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观后感(精选5篇)

??《今日说法》中有形形的案例,我从中选了三个案例:

??一个内容为:93岁养母含泪离世,生前将养子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养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养母收养儿子24年,换不回一声“妈”。

??我为文中的母亲感到痛心,养这样一个儿子,24年的心血不等于白费了吗?

??李阿婆收养成阿福时,阿福还不到一岁,对于这样一个小生命来说,事实是残酷的,而他是幸运的。现实将这个小生命从他生母那带走,却又给了他一个同样爱他甚至更爱他的养母。

??李阿婆夫妻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24年之后,儿子成人了,结婚了,李阿婆把最珍贵的金戒指给了他……没想到,最后养子却因为一句谣言,抛下自己,直到死去。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难道母亲把儿子健健康康地抚养成人也有罪吗?24年的苦心就因为一句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男人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绝情的事,他对得起他的养母吗?

??爱自己的父母吧!

??另一个是:女子深夜遭遇梁上君子,金项链及4300元现金被盗。租住的宾馆拒绝赔偿:房客未关窗睡觉,未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据了解,被偷人梅虹的损失近万元,这不仅使人一惊。可是在这之前此人的电动车电池曾被偷过,她为什么还要这样疏忽自己的财产?虽然最终她会得到一些赔偿,可是她也要反思一下了。

??生活中的小偷让我们防不胜防,家里、大街上,偷你东西你连试都试不到,有时一块手机,有时一个钱包,而被偷的人,却只能自认倒霉。

??或许这些事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但我们应该尽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要像“梅虹”那样疏忽大意。否则,当遇到“梅虹”一样的遭遇时,你会追悔莫及。

??最后一个是:“火车算个啥东西”讲的是一名铁路女职工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劳动部门认定不是工伤,而唯一的问题却出在“火车是不是机动车”上。

??年迈的老人不辞辛苦为死去的女儿打了六年的官司,这让人心酸,让人感动。令人欣慰的是,最后老人终于帮女儿计回了公道。可是交通安全的隐患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央视《今日说法》观后感700字

??长期以来对父母的虐—待,邻居和亲属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别是自己的两个已经结婚的女儿更是每天为父母耽惊受怕。由于父母的忍让,被—虐—待后从不报警,助长了养子的气焰。养子曾对八旬的养父说:"你不是我爹,我是你爹!"

??在养子四十一岁的一个晚上,他又野兽般虐—待自己八旬的老父亲,拳脚相加,老妇人爬在老翁身上求饶。忍耐了四十年的姐姐亲眼目睹了禽兽不如的弟弟如此对待老人,一怒之下在他熟睡的时候用斧头将他砍死而后去自首。

??这是一起故意杀人案件,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我当时觉得故意杀人就是有自首情节最少也要判处二十年徒刑啊!可这起故意杀人案,一是有自首情节,二是死者有长期虐—待老人的事实,二百多名邻居联名集体向法院请求宽大处理,最后判决的结果仅仅是判处姐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五年,这个判决绝对在中国的审判史上开了先例。

??为什么这个案件会这样判决哪?老人是弱势群体,儿子如此禽兽不如,这样的判决其实是给那些长期虐待老人的不孝者敲响了警钟,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而法律真正的保护了这个群体的弱者,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啊!

??我为那位姐姐而庆幸,这样的法律是能够让人们接受和信服的,是公正的。

??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案件中获取教训。对虐—待老人的绝对不能饶恕,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一味的溺爱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惯子如杀子,"父亲从小就教育我的这个道理得到了验证。我们不能说这小子死的活该,不过也是咎由自取,老天有眼,可谓人不报,天也要报啊

??暑假里,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中午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今天,像往常一样,我在12点38分按时打开了电视。

??主持人说,今天的《今日说法》要跟大家讲的是一个老师找学生要债要了十年的故事——《讨债不为钱》。我很奇怪,老师怎么会向他的学生要债呢,还要了十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带着满心的疑问我开始看节目。

??这个不应发生的意外其直接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的过错而造成的,抛开疫苗接种制度和机制的问题不谈,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管理者,就医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我还是得出了几点启示和教育。

??最后,引用主持人王小丫的一句话: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再认真一点,再有责任一点,知识再丰富一点,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早上,看了CCTV的今日说法。大概的内容:一个应该判处死刑的犯人,家里积极筹款赔了受害人3万元。罪犯改判了死缓。我关心的是请的嘉宾的说法。

