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历史性、原创性贡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释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深刻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进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同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法治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定力、前进动力。

擘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图景、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引领法治建设战略实现历史性转变、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法治工作质效取得历史性突破、法治保障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巨大热情,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凝聚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揭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走向法治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努力让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扩大中国法治在全球法治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深入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的“十一个坚持”,从理论逻辑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科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机制,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坐标定位。要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深刻认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如何谋篇布局的问题,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增强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重点。要深刻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如何正确处理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关系问题,科学指明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深刻认识法治当中有政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深刻认识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科学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才支撑和“关键少数”。要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新征程上,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理论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

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法治工作质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转化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THE END
1.「理响中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法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法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法治中国的建设步伐,以法治现代化建设更高程度的法治文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总体方向。法治建设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159708748113936&wfr=spider&for=pc
2.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精选8篇)8月24日上午,丰城市司法局、法制办、教育局等领导陪同宜春市司法局领导来我校指导法治建设工作。 篇3:法治文化宣传内容 一、县域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的意义 在5 月11 日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河南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 要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作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l9ujq5.html
3.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总体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具体要求: 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311004/
4.《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二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十一个坚持”涉及的都是全面依法治国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方向,这一思想深刻回答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依靠谁、走什么道路等大是大非https://www.shiganwang.com/qrCode/scanBook?bookId=4730
5.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地质素描的内容是什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影响勘探工程布置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三率”指标具体包括那些内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地质储量的概念?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地质点采集方法是什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采集地质点的类型是什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钻探施工过程中,发现https://www.shuashuati.com/ti/ec4c0d3168cd426084be224a5a06fa92.html?fm=bd0df200deff71bfa084e85a39d4a553a9
6.浅论如何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具有提升法治文明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意识,将法律宣传转化为法律服务,将法律约束转化为法治崇尚,将治理活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3055
7.古代中国人的法观念是什么?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文化遗产。本书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篇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https://zhfx.nwupl.edu.cn/hsdt/116044.htm
8.江西组工微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竞赛题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 答案:D 6.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为主线。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转换增长动力 答案:C 7.()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https://www.jxrtvu.com/bwcx/2019/0922/c3141a17682/page.psp
9.八五普法笔记抄写内容【二】它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 (二)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 (五)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三】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3/14/79930059_1126936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