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图片由四川省法院提供)
到检察院能干嘛?玩!并能在玩中涨知识。
今年5月,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教育厅、司法厅共建的四川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简称“教育基地”)在省人民检察院揭牌。这是全国首个由省检察院推动建设并向全社会开放的省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全省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新阵地。
教育基地通过声光网电、动漫、微电影等提供了立体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性和趣味性,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
马尔康市人民检察院“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图片由四川省法院提供)
系统化普法平台,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如何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等系统性?教育基地精心策划,在展陈中融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设置了“穿越时光廊”“畅游安全岛”“启航关爱号”三个主题展厅。
——“穿越时光廊”通过时光卷轴展现了中国法律千年演变历程,介绍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法治文化。
——“畅游安全岛”从“我与国家”“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法律”四个层面,通过法律知识讲授、体验教学、实践模拟、以案说法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启航关爱号”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六大保护”分类,展示社会各界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寓意青少年在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下扬帆启航。
除了知识讲授、以案释法,教育基地还通过声光网电、动漫、微电影等提供了立体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与机器人“灵犀”互动,体验VR交通模拟驾驶,火灾场景救火逃生演习等都是中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体验项目。参观完每个主题展厅后,学生们还将参与互动闯关知识问答游戏,及时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
不止线下体验,教育基地全景上线了法治教育基地“云展厅”,将全省三级检察院90多个展厅的内容,通过线上的方式呈现。
“这种形式特别好,有亲身体验,有答题互动,比传统的教授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一名前来参观的中学校长评价道。
“菜单式”服务,提升法治教育针对性
“教育基地的一大特色是信息化程度高,很多内容通过数字化、视频化方式加载和呈现,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法治需求,安排重点讲解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做’专属法治菜单。”这是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教育基地参观后的感受。
据介绍,针对不同的受众,教育基地将设计不同的“教案”。今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基地将“爱国主义+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推行“1+X”的参观方案。
今年,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教育基地举行了“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在第34个国际禁毒日举办“拒绝新型毒品检察守护明天”禁毒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中和小学、华阳中学师生参观基地;在暑期举办5期“法治夏令营活动”,为未成年人带来丰富的法治体验。
为促进亲子之间良性沟通,教育基地还提供以家庭教育为主线的参观模式,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共同参观学习。不少家长表示,通过实地参观和零距离感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真切认识到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愿与政府、学校、社会及司法机关共同撑起未成年人“保护伞”。
据悉,自今年5月27日揭牌以来,教育基地共接纳40批、3000余人(次)前来参观,不仅成为四川省检察院的一张新“名片”,也是青少年们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在四川省检察院的引领下,全省三级检察院目前已建成96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累计45余万师生和家长走进教育基地,接受法治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