??老百姓认为是3万=减刑,拿钱可以买命。报纸、媒体热议。觉得法律怎可交易,批判的很。相反的,负责案件的法官、今日说法的嘉宾认为:可以,无可厚非。

??心中颇为感慨,一吐为快。

??够判死刑的罪,不会是小事吧!如果不是故意的,也是逞强好胜、不知小心,酿成大祸。若犯人是故意而为。说明犯人的心业已大大的坏了。今日说法的嘉宾说法:犯人的权益也是要考虑的。确定有罪的人是要剥夺权利的。受害人的权利你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3万=减刑,法官和嘉宾予以否认。还是报纸故意热炒让他们很不自在。笔者觉得就是:3万=减刑。交了3万,改判死缓了啊,事情就是这样做的啊,怎可抵赖。说这是拿钱买命,你们有什么好抵赖的啊。犯人的母亲说:不该判,我是不会赔的。这不是明摆着的钱与法的交易吗犯人的家人都这样想了,百姓怎么不能这么想,又怎么错了呢

??法官和嘉宾认为:犯人和受害人可以协商解决。很多的时候,犯人是强势的,比受害人强势的多。协商的结果会让受害人受到的伤害更多、更大。对立的两方面协商,一定是有利强势的。

??今日说法的嘉宾还说:协商赔偿不可漫天要价。笔者不知道什么是漫天要价。人家被你砍了一只手是赔5万、还是10万,还是20万你的心大大的坏了且不谈,你就要赔上一只手一辈子能挣来的钱,还要陪上精神损失费等等。受害者不是碰瓷的。要不砍你的一只手试试法律自有公正的处理办法,何以让人协商解决

??亲爱的法官啊,如果你的孩子被人砍了一只手,要你协商解决,只能跟四处借钱给你5万,你就不要追究刑事责任了吧笔者觉得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很重要。社会的很多不公正管理者是有责任的,那些举刀向着孩子的人啊,你们错了,看看那些政府机关幼儿园的孩子吧,他们是多么的可爱!

??民事可以协商。刑事怎可协商刑事犯罪一定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否则,公平何在、正义何在。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惩罚为戒除啊,是不要考虑施暴者的感受了的。主动伤害他人的,要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让其得到受害者十倍的痛苦。要么何来惩戒啊。作奸犯科者轻松过关,无关痛痒,还会来犯的,习以为常未可知哦。凡是故意而为着,期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期待,期待。

一、造成职高学生写作恐惧症的原因:

(一)语文基础不扎实。在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在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静下心来细读课文,作文无法用完整的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只会机械地做一些抄写作业,少数学生甚至还不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厌学严重,没有兴趣。目前选拔人才的途径还是考试,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因此,学生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二室一厅”(教室、寝室、餐厅),学生的人身自由被牢牢地绑定在桌椅上,乏味的学习导致他们的写作也就失去了源泉。也因这样的学习与苦役无异,难免使他们彷徨、无望、消极直至厌学。

(四)漠视生活,思考习惯差。作文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源于体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对身边的人和事缺乏应有关心,即使对重大社会事件,也仅仅停留在的层面,不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二、提高职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对策一,立足生活,使学生言之有物。

对策二,评价灵活,学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作文评改实际是老师和学生以作文为媒介进行的一种思想交流。老师通过改作文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写作能力;学生以此表达心声、学习写作技巧并感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老师的每一句话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表扬的话也许就会影响他的一生,一句批评的话可能会使他从此失去写作的兴趣。而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老师改作文总是习惯性地挑学生的毛病。职校生的作文本来毛病就多、优点少,如果一味的批评,那每次的作文都可能是“语句不通顺”、“中心不明确”、“字迹潦草”等类似的话,另加一个很低的分数。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热情还会存在吗?我们何不“因材施评”,多找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教育呢?

关键词:法制课教学趣味案例学生兴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法治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内容丰富,论断精辟。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及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师要激发学生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可谓责任重大。

一、中职学生现状与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未成年,心智发展不成熟,控制力较弱,加之社会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普遍冲动、盲目,学习缺乏动力,法律意识薄弱,旺盛的精力有时难免用之不当,加上血气方刚,极易引发校园暴力冲突。中职学生性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也宜受外界不健康内容的诱导和刺激,如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也常演变为性犯罪。中职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在显著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表面性和片面性,易出现逆反心理,思想上易片面偏激,判断力差,不辨善恶,是非混淆,视打架为勇敢,把恃强凌弱看作有本事,视朴素为穷酸,追求名牌,甚至以身试法当好汉。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中职学生形成不良个性的原因之一,有些家长存在“树大自然直”“读书不如赚钱多”错误观念,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和管理30年,深感教育学生学法知法、避免犯罪意义深远,利国、利家、利民,并在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学法兴趣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生能入耳入身,不再感到法律是一道遥远而美丽的风景,法律就在身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效果较好。

