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二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三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注重“三个把握”
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就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红线;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就是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共上海市委10月24日下午举行全市党员负责干部大会,传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大会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韩正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为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全局性问题。全市各部门、各区县、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扎实实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韩正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道路问题上绝不能含糊。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牢坚守正确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为各种噪音所扰,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惑,增强理论、制度、道路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确保法治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使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下转◆3版(上接第1版)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规范的引领、导向和约束。上海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实际,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根本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与法制思想要取其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我们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经验要总结好、继承好、坚持好、发扬好;要着眼未来发展、把握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