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法治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为优化营商环境,延伸审判职能,积极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环节落地落实。湖北法院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此来增强大众的法律意识,教会大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送法进企业服务健康发展

近日,孝感市云梦法院部分干警实地走访了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梦支公司(以下简称云梦人保财险公司),主动送法上门,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

“感谢云梦法院现场为我们答疑解惑,通过这次送法上门,提高了我们的法律意识,对后面的具体工作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希望以后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云梦人保财险公司负责人感激的说。

法治教育进校园以法为名护少年

近日,黄石市大冶法院法官走进大冶市灵乡镇初级中学,讲授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该校100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法官结合自己刑事、民事审判工作经验,以《朋友》为主题开讲,很快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法官结合两个真实案例,用少年的视角带着同学们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延伸中,谈感受说想法,直观地让同学们明白,“讲义气”“盲目跟风”“看热闹”等不良习惯都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甚至触犯法律。

紧接着,法官向同学们解读“讲朋友义气”极易引发的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让同学们从法治的角度重新审视、正确认识了朋友的概念,也丰富了对法律的认知,学会了要懂得谨慎交友,分辨是非,远离校园欺凌、擅用法律自我保护,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法治课后,师生纷纷表示:法官用真实案例和真实感受来讲课,既亲切又专业,令人受益匪浅!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一定要更加着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养成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觉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

践行为民初心力构法治乡村

近日,恩施州鹤峰法院为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力促构建和谐、美丽、法治乡村,在刘家垭村开展了“践行司法为民—送法进农村”活动。

活动结束后,村民们纷纷表示,在生活中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更要善用法,做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也希望多举办法治宣讲活动。

THE END
1.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原理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红色基因和历史经验相结合,既创造性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EzNTY1MQ==&mid=2648836816&idx=3&sn=376b093fda28215e8561ce44fc9fa792&chksm=8ed2675cb9a5ee4a8a2de2f2119ee038c383d5d6b2200541c63e50aaac37203fb0391377ccb9&scene=27
2.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区别吗?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区别吗 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都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有所不同法治意识是一种政治思维,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法律意识则是一种司法思维,要求人们树立一种民间细事或国家大事都被纳入法律规范中予以调整的机制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621/2530559243.html
3.“规范法律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基础,"规范法律意识"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状态的重要标准。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根本性困境是"规范法律意识"缺失,而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要从重视自主性建构、坚持实质性法治观、以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9f80cede4fe1a95b445d0.html?q=C/N&uorg=999999
4.提升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宝鸡市渭滨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深入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各类法治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升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为加快推进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领导 强化保障 夯实普法https://esb.xbfzb.com/html/2023-09/05/content_18425_8245823.htm
5.加强社区法治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民生为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更好地推进基层法治建设,10月19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梁苑办事处小北岗社区联合梁苑司法所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咨询答疑等方式,面对面向辖区居民群众宣讲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律师杨冲https://www.kf.cn/c/2023-10-20/855538.shtml
6.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3)为了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普法措施:开展学校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法律宣传,尤其是媒体应承担普法宣传的责任;司法机关通过群众参与司法、司法公开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治意识。 【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ttps://m.66law.cn/lawyers/s240283731603f_i785968.aspx
7.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精选8篇)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篇2: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 为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增强师生遵纪守法、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创建和谐校园。于5月12日上午,福田镇校区邀请到了学校法制副校长派出所谢所长、安警官、福田镇陈镇长为全体师生进行了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识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29c1qqm.html
8.筑牢法治防线增强法治意识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切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水平,营造学法、用法、懂法、守法浓厚氛围,按照一修公司关于推进法治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及要求,航海路车间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https://www.zhengzhoubus.com/WAP/info.aspx?id=221786&pid=272
9.改革开放三十年公民法律意识的变化从顺民到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首先是一种法治意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淡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顺民开始向着公民逐渐转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等观念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受其影响,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如今,人们https://hncndca.org.cn/literary/6255.html
10.共筑法治精神,树立守法意识为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同学们的法治素养,我系于10月9日下午举行了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制报告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普及,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报告会围绕“法治与生活”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基础知识普及:教授首先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规的种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https://www.jnitc.cn/sys-nd/1718.html
11.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法官以案例说法,从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类型、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互动提问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同学们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模拟法庭活动,将更加敬畏法律、恪守底线,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11/15/content_141589_16750573.htm
12.法治宣传和法制宣传区别8篇一、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一)法治意识方面 法治思维匮乏。亚里士多德说:“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通俗来说,法律是在理性的条文空间里游走的刚性的线条,一旦突破这一底线就会触犯法律。但是法律的空间又比较宽泛,一般的干部职工觉得遥不可及,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