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干部六重思维能力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最终需要治理主体去推进和落实,尤其是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应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六种思维能力,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淬炼自身,积累经验,定国安邦。

以一驭万:提升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一是树立大局观念。领导干部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以维护国家、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作为战略思维的基本准则,具有把控“善弈者谋势”的全局观念。二是注重统筹兼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既关联基本国情、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诸多层面,还涉及全局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对于牵动全局工作、触碰群众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反腐、贫富差距、资源环境等各领域问题,领导干部要具有从全局纵观局部、从整体规划部分、从长远看待眼前的战略眼光,对各个部分做到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三是强化前瞻设计。领导干部要在科学分析世情、国情、省情、实情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对本领域未来工作的发展走向、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和清晰预见,做到因势而谋;从事关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找到谋划工作的突破口和源头,做到应势而动。

安不忘危:提升领导干部底线思维能力

洞鉴古今:提升领导干部历史思维能力

一是韦编三绝、修志问道。历史思维的养成彰显了长时段、过程式的鲜明特点。如果没有博学洽闻、笃定扎实的文化积累和历史积淀,不可能形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笃学不倦,从恢宏壮阔、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中涵养担当、见识、气度、技能。二是激浊扬清、分辨真伪。运用历史思维能力的至要之处在于坚持唯物史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还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高是非鉴别的洞察力,以横贯中西、贯通古今的定力分析现实问题,破解当下的困惑,把问题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历史的逻辑中找到支撑现实的依据,守正创新。三是结合实际、活学活用。领导干部要通过审视古今、考量中外的比较视野,透视兴衰成败的历史变迁,采撷可资借鉴、历久弥新的历史精华,治理好当下的中国。

提要钩玄:提升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

一是博采众长、注重理论武装。“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领会与获取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素养,把握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思想武器。二是提纲挈领、抓主要矛盾。国家治理过程中,既不能不重视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又不能没有计划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全面发力、协调推进的同时,也要抓住特殊矛盾、关键问题,以引领性、标志性、支柱性的突破口作为切入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领导干部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表象与本质、机遇与挑战,又要看到困难与成绩、理论与实践,应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清主次,并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革故鼎新:提升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

法之必行: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一是端正法治心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领导干部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端正法治心态,不能超越法治框架、违背法治意志。要以符合法治精神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义性思维以及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范畴之内行使手中的权力。二是修炼法治素养。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涉及诸多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等,这就需要领导干部熟知本领域的法律法规,通晓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只有追本溯源、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不断地积淀法律学识的厚度,在工作中集腋成裘、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三是恰当地拿捏执法尺度。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要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度,既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又要把握法律刚性和柔性的衔接,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THE END
1.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原标题: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法者,治之端也。”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思维能力,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361218179172246&wfr=spider&for=pc
2.谈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引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势必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学为基础,以用为手段,用制度、机制来保障,不断改善法治环境,形成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的良性循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27/17/19229431_451277770.shtml
3.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法治素养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构成法治素养的关键要素是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它是以http://www.juece.net.cn/tmp/4g/read.html?id=5796
4.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8篇(全文)领导干部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决定依法治国成效和国家的治理水平。笔者认为,真正形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找法依法的法治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具有一定的艰巨性,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既要着眼于主观,也要着眼于客观,通过不断扎实的努力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事的能力。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w0mtdpi.html
5.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精选十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养 篇1 (一) 法治思维阐述 “法治思维”这一个概念包含“法治”、“思维”两个词语, 语法上是一种偏正结构。而具体来说, “法治”一词又是对“思维”作的限定性描述, 而“思维”一词则是“法治”的归属性范畴。所以“法治思维”的分析必须要先从“思维”入手。把握法治思维的概念需要在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dekadw.html
6.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高和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是对领导干部规范品格与施政能力的锤炼。领导干部只有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在法治化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不断推进事业发展。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视角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界限论。所谓“界限”,是指要正确看待法律的科学有限性。https://www.jianshu.com/p/f51750c1c646
7.强化法治思维,引领发展新征程——“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专题学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7月4日下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组织全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内蒙古干部网络学院“北疆云讲堂”线上培训,集中观看中央党校胡建淼教授的专题直播讲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http://www.hhvc.edu.cn/webzzb/info/1087/3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