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普法的推进,国人的权利意识正在一步一步完整,甚至于个别情况下由于权利意识过剩出现的超范围维权令人啼笑皆非。小情侣分手,动辄有人要求赔偿青春损失费,除此之外,精神损失费耳熟能详,就连冷门的单门法赔偿,也能被非专业人生说出个一二三来。
然而与权利意识觉醒大相庭径的是我们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合同意识。
中国人向来是不注重白纸黑字的。事实证明合同这个舶来品想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确是难得很。
而我们的大小咨询中,毫不夸张的说,百分之五十的纠纷来自于合同意识的缺失。本次民法典修订,合同编排第三,继总则与物权之后,而我们最熟悉的婚姻只能排第五,可见在民法体系,合同有着基石般的地位,你可能一辈子不用于婚姻法产生瓜葛,但是合同法,你一日离不了。
可就是这么个重要的法律意识,天天坐着冷板凳。
网络贷款时,是否有阅读过贷款合同?办理车辆抵押后又是否知晓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租房时,是否了解过中途不想租了,双方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甚至于买房这种大事,多少人签了购房意向书甚至于购房合同,不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这些生活中的大事不胜列举,更别提吃喝拉撒那些小事。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掌握合同意识。
其实不难。
首先请理解什么是合同。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带入具体场景进行解析与理解,双十一你买东西,是你与淘宝卖家设立了一个买卖协议。租赁房屋,则是你与房东设立一个租赁协议。让两个没有关系的人发生了关系,这就是合同。当然,合同不仅可以建立关系,更可以变更或者终止关系。
接着请重视纸质合同约定内容。
但凡双方约定内容无设计法定无效内容,一旦出现纠纷,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从法定。
请重视合同的解除
几乎有一半的合同纠纷来自于合同的解除,郎有情妾无意。相对而言,合同的解除难度系数较高。法律角度上而言,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法定解除是兜底解除。而约定解除却可以自由发挥。约定解除是最能起到避免风险却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在开始的时候能想到结束的人,是智者。爱情中或许崇尚奋不顾身,合同则该对风险避之不及。
还是以租赁合同为例,作为房东一方要想到,如果自己临时卖房或者收房该如何约定?作为租客一方则同样要考虑如果工作变动不想继续居住时该如何应对。
请重视违约责任
正如前文所有,合同就是双方的束缚,而生活总是有意外或者惊喜。那么违约责任对于合同而言就是最后的保障。如果合同约定的内容无法达成,双方该如何承担责任,自身最大的风险在什么程度。
这里要着重解释下定金法则。定金是一个我们常见的法律概念。别小看这两个字,背后是不可撼动的定金罚则。甲订了乙餐厅晚宴,交付定金2000元,如甲未如约,定金2000元无需退还。而若乙未如约,双倍退还定金。这边是定金独特的魅力,隔壁兄弟订金则无此效果。
请重视维权成本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合同纠纷都只停留在民事层面,而非诈骗罪。不管你觉得是法律无能还是世界不公,这就是现状。既然是民事纠纷,那么最终的维权途径只能是法院或者仲裁。仲裁我们接触的很少,也就是说法院将是绝大部分合同纠纷的最终归宿。
请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合同法中有诸多专业法律概念,比如无效合同,格式合同等。想要彻底理解这些概念非一日之学。唯一的办法是遇到专业合同时及时委托律师起草或者审核。比如专业的买卖合同,股权转让合同,承揽合同等。任何时候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能低估专业的力量。
自己写的协议:一方出轨,则同意无条件净身出户。
律师写的协议:若在婚姻关系期间,一方经语音、图片、视频、网络短信等其他方式被证明出现精神或肉体出轨的不忠诚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婚外情、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同居、重婚等行为)或对另一方有家庭暴力、遗弃、虐待等违反夫妻忠诚协议行为的,过错方的全部婚前财产及男女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将自愿赠与无过错方,归无过错方所有;同时,自协议签订之日后取得的所有财产按此约定内容执行:男方婚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位于成都市XX区xx路15号万基xx2栋X单元XXXX号房产;男女方婚后共同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目前为10万元;……6.男女双方完全认可、理解本协议书所约定的全部内容,并自愿按本协议书约定的内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