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员干部之作为——以“三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以促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基础工作,是全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党,基于共产党在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使命,党内政治生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宏观上塑造“青山绿水”的政治生态,从微观上要抓住关键少数,让关键少数以“三治”来示范全体党员,从而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

一、德治为本——加强官德教育,提升官德修养

二、法治为基——强化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

“关键少数”应培育法治思维,以引导全民尊法守法。法治思维对于构建法治国家而言,它是灵魂,是软件中的核心要素;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有利于守法和法律信仰的形成;对于执法者而言,有利于依法行政,减少徇私枉法;对于司法者而言,有利于公正司法,增强司法权威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抓住关键少数就应该注重培育其法治思维,以此引导全民尊法守法。培育法治思维就应该:(1)完善制度,为法治思维提供制度基础。(2)关键少数带头知法守法尊法,为法治思维的培育提供法律基础。(3)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平等、公正、人权观念,为法治思维提供观念基础。

关键少数应形成法治方式——以依法执政促进法治的实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建设人人尊崇法律、全社会崇尚法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作用非常关键。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运用法治方式是发挥关键少数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也是关键少数转变传统执政思维定势的需要,也是践行法治和依法执政的需要。

法治方式的核心要义就是要依法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依法规范和约束公权力是对法治核心内容的深化发展,是对人的主观绝先行进行弥补。依法规范和约束公权力基础是要严守公权的边界,对于关键少数而言,就是必须守住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和政治底线,在用权过程中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

关键少数应该带头尊法守法用法,以此促进法治方式的形成。在尊法上,关键少数要更加坚定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在学法上,关键少数要更加全面深入掌握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在守法上,关键少数要充分认识自己守法的重要意义,这个群体的守法将会为“依法治国”提供原动力,所以关键少数要更加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维护法治秩序。

三、政治为纲——严守政治纪律,守住政治规矩

对于关键少数而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政治方面,意味着我们需要从三大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记“有权不可任性”,不要逾越权力的红线。正确的权力观意味着:(1)权为民所赋;(2)权为民所用,也就是说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既是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出发点,也是权力行使的归宿;(3)用权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指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和政治底线,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法用权,树立法治意识,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培养法治思维,形成法治方式,深刻认识到法大于权;用权要讲政治,要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权要讲官德,真正落实三严三实;(4)用权有禁忌,具体而言是:用权禁为财、用权禁为私、用权禁为做大官而为做大事;(5)用权受监督应该是常态。

正确的权力观意味着我们“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要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慎用权力,决不能让权力异化,绝不能把权力当作以权谋私、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的工具,更不能搞权钱交易、钱权交易、权色交易、钱色交易,不能将权力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要时刻牢记“权力”是用来为民谋福利的,这就意味着“关键少数”在工作中应该摒弃“滥用公权、公权私用、有权不作为”的用权误区。

第二,严守政治纪律,守住政治生命线。政治纪律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2015年10月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开列了“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列出了党员干部及组织不能碰触的生命线。基于此条例,我们可以把广义的政治纪律归纳为六大类:(1)狭义政治纪律;(2)组织纪律;(3)廉洁纪律;(4)群众纪律;(5)工作纪律;(6)生活纪律。这些纪律都是我们党员应该严格遵守的,唯有每一个党员干部守住政治纪律,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党组织守住生命线。

第三,守住政治规矩的底线。严守政治规矩是维护我们党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规矩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党章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遵守政治规矩就是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和原则意识,就是要做到习总书记强调的“五个必须”:(1)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2)必须维护党的团结,绝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3)必须遵循组织程序;(4)必须服从组织决定;(5)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在响应党中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号召中,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应该仅仅围绕德治、法治、政治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加强自身的官德教育,提升自己官德修养,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依法从政,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唯有如此,才能带动更多党员实现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惠风和畅”,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作者:李晓,中央党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史馨,厦门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9

THE END
1.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2、法律意识不强3、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的不牢固四、今后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1、强化法治理念,增强法治素养一是坚持依法决策二是全面推进_风险评估工作三是全力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活动……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https://www.wm114.cn/wen/178/355490.html
2.强法治学习心得体会6篇(全文)(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能力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深入开展党内法制教育不可忽视。其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则是题中要义。 一、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理论蕴涵及实践意义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9gn4p0.html
3.马怀德教授:强化法治观念带头尊崇宪法记者: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坚持法治思维、做到依法执政? 马怀德:宪法修改是在给每一位党员、每一位群众上一堂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法治宣传教育课。通过宪法的修改,让大家意识到宪法的重要性和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意识到宪法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21/8287.htm
4.交法发〔2015〕126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坚持强化行业管理和法律实施,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坚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基层管理部门及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 二、培育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 (4)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交通运输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领导班子要把宪法和法治政府建设理论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制定年https://www.waizi.org.cn/doc/21459.html
5.教育部“国培计划”有关项目实施指南主要包括课程改革基本理论,课程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要领、学情分析方法、教学设计策略、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反馈、教学反思技巧、“三字一话”基本功等内容,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 (三)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 主要包括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技能、综合育德实践等三个方面,加强家校沟通、http://www.zyedu.org/jxjyxy/info/1043/1518.htm
6.2022年党课讲稿文: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11篇2022年党课讲稿文: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篇1 继续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掀起全县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运用、实施民法典的热潮。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深化之年,也是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关键之年。https://www.sanlidao.com/dangkexiazai/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