生50.66万人。截止今年2月底,全市已发放“四五”普法教材55.5万本,占应发放数122.6万本的45.3%;成立了9个普法讲师团,培训法制宣讲员3.7万人;举办各类普法试点110个;2001年、2002年全市应落实普法经费134.6万元,已落实77.5万元,占57.6%,其中,市级财政应落实70.6万元,已落实33.5万元,占47.5%;各县市区应落实64万元,已落实44万元,占68.8%。

二、主要作法和初步成效

(二)科学制定规划,保证“四五”普法工作有序进行。我市把制定“四五”普法规划作为普法工作首要任务来抓。按照中央、省委“四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于2001年3月中旬拟出“四五”普法规划草案,又先后召集各级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部门的意见,2001年9月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后,于10月30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联合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各县市区的“四五”普法规划在2001年年底前相继出台。市直95%以上的单位制定了“四五”普法规划。为把“四五”普法工作落实到位,原市长赵斌代表市政府先后同各县市区负责人签订了“四五”普法启动阶段和实施阶段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加强市直机关“四五”普法工作,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另外专门下发了市直单位“四五”普法实施阶段工作目标。

(五)培训骨干,加强“四五”普法法制宣传员网络建设。2002年4月至6月,举办了全市“四五”普法法制宣讲员骨干培训班,对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四五”普法讲师团成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系统培训,共办班五期,培训326人。各县市区共举办“四五”普法骨干培训班56期,培训“四五”普法法制宣讲员4956人,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宣讲员颁发了“四五”普法宣讲员证书。按普法对象1—2%比例配置,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明确“四五”普法宣讲员3.7万人。市及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四五”普法讲师团,市“四五”普法讲师团有37个单位参加,重点讲授了45个法律法规。两年来,讲师团成员和普法骨干共授课11.5万场次,直接受到普法教育人员达百万人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普法教育工作认识不够高。个别部门和单位没有把普法教育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没有很好地把普法工作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工作行动迟缓、质量不高、力度不大,还存在慢、等、看和不以为然的现象。市直机关仍有个别单位没有制定“四五”普法计划,没有制订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没有购买普法教材,工作不够到位,影响了整个市直机关的普法工作进程。

二是普法工作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四五”普法全面实施以来,就学习论学习的多,与本地、本单位工作、生产实际联系的少,与工作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学法、用法、守法尚未达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特别是没有很好地把普法工作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优化发展环境结合在一起,普法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普法教育还没有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

三是督促检查落实不够。在普法工作中,安排布置的多,督促检查的少,工作开展不够平衡。特殊群体的普法工作仍然存在盲点,偏远山区农民、个体私营企业员工没有系统地进行法制教育;下岗职工、暂住人口、外出打工人员基本没有系统组织开展学法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市除张湾区、茅箭区、郧县共发放学生普法教材6.8万本外,其它全是空白;普法经费落实缺口较大,除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市外,其它均没有足额到位。市直应落实70.6万元,实到位33.5万元,郧县、房县、竹溪经费落实均不到50%。

四是抓典型推广不够。对典型的培植、总结推广力度不够,试点工作许多好的作法和经验没有在全市得到及时推广,典型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出来。普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在思想上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二是普法学习与工作实际缺乏有机的联系,公民的学法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缺乏强有力的检查督促措施保证,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四是部分单位重形式、重过场多,重实际效果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思想认识,促工作落实。把“四五”普法学习与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与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与优化发展环境,与适应wto规则要求紧密结合,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市及各县市区依法治市(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规划》各项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实施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四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及时协调解决“四五”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抓联系实际,促学以致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特别是针对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优化全市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维权意识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政府各部门、单位及各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明确学法工作重点,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案水平。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学校成立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王玮校长亲自任组长,、由副校长任副组长,由各处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教处负责,使创建工作有了组织领导保障。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创建工作由平安校园建设办公室负责,由政教处负责实施,其他处室协助。根据形势发展和学校周边治安严峻形势的需要,学校建立了保安队组织,负责学校的保卫和对校园每天24小时的值班巡逻、处理偶发事件等。严格门卫制度,实行外来人员来访登记制度,学校有了一支从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队伍。

2、学校每周星期日下午召开行政扩大会议,凡涉及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问题都要在会议上讨论研究。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每月组织一次专题会议,及时分析和研究校园治安综治、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面临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的落实等,做到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解决和整改,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3、学校制定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把“平安校园”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在年初,法人代表与各处室及时地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各处室、各年段、各班主任,各岗位层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部门、各教研组与教职工评优评先一律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一票否决制,使全体教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活动是学校工作头等大事,务必认真抓实抓紧抓好,从而上下一条心,大家齐努力,开创了学校良好的校园治安局面,建设了优美和谐的治安环境。

4、为了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水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未成年人犯罪,学校特邀了派出所指导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的领导,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开展法制讲座,参与学校综治、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对师生员工进行法制、安全等教育,使学校依法治校进一步加强、为培养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不断健全完善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做到岗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学校严格年段、班级负责制,课任教师、晚自习老师点名制与安全工作责任制,进行了教职工安全责任与评优评先等一票否决制,制定了各种安全工作防范预案,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大大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机制。

