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教育系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全面推进,以及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做好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使法治成为江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教育系统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教育现代化建设赋予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新使命。教育法治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推进教育法治化,普法是基础。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让法治理念和精神扎根于教育,才能筑牢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法治根基。
提升普法质效成为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新任务。多年来,全省教育系统普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全面依法治教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对教育法治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要认真落实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各项任务,首先要明确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江苏建设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全面提升全省教育系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省教育系统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省教育系统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内法规。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强教育系统法治文化建设,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
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教育系统普法具有特殊性,干部和教师既是普法对象,也是普法主体。一要抓好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法用法,推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掌握法律、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二要加强学校管理干部法治教育,建立校长依法治校能力省、市、县(市、区)三级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法治思维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管理学校的优秀校长。三要把法治培训列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尊重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意识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
全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要抓好落实。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