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考研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1)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培养法治思维,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在依据上,法治思维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②在方式上,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③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

④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

2.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

(1)法律至上

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

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①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③法律的不可为违抗性,是指法律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二是想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包括:①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会被法律排除在保护之外。

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济公平。救济公平包括:①司法救济公平,即司法要公正对待每个当事人,致力于实现司法公正②行政救济公平,即政府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区别对待③社会救济公平,即社会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4)人权保障

①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鲜明态度,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有效机制,明确列出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

②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宪法有关人权条款的规定一般较为原则,因此各项人权保护的具体事项有待立法机关过立法做出明确规定。

③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然要涉及处置社会成员的利益问题,很容易发生损害或侵犯人权的现象。因此,行政机关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人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

④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既是解决个人之间人权纠纷的有效渠道,也是纠正和扼制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有力机制。

(5)正当程序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以上为“2024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律基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THE END
1.中国式法治思维五大表现有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就必定先有中国式法治思维。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并且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创性。遗憾的是,学界虽有研究法治思维者,但无研究中国式法治思维(或曰中国特色法治思维)者。笔者经过初步思考,认为中国式法治思维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新华社资料图 政党领导型 在域外法治现代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363081360626950&wfr=spider&for=pc
2.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3.国家安全教育百问,这些知识你要知道!11、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哪些鲜明特征? 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大安全”理念,强调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强调综合性又注重立体性,既有布局也有方法,其鲜明特征就在于“总体”二字上。“总体”揭示了国家安全含义的全面性、国家安全布局的系统性、国家安全效果的可持续性。 https://www.xcc.edu.cn/dwkxxy/djgz72/llxx48/742750/index.html
4.2020考研政治:思修第六章核心考点背诵整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五、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https://kaoyan.wenduedu.com/20190814/78402.html
5.法治观念的内涵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合格的公民。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对法律权威的尊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gqmfbs6.html
6.2020年学刊第3期·法治视野· 从三个层次深刻认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 雷燕(42) 发挥检察职能 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霍振伟 张中杰(46)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探析 芮小欢(51) 浅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如何做到“五化” 张庆平 李宝杰(54) ·领导科学· 党员干部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 陈 琳(56) https://www.smxdx.cn/xk/7464.html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8.必修三《政治与法治》考前必背知识点思政学科基地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https://www.wzdozx.com/news/szxkjd/szxkjd/newsShow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