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计划总结规划信息政务公开

2023年,常德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决策部署,秉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从市场监管部门做起”理念,主动置身全市打好“发展六仗”、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当中,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3年特色亮点

1.打造“三化服务样板,一流政务窗口”改革案例被人民网、湖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常德市场主体开办、变更、注销便捷性指标全省第一。市本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初评,石门、临澧积极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进行了省级评价验收,市本级食品安全考核全省第一。石门县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澧县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均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3.荣获得全省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A类单位。聚焦产业发展,举办生物医药专题和农产品深加工专题两场专利转化宣讲对接会。市本级知识产权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汉寿县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鼎城区、汉寿县通过省级知识产权强县复核验收。“汉寿甲鱼”纳入国家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行动重点联系名录。在湖南飞沃设立知识产权保护驻企业工作站并举行了授牌。

4.印发《全面推进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县级政府质量奖全覆盖。举办全市品牌建设大会,4家单位的产品获评首届“湖南名品”。全国首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高分通过国家验收。桃源县质量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面推进“规范化药房”建设,加强药物警戒和不良反应监测,关于依托咪酯滥用调查、分析评价、认定建议等,为国家将其升级列管提供了重要参考。2023年常德药品安全考核被省局评为A级(先进)市州。

二、2023年所做工作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履职担当能力再提升。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主题教育纳入全年党的建设主题主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工作的“主心骨”,全年开展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26次、专题研讨12次,党组成员及基层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45次,下基层调研66次,形成调研报告8份,发现并解决问题105个,举行调研成果交流会2次,推动建章立制6个。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2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6次,及时妥善处理网络舆情209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扎实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警示教育等,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积极支持“两代表一委员”、民主人士、企业代表人士、群众代表等参与行风常态化监督。

2.全面优化市场准入,营商环境再优化。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发布220项群众高频事项一次办目录,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压减71%,平均跑动次数降至0.49,即办件占比提高到38%。将21项高频办理事项,通过直接赋权、委托行使等方式赋权国家级和省级园区直接办理。在准入准营全生命周期,提供“不见面”“零跑腿”审批服务和集成服务。一年来,共为企业节省开办成本800余万元。

3.大力培育经营主体,量质齐升更优质。大力推进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年”行动,推动资源配置、政策设计、工作力量向经营主体聚焦,大力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推进便企利企服务前移,全力帮扶实体经济,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出台支持“个转企”十二条政策措施,全面建立起转企“三库三单”,推出“个转企”专属融资服务,“个转企”成效明显,经营主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飞沃科技成为全市首家制造业上市公司。

4.推进生物医药招培,产业发展更兴旺。2023年来,全市共招引生物医药项目30个,总投资额81.5亿元,其中我局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个,正积极对接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76.9亿元,税收7.2亿元。我局先后赴北京、江苏、深圳等地招商考察12次,多次赴省药监局协调解决了云港生物原料申报生产许可有关问题、金健药业药品不良反应有关问题,积极向省药监局争取设立湖南(常德)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站,并与11月16日在常德经开区挂牌。

5.加快质量强市建设,服务质量变革更高效。积极构建政府质量奖雁阵体系,目前已培育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4个、县长质量奖11个,3家企业申报第八届省长质量奖。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展质量品牌帮扶诊断,4个产品获评“湖南名品”,7家小微企业纳入省、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扶目录。全国首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7.加大竞争执法力度,市场竞争生态再改善。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长江禁捕、交通顽瘴痼疾问题整治、蓝天保卫战、创文巩卫等中心工作,市本级全年办理案件50件,其中行政处罚案件45件,依法不予行政处罚5件,移送公安机关3件。落实《轻微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免罚清单》,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认罚择轻”,我局2023年立案数量同比减少48%,彰显了执法的“力度”与“温度”。牵头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市272家监管部门参与,全年完成联合抽查1135项。妥善处置消费者投诉,全年共接到咨询投诉举报21043件,按时办结率99.6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20万元。

8.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安全风险意识更牢固。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各类专项整治,全市连续21年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初评。对全市4.2万家ABCD级主体开展全面督导,促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扎实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启动“规范化药房”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全面达标。全市共办结药械化一般程序案件883件,移送公安部门典型案例34件。全面推进规范产品质量合格证工作,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全年共计抽查产品1068批次,合格率9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扎实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指导227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部署,聚焦“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紧扣“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着力点,纵深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在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建设中展现市场监管的担当与作为。围绕这一总体要求,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五)聚焦知识产权运营,营造创新创造氛围。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通过“知产”裂变赋能创新发展。一是夯实知识产权服务基础。深入推动知识产权局市合作,出台《常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分中心能力建设和服务提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技术领域企业,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行动和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推进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挖掘、培育和布局。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提升保护效能。加强部门协同,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和重点领域专项行动,遏制商标侵权和地理标志“搭便车”行为。推进维权援助机构能力建设,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分析。三是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协助高校院所盘活存量专利。强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培育,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指导科创型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指导“常德香米”“汉寿甲鱼”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

(七)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要坚持系统推进依法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一是深化法治监管。广泛开展“法治大讲堂”“法治下基层”等活动,务实抓好“八五”普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执法“四项制度”走深走实,坚决杜绝“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一刀切执法”和“以罚代管”。加强执法监督,开展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评价,做好法治市监现场核查和案卷评查。完善强制公示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二是加强信用监管。动态管理“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不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覆盖面、占比率。积极探索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扩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范围和领域,提高归集公示共享数据质量。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强化信用监管措施效能发挥,协同推进失信联合惩戒。扎实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公示。三是推进智慧监管。用好用活各类智慧监管平台,以信息化推动监管效能现代化。

(八)聚焦民生领域监管,守牢市场安全底线。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一是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加大网络售药、医疗美容、农村药店等领域监管力度;全面推进“规范化药房”建设,确保60%的药房年底达标验收。持续做好药物警戒工作。二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燃气具及配件、烟花爆竹、“一老一小”产品、“护农”产品等重点产品,组织实施专项治理行动。推进规范产品合格证工作,推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测抽检,严格落实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制度。三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守底”和“强执法防事故”行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一单四制”形成整改闭环。

THE END
1.全面梳理依法治区开展情况与成果报告工作总结4、展望未来,我们将汲取经验,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居民的法律素养和社区法治管理水平,致力于构建幸福、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范文二:社区法制工作总结报告】今年来,我社区依据上级关于普法教育的决定,结合社区实际,按照街道统一部署,推动法律进社区,以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主题。 http://archive.benbenshu.com/D24315f84FEB.html
2.以行政执法监督“底色”,提升公正文明执法“本色”——临渭区司法2024年以来,临渭区坚持常态化行政执法监督,创新开展行政执法巡回监督活动,以“五个一”模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底色”,提升公正文明执法“本色”,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组建一支小分队 “要做好常态化执法监督工作,首先要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kyOTkxMw==&mid=2654130130&idx=1&sn=dc7a2ea77a9dd97d0555074be38c59be&chksm=854c11037209c5ad768d96ff5c8aa560e0c98f86c4fba2157dc5570afb8282be96d7586dd15b&scene=27
3.法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6篇(全文)2011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启动年。我区法治××建设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开展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91uex99.html
4.法制科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法制科的工作总结4 今年上半年,在新密市农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法制科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提高案件质量为重点,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使我委的法制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现将法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397494.html
5.法治文明拘留所创建活动工作总结法治文明拘留所创建活动工作总结目录一、前言21.1 创建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1.2 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3二、组织领导52.1 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62.2 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http://m.doc88.com/p-3337188708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