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其中在第十一个坚持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际国内风险日益加剧,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逻辑起点和内涵
(一)逻辑起点
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和个人法治化水平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既表现为法治国家对个人法治化水平的决定作用,也表现为个人法治化水平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二者互为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缺乏赋予法律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法治基础,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合理方式,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为空想。因此法治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人的法治化,人才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最重要的资本和最根本的力量。国家的法治化、政府的法治化、社会的法治化,都应该首先以人的法治化为前提。人的法治化,可分为领导干部的法治化和普通公民的法治化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中,领导干部法治化又应该先行。所谓领导干部法治化就是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和法治方式的形成,其中法治思维是第一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绝对不是法治建设完成后的副产品,而是法治建设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法治思维的概念
法治思维就是基于法治的思维,可以从法治加思维的角度予以理解。因此理解法治思维的关键在于法治和思维这两个基础概念。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观念为基础,在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的指引下,创制良法良规体系,并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等对有关事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
二、领导运用法治思维的现状
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提升不少,各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基本配备到位,公职律师队伍逐渐壮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能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主要表现有:
(一)法律知识掌握不够
课题组通过电子问卷对400名基层领导干部做了一个学法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系统学习过《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的同志占比不到30%,系统学习《民法典》的占比不到40%。这组数据并不能代表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现状,但是也能说明一定问题,那就是有些领导干部对于老百姓都有哪些私权利并不了解,对于自身该如何从程序上去规范执法行为也不清楚。法律知识的欠缺为个别人在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中突破法治埋下了隐患。
(二)法治观念比较淡薄
(三)人治思维仍有影响
作为与法治相对的概念,人治统治特别强调统治者个人的品质、智慧、能力与权威。但是无论从国际趋势看,还是从历史演变看,无论是保障公民权利还是稳定市场预期,在社会治理成本上来说法治都有更大的优势。但是我们这艘奔向民族复兴的巨轮是从尧舜禹三代圣王那里驶来的,人治历史的痕迹暂时不会完全消除。典型的案例像仇和,他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奉行只要法律不禁止的政府都可以干。这种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非法治思维模式不仅把他送上了法律的审判台,还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三、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
(一)以人民为中心,依法行使公权力
(二)以制度为引领,助推法治实践落地
各级党委应当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将干部学法制度化,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长、考核方式做出硬性要求,绝对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优化干部选任用人机制。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在干部考评中也逐步加重了法治权重。但是从实践层面来看,个别地区违反法治的决策之所以能够出台,也未见相应问责,足以说明法治权重在干部考评中还没有全覆盖,分量也不够,所以需从顶层制度上加强制度的优化,努力使考核等各项制度成为干部树立法治思维的动力和压力。
(三)以程序为切口,强化权力监督
权力监督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以程序公开为切口是实现社会监督最可行的方式。权力部门必须依法公开权力执行程序。依据法律能公开的要全部公开,以便接受人民监督。涡阳县三轮车整治就是典型的依法行政的好案例。权力部门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依法公开决策程序,既实现了公众的监督权利,也是对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一种保护。
(四)以社会为依托,坚定全民法治信仰
中国需要法治,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全民法治教育的向下扎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2亿多的中小学生还很难见到优秀的法治读物,20多万所中小学很少有优秀的法治老师,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法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负责担当。我们要大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法治中国的构建塑造良好氛围。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起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手中权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刘艳艳)(本文系亳州市委党校系统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ZDXKT20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