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人民观点)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摇曳,水波荡漾,飞鸟翔集。今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对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等作出明确规定。法治力量护佑黄河安澜、美丽生态,充分彰显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法者,治之端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从立法反映人民意愿,到司法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再到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建设彰显出一切为了人民这一目标指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凝聚起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

奉法者强则国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做“四个模范”: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领导干部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认认真真讲法治、老老实实抓法治。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同时也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发挥示范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能不断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阔步前行,中国的未来必将是良法善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THE END
1.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原标题: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法者,治之端也。”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思维能力,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361218179172246&wfr=spider&for=pc
2.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按照学习交流安排,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提升http://www.henanpeace.org.cn/news.html?aid=80903
3.大学生应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以及如何提升法治素养其次应该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提升法制素养的前提。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原则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的领会法律精神,提升法治素养。 参与法治实践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189410/answer/2488538036
4.专题16:不断提升法治素养.专题16:不断提升法治素养.ppt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法治思维是基于对法律的尊崇和对法治的信念判断是非、权衡利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的含义 《我不是药神》——“情”“法”冲突中的法治思维案例原型“陆勇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8/7114140113006023.shtm
5.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妨概括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应有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在https://news.12371.cn/2014/10/27/ARTI1414340562014589.shtml
6.法治素养,则是人们的()的综合表现,是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素养,则是人们的()的综合表现,是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品质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在下文中哦。 法治素养,则是人们的()的综合表现,是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9/259998.html
7.题库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习题】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 )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A树立法制观念 B依法维护权利 C依法履行义务 D遵守法律法[习题,答案]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5018623.html
8.学习法治思维,提升自我素养提升法治素养,不仅是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学会用法律的视角看待问题,用法律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在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首先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寻求帮助,如向学校、公安机关或法律援助机构求助,而不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https://www.meipian.cn/58j1ay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