二、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1、学校与派出所联系紧密,设立了校园警务点,加强了警校联系,学校的安全工作有了可靠的保证;学校还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在教学区、办公区、校园围墙重点地段设置了红外线监控系统,为保证师生的交通安全针对校门口车流量比较大的情况,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警示牌。提高了学校的治安工作“技防”、“物防”水平。

2、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制度和来访人员的登记、验证制度,学生出入校园验证制度,保卫人员夜间值班消防安全巡查制度,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和来访人员登记记录。

3、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寄宿生管理制度。学校实行寄宿生全封闭管理,寄宿生星期日下午到校,无家长或老师陪同不能随便进出校门,回家时必须有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来带,不然一律不准出校门。普通班学生的校服设置与寄宿生不同,普通班学生凭学生证出入大门,上课期间禁止任何学生外出,特殊情况需要外出的学生,必须有班主任陪同,方可出入。在平时,晚自习后由晚自习上课教师将学生带到宿舍交给宿管人员,并与宿管员履行交接手续,交接手续履行完之后,宿管员马上进宿舍点名。每晚熄灯前,生活管理员要组织各寝室的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宿舍管理员,学校还要求生活管理员要认真执行夜间消防安全巡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在校住宿学生的安全。

4、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对食堂管理非常重视,实行学校亲自经营,要求食堂服务员、厨师必须持有健康证;市卫生管理部门组织的几次卫生大检查均以高标准通过;学校还不断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制度,严把“病从口入”关,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总务处主任、医务室等人组成的食堂管理领导小组,进行随时检查督促与指导,保证食品卫生。不断完善食堂管理机制,总务处还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监督小组,日日监督,月月汇报,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安全。

5、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环节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教师岗位责任制,要求任何一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岗位安全负全责,学校领导多次重申,任何任课教师都是自己学科岗位的第一负责人。学年初,每位教师都要与保卫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实验室管理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员和上课教师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6、认真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对安全事故有严格的报告制度,由政教处负责,决不允许缓报、瞒报或不报的现象发生。

三、扎扎实实抓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1、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预防溺水、预防违法犯罪等教育,除了法制副校长给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外,学校还举办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图片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了对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包括外出社区活动、实践活动等)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学校还印发了消防安全材料、游泳防溺水安全材料、交通安全、安全知识手册,《关于安全工作告家长一封信》等发分给师生,不断加强师生的法制、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防范的教育力度,增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

4、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教职工学法制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及考核内容。学校行政领导能够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每周的教工例会、法制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全校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学校领导带头学法、用法,掌握国家基本法律法规,通晓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效果五落实。法制宣传形式多样,每周星期一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教室的黑板报,学校的墙报,每学期一次或两次的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或法制征文比赛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很好形式,学校已把学生的法制教育制度常态化,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师生关系和谐的气氛中有序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学校专门开了心理咨询室,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学校还了举办了由本校教师讲授的心理教育讲座,及时纠正学生中存在着的一些心理障碍和不良倾向;政教处每年都要求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排查、分析,锁定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报政教处备案,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多疏导、教育,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THE END
1.省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法律顾问实务培训2024年11月29-30日,法律顾问实务培训在六安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省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办,六安市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承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健、六安市律师协会会长李甫出席并致辞,省律协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敏主持活动,委员及律师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Q1NDEyOQ==&mid=2649564050&idx=3&sn=646b2a88203d9ba35ae1a5f80dfb00c2&chksm=bf7cb6f47084c61ed71d94fbeb7fa18bdc843d6f00fc940a2e3b15266c8dd4f8dbbe79332539&scene=27
2.法律顾问进社区知识讲座.pptx合同违约责任合同纠纷案例解析04法律顾问在社区的作用与价值法律顾问对社区居民的法律指导作用法律顾问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指导,帮助居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识而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法律顾问可以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普及常见的法律问题,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0102法律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6661711.html
3.上饶市玉投集团举办2023年度国企干部职工专项法律知识讲座为全面提升职工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水平,强化法律法规应用能力,促进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8月22日下午,上饶市玉投集团组织开展了“国企干部职工专项法律知识讲座”活动,特邀浙江开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集团法律顾问郑诗贵进行授课,集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部分职工参加。 http://m.yun.jxntv.cn/c/SzNQS0pzcmV4TEIxWkExMmd0T1BNQT09.html
4.上林县司法局白圩司法所联合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知识讲座为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职能,6月25日,南宁市上林县司法局白圩司法所联合法律顾问到辖区登山村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讲座。 讲座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在场人员发放法治宣传手册,村法律顾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案例讲解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物权编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https://www.gxpf.cn/cmsback/wap/fzcs/20230630/39032.html
5.邮储银行许昌市分行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促员工法治意识提升为了深入推进2024年员工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内控合规体系,提升该行员工法治思想意识,5月15日下午邮储银行许昌市分行邀请行内法律顾问围绕信贷领域违法犯罪、协助执行法定义务、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知识产权法、民法典等普法重点内容进行专题授课,以案释法、辨法析理,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合规观念、法治http://finance.hnr.cn/yhzx/article/1/17961158874791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