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少数,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工作的能力

(作者:杨威,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0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二支部学员,现任河源市东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第一、加强学习教育,增强法治素养。

第二,完善制度保障,增强法治能力锻炼。

制度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必须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引导、督促与推动其法治思维养成和固化的工作机制。中共东源县委依法治县办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乡镇法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东源县乡镇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从建立健全乡镇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推进全民守法普法、加大基层工作法律服务供给力度、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保障十大方面入手,分解乡镇法治建设具体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的法治建设要求,以长效化、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促使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形成。

第三,坚持科学有效的决策,强化法治意识。

为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应当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条例通过“列举+排除”框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范围,条例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通过强化“关键少数”的程序正当意识,不但要追求结果的正义性,更要确保过程是公正、公开、按照正当程序完成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东源县制定完善了《东源县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暂行办法》《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目录》等制度,细化规定一般决策与重大决策的范围、程序,对领导干部的重大行政决策的内容和程序提出了严格要求,尤其是推动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机关内部法制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审查能力,规范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四,建立考核体系,检验法治能力成效。

要建立健全推进法治建设的常态化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的制度环境,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东源县要求县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终述职报告必须有述法的内容。同时,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中共东源县委依法治县办专门制定了《法治东源考评细则》,将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部门纳入考评对象,尤其在领导班子成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方面设置大量考核内容,例如领导班子成员对依法治国会议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达学习、重大决策的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法律顾问的聘请与运用等,用考核检验“关键少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第五,优化选人用人识别,考察法治综合能力。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强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形成良性循环的价值导向,建立引导干部尊崇法治、依法办事的激励机制。东源县在乡镇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过程中,对执法大队大队长的选拔任用优先“从具备法学专业背景或者两年以上法律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逐步配备,体现东源县注重培养具备法治能力的领导干部,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队伍,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干部队伍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级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中的“关键少数”,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对法治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谋划工作时的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时的法治方式,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面提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THE END
1.普法宣传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由之路。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不同,社会管理主要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jMxNzYwNA==&mid=2247499414&idx=2&sn=9267a4101fcc0b66b8d3ae5ffaefc0dd&chksm=fc69eeddcb1e67cb8c3b9e593cb99de4b0e75eae9aca30c1ae6fc5f9c805f8c8b1b509f828b8&scene=27
2.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法者,治之端也。”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法治思维能力,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http://www.sx-dj.gov.cn/dylt/jwsp/1787677851428147202.html
3.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先锋文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的关键,在于一改过去运用行政思维和行政手段的惯性,改用法律手段开展工作、以法治方式浇灌心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比如,在具体工作中,践行法治思维和法治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4473321
4.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紧抓“关键少数”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要抓牢抓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的风向标作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化解风险的本领。 http://wap.pagx.cn/news.html?aid=388085
5.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战略定位、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充分认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https://zswldj.1237125.cn/html/km/sjjggw/2020/6/28/e8866299-d120-4f64-a691-c5e0c36bc597.html
6.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8篇(全文)领导干部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决定依法治国成效和国家的治理水平。笔者认为,真正形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找法依法的法治思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具有一定的艰巨性,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既要着眼于主观,也要着眼于客观,通过不断扎实的努力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事的能力。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w0mtdpi.html
7.学习法治思维,提升自我素养提升法治素养,不仅是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学会用法律的视角看待问题,用法律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在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首先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寻求帮助,如向学校、公安机关或法律援助机构求助,而不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https://www.meipian.cn/58j1ayrf
8.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坚守法治思维在深化实践2024年以来,高台子镇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前学法、专题研讨等5次,班子成员法治思维进一步强化,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采取举办法治讲座、集中轮训、法治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法律培训3次,培训“村两委”、党小组长、网格员等80人次,建设了一支懂法治、行法治的法治工作队伍;建立镇法律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794
9.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法治思维”概念,强调了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方向及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2/id/1154800.shtml
10.强化法治思维提升用法能力贺州新闻韦升安在主持报告会时要求,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民法典》的学习,坚持示范引领,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层,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重点问题,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切实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http://www.gxhzxw.com/m/index.php/cms/item-view-id-640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