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思维是对执法人员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干部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经常、主动地依照法治理念来思考问题,不断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带头学法,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
二、自觉遵法,弘扬社会法治精神
只有内心尊崇法治,行为才能遵守法律。审计人员首先必须信仰法治,这种信仰需要发自内心对法治尊崇和敬畏,是基于法治意识自然产生的价值观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责法定等基本法治观念,坚持奉法为公、依法行政,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上发挥带头作用,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日常审计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法治成为坚如磐石的人生理想与信念。
三、严格执法,努力提升审计质效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守法者,才能成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只有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才能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审计人员应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如”要求,审计执法内容紧紧围绕重点工作,靶向发力、精准审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对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力度,确保出具的审计报告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