二、根据学生特点,导入法律基础知识

四、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创造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信息空间,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法律课教学中,可尽量使用PPT等图影方式讲解,或观看青少年法制教育微电影,如《心桥》《省》《冲动之殇》等,学生的感受更直观。同时,教师要善于讲故事,课堂学习情境要多变,使无形的情和有形的景有机结合,法律教学生动活泼。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学生,以真情对待学生的真诚。

六、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感悟法律权威

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迈入社会,通过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观摩执法过程等活动,增加学生直观接受法律教育的机会。教师可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和法律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评比,这样的法律教学就不再空乏无力了。

THE END
1.案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格式15篇)案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篇1 最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小官大腐警示录》。片中的腐败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她有着博士学历、民主促进会会员头衔,凭着参加全国公选而走马上任,是一个非常年轻优秀的女干部。然而,在上任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却因为对权力的贪欲和对法律的无知,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了阶http://www.xieyishu.com.cn/xindetihui/78106.html
2.观看法律讲座的个人感想论文选.doc《听完法律讲座后的个人感想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欲了解更多关于《听完法制讲座后的个人感想精选.doc(11页珍藏版)》的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在线学习搜索。 1、观看法制讲座后的个人感想论文选。观看法制讲座个人感想选文。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现代化事业的奠基者和接班人。法制教育是https://www.chahouw.com/detail/182620.html
3.从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汲取维权的经验教训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用人而未被认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往往因线上约定工作内容时不符合劳动合同特征,最终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确认劳动关系,往往是劳动者面对劳动纠纷时的第一步工作,格外重要。从现实案例看,仲裁裁决之所以能够确认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者提交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了劳动合同的基本必备条款。比如,约定了劳动报酬标准、工作排班考勤、https://m.163.com/dy/article/JHGJ0SBJ0550TYQ0.html
4.法律讲堂经典案例观后感法律讲堂观后感500 unj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编辑了法律讲堂观后感800字给大家提供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今天是呆在半园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又要开始艰苦的行军了!今天和往常一样,不同的是下午我们看了两段小视频“法律讲堂”,都属于普法栏目!讲述的都是真实事件!第一个案件讲的是“夜归女大学生的秘密”https://www.unjs.com/h/b/700742.html
5.观看法律案例的观后感观看法律案例的观后感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案例背景和经过:通过分析案例的背景和经过,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案件涉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 2. 法律争议点: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法律争议点,包括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法律关系、法律适用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723323_1114881772.html
6.法律案例观后感篇1:法律案例观后感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读后感 学校要求我们老师读《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一书,并且写读后感一篇。于是我拿着学校发的《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一书,细细的品味了一番。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 她是由瞿瑛主编的,是为教师教育的相关课程编写的教材。一共分为4讲,第一讲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d8txz7.html
7.twitchwebsite错误原因:当前新安装的已经开启了安全入口登录,新装机器都会随机一个8位字符的安全入口名称,亦可以在面板设置处修改,如您没记录或不记得了,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解决解决方法:在SSH终端输入以下一种命令来解决1.查看面板入口:/etc/init.d/bt default2.关闭安全入口:rm -f /www/server/panel/data/admin_path.plhttps://www.twitch.tv/
8.铁路安全事故案例观后感范文(通用9篇)铁路安全事故案例观后感 篇7 安全,从“一静、一动”入手 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此次开展的”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既是对当前新形势下,铁路安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的集智聚力,更是对于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输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基层单位,铁路战线的排头兵,https://mip.cnfla.com/guanhougan/430901.html
9.马加爵案件读后感马加爵案件读后感-看马加爵观后感300字10-26 阅读数:2700 来源:现代小编 作文一:《马加爵案件读后感》900字 马加爵案件读后感马加爵是云南大门生化学院生物技能专业2000届的门生,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61972.html
10.《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11.法制节目观后感14篇网络文章法制节目观后感 篇1 导语:电视法制节目的主题视法律。它从平民的角度讲述法律事件,从道德层面普及法律。https://bbs.openke.cn/thread-890195-1-1.html
12.2022观看警示教育片特权之蚀苏泽群观后感心得体会9篇认识到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潮流的新时期,在领导、党员干部组织反腐败预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大多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诚实,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促进党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警告教育电影中的实际案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纵观他们令人震惊的违法犯罪轨迹,我们清楚地https://www.027art.com/fanwen/ghg/1631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