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我是思政教研室的谢嘉梦,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今天是2023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这些年,为了保障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不断加强对我们的法制教育。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法律法制是社会和谐的一道警戒线,争当文明学生,争做守法公民,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前提,也是杜绝一切违法行为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理解、尊重、赞扬,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但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大家的思想还不成熟,有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甚至不知不觉中逾越了法律的界限,从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同学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部分违法事情的发生,都是平时不注意遵守纪律、不遵守规章制度,积累而来的,最终可能会酿成大错,到时候再后悔但已经晚了。

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精力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招惹一下其它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甚至有些同学喜欢惹事,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没钱买东西、没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另外,我特别提醒大家,国家对校园欺凌事件专门做了立法,只要发生,都是犯罪行为。人生要是留下了违法的案底,必定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伤过的同学也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甚至影响未来的学业与工作。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一位同学最基本上的义务,遵守法律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底线,为此,我特别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学生的义务,用校规校纪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环节。

2.增强法制意识,加大行为管控。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明确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及约束能力。

3.胸怀宽阔,三思后行。不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积极化解矛盾,双方应该冷静地处理,不说刺激性的话语激化矛盾,更不应该大打出手,造成严重地违纪现象。

同学们,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绝不含糊。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一起学法、知法、守法,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法律的权杖捍卫校园的文明与和谐。

THE END
1.法制教育培训内容法律知识普及道德修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法制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培养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法制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构建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 一个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应当包含三个关键要素: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塑造。首先,教师应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4919.html
2.法制教育培训内容守法之道明辨是非一、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它在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增强遵守法律规则的自觉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法制教育培训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国家的法律体系,提高整个社会治理水平。 二、普及法律知识 https://www.xtssu.cn/tu-pian-zi-xun/520109.html
3.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民法治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工程。http://sxdygbjy.gov.cn/bgz/zgwz/art/2023/art_ba0bcda72db54f20adc5be3e004a0b52.html
4.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提高法治素养?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信仰和尊重,是人们对法律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评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只有具备了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685299298448341&wfr=spider&for=pc
5.法治素养(精选6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树立法治理念和培养公民法律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治的内涵和特点 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是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摒弃人治实现全面法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7f05lq0.html
6.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现状调查3. 您了解法治和法制的区别吗? 充分了解知晓不了解 4. 十五大之后流行的fa zhi概念是哪两个字 法治法制 5. 您认为法治是什么 法律统治的简称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意识法律制度的简称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 九一宪法八二宪法 7. 您所在的学校开展过法律意识宣传教育相关活动吗? https://www.wjx.cn/xz/247289119.aspx
7.在“固本”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3)?时政评论?宣讲家网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各种事务”是本领的观念,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各种事务”的观念,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大致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也可以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http://www.71.cn/2018/0712/1009040_3.shtml
8.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义与途径探析另外,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能促使大学生理性守法,实现高校依法治校,促进国家法治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完善的法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下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和矛盾频频爆发,犯罪的现象也在增多,然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707/10542126.shtml
9.行政法律体系完善中的法律实施问题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和教育职能,培育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培养全体公民自觉守法的行为意识,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教育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监督行政执法,不迷信人治,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强化责任追究,完善监督机制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6251
10.艺术设计学院学院“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顺利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9月1日至20日,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法治教育第一课”主题班会、“我讲法治小故事”主题活动、观看法治微电影及法治宣传片、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征集四部分组成,学院https://www.tfswufe.edu.cn/info/1020/37589.htm
11.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升干部法治素养的基本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或法治基础知识,所以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关键在于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提升。一是要领会宪法要义。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https://news.12371.cn/2014/10/27/ARTI1414340562014589.shtml
12.打造普法格局营造法治氛围目前,开展各类普法活动9.68万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529万人次,全民法律意识、法治素养不断提升。 聚焦组织领导 有力推动普法实施 高站位加强统筹谋划。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对法治宣传教育作出指示批示,对“八五”普法工作作出全面安排,推动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相关工作,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https://www.xzxw.com/fz/2023-12/05/content_105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