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老冢镇刘寨行政村民主法治建设纪实
刘寨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记者陈永团陈军强通讯员王文华胡丰敏文/图
核心阅读初春三月,嫩柳染绿。站在太康县老冢镇刘寨行政村村头,看到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楼房,丰富多彩的文化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刘寨村已经旧貌换新颜。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开展,该行政村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近年来,刘寨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周口市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夯实法治基础引领乡村振兴
在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方面,通过召开班子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传达贯彻法治创建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利用广播、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村民进行法治宣传,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依法治村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刘寨村法治创建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大力宣传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到群众之中,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公民的道德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创建法治刘寨力保社会稳定
刘寨村委会始终把稳定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对村治调组织的领导,发挥治调组织的作用,充实力量,充分发挥和谐促进信息员作用,加强对不安定因素的排查,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做到了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通过和谐共建理事会的牵线搭桥作用,对外来游客等流动人口进行了管理和服务,对全村外来人员的状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确保了社会治安的总体稳定,为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刘寨行政村多策并举,立足人民群众满意度提升,平安示范村创建迈出新步伐。一是安装了“民声大喇叭”,每天宣传平安建设知识;二是举办了“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三是安装了监控平台,与“110”全面进行了对接;四是完善了村值班巡逻制度,设立巡逻公益岗,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积极性,实现了零发案、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践,刘寨村的民主法治、村容村貌建设、和谐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下一步,刘寨村将按照“法治刘寨”的创建总要求,坚持以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村内民主法治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依法治村水平,进一步促进刘寨村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全力开创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新局面。
打造法治文化营造普法氛围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不是静态的,不意味着评上了就是永远的。要使“民主法治示范村”成为真正的旗帜和标杆,就要探索出适合本地区依法治村的具体形式。刘寨行政村在这一点上走出新模式、蹚出了新路子。
刘寨平安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由太康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县司法局共同设计建造,规划设计上遵循“法治、平安、和谐”的理念,在不改变公园原有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目标是打造集休闲、普法为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让居民和游客在休憩、游玩的同时也能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新时代乡村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公园按照“宪法及其他法律知识”“法治与文化”和“法治与生活”三大主题设计,以亭子、长椅、草坪等实物为载体,采用多元化形式,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对“宪法”“民法典”“依法治国”“乡村振兴”等内容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民众,以更好地达到普法目的。在公园周围,还可以看到法治宣传灯柱、道旗,设计新颖,整齐排列,为刘寨平安法治文化公园也添彩不少。
不远处的文化墙上喷绘内容主要包含道德文化、法治文化、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刘寨村定期在公园旁边的农家书屋、普法办公室,开展村民自治教育讲堂、法治讲座以及关于留守人员、青少年学生、劳务工的专题普法活动,又赋予了公园新的普法功能。作为太康县第一个村级法治主题公园,刘寨平安法治文化公园的建设为太康县法治乡村创建发挥了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如今,刘寨村“两委”抢抓机遇,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真正把刘寨村打造成为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庭院美”向“村庄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转变,为全村群众创造一个“环境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
行走在刘寨处处皆风景,在这里,你可以充分体验“诗意田园”的慢节奏生活乐趣、农耕文化的魅力、尽忠尽孝的传统美德。在“刘寨印象”景区内,有一些非常应景的法治文化元素,灯笼、灯柱上面都有法治文化的图画文字等内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的亮眼,这也正寓意着刘寨村的“法治之灯”昼夜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