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格言警句21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格言吧,因其不仅凝聚古圣先贤的人生智慧,同时也具备简练生动的表达方式。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格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法治宣传格言警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爱赤壁,我以我行创文明。

5、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识不可无。

6、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8、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9、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1、建设法治的文化,陶冶诚信的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15、文明赤壁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

16、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8、人民赋予权力要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9、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2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2、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从我做起;法治意识娃娃抓起。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6、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0、建设法治家园,构筑和谐社会。

31、知法是安康基石,守法是和谐根本。

3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4、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

3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6、文明赤壁精彩有约,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37、学法则明智,用法则业兴。

3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9、美丽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40、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41、以诚待人,人人敬;依法办事,事事成。

4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3、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45、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46、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纳税光荣

47、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48、法制保障民主,法治促进和谐。

49、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0、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51、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52、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53、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54、法律不能被执行,就等于没有法律。

55、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56、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57、身披法袍,心存道义。慎独、慎言、慎判。

58、了解和掌握神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

59、国家一旦没有了正义,就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

60、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明是非,勤思善断两袖清风判纠纷。

61、法律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

62、遵纪守法利国利民利他人,违纪违法害己害家害子女。

63、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64、当你用权力换取金钱的时候,同时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6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6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67、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68、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69、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70、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71、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72、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73、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4、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75、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7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77、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78、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79、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80、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81、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2、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83、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4、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85、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86、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87、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88、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89、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90、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91、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92、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93、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94、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95、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96、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97、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98、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99、五权宪法。——孙中山

10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01、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02、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03、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04、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05、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06、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07、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08、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0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10、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111、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112、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113、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14、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115、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116、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11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18、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19、事断于法。——邓析

120、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2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22、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23、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24、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25、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26、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27、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28、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129、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130、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131、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132、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133、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13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135、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3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137、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柳宗元《断刑论》

138、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139、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140、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141、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42、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143、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144、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45、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146、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47、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148、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149、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15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151、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52、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153、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15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55、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156、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157、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158、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59、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160、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161、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162、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16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王符《潜夫论·断讼》

16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65、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66、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67、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168、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169、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170、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7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7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173、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174、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75、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176、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177、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178、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179、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80、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181、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182、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183、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18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185、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18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187、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8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89、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190、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191、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92、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193、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194、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95、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196、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97、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98、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199、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武周)

200、臣闻圣主为政,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西汉《东方朔传》

201、仓廪(li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202、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20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204、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205、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20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07、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薛宣

208、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马总《意林·淮南子》

209、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210、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THE END
1.有关法制宣传的口号标语大全(精选30篇)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同谱法治文明曲,共唱守法和谐歌。经典语录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开创"五五"普法新形势构建平安安徽新局面。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http://m.yueduku.com/duanyukouhao/kouhaobiaoyu/60/60903.html
2."12.4“宪法宣传周宣传标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认真贯彻宪法精神,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依法治国能安邦,人人学法莫相忘。 炼理性之法眼观世界,持正义之法律辨是非。 坚持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信仰。http://www.puning.gov.cn/jyspnhjj/gkmlpt/content/0/902/mpost_902501.html
3.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精选8篇)五、诚信与法治类(3条) 40.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公民 41.人无诚信难立身,国无法治难太平 42.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治,人以诚为本,国以法为基 六、普法与法治类(11条) 43.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44.人人都做法治宣传,处处都是和谐风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l9ujq5.html
4.法律咨询公司宣传语爱问知识人1、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学法让人生更https://iask.sina.com.cn/b/newqsslWVGVQHt.html
5.浅论如何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具有提升法治文明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意识,将法律宣传转化为法律服务,将法律约束转化为法治崇尚,将治理活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3055
6.村年度法制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台账资料(安全法治宣传讲座《土地村年度法制宣传 创建文明城市台账资料(安全法治宣传讲座、《土地法》《婚姻法》基本法规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入户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讲座).doc 29页 内容提供方:时光酒馆 大小:188 KB 字数:约7.08千字 发布时间:2020-11-1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6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18/8105065130003016.shtm
7.沈阳市成功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民法典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结对共建,将沈阳市“千场文明实践惠民宣讲”行动和覆盖全市的各级文明实践阵地作为“法律进乡村(社区)”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依托,以“文明实践我行动”为主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文明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城乡居民法治素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http://sy.wenming.cn/wmbb/202406/t20240621_8574571.html
8.描写遵纪守法重要性的经典句子(40句)8.爱祖国,守诚信;讲法治,扬美名。9.普法宣传手牵手,和谐平安心连心。10.法律是生产建设的有力https://bbs.openke.cn/thread-292919-1-1.html
9.法治宣传进校园文明安全伴我行——平果市人民法院开展法治宣传进校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平安、和谐的文明校园,3月21日下午,平果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黄佳佳一行带着“法治干货”走进平果市第三小学,为学校师生们讲授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春季学期“法治第一课”。 课上,黄佳佳以“校园安全教育”为题,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童”言“童”语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8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