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看守所暨长沙市女子看守所,成立于2010年2月,现有警力78名,其中女民辅协警74人,占全所警力的94%;女性领导4人,是连续九年保持“全国一级看守所”称号的特大型看守所,担负着长沙地区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余刑三个月以下女性罪犯的警戒看守、安全保障、教育管理任务,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近年来,第四看守所女警们充分发挥女性群体优势,将争创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活动融于工作日常、付于实际行动,积极立足岗位建功,确保了建所13年来安全零事故、疫情零感染、队伍零违纪,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湖南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先后获得40多项荣誉奖励,是湖南省公安监管系统一面巾帼先锋旗帜。
坚韧——“巾帼建功”引领先锋警队
在精神力量的引领之下,该所切实提升了安全文明创建的软实力,队伍展示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风貌。自2010年以来,共有100余人次获上级表彰奖励,其中15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13名民警被提拔重用,队伍未发生任何违纪违法问题,被评为“长沙市公安局清廉警队”。
文明——“摆渡灵魂”彰显监管价值
“群防群治”凝聚正向力量倡新风。长沙市第四看守所坚持在每一个监所执法管理环节中体现公平正义,创新性地将“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群防群治”理念引入监所管理,开展文明监室评比,及时将精准到每名在押人员的“异常行为和良好表现”两方面的警情录入系统,系统自动形成每名在押人员的羁押现实表现,再智能汇总成每个监室的优劣情况,按排名筛选出“文明监室”和“问题监室”,抓两头带中间。通过这样的良性竞争机制,达到促使每个监室的在押人员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群防群治自我化解矛盾、互帮舒缓情绪而达到防控风险的目的。“文明监室”评比推行后,监内违规行为下降28%,减少了监内矛盾纠纷、形成了良好氛围。2022年公安部网上巡查中心两次下达表扬指令,在部局网站推介该所依法文明管理经验简报。监管总队在全省公安监管部门视频调度会上通报表扬,肯定是全省公安监所依法文明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示范典型。
“一面之缘”引航迷途灵魂。“我希望,我们只是一面之缘,从这儿出去后你就再也不要回来”。印在监区主通道墙上的这句话是四所全体警官坚持不懈的追求。为了降低重复犯罪率,该所在文明管教上用心发力:积极探索分类教育,过渡监室重点开展法制教育,挖掘有法律特长且认罪悔罪的在押人员作为日常法制宣讲员,未成年人监室专门设置初高中文化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挑选“老师”提供“小黑板”按课表授课,留所服刑监室开展技能知识培训,为再就业打基础;利用智慧监所建设开通图书自助借阅功能,提供品类丰富、健康有益的书籍供在押人员阅读;精心挑选、付费下载《中国》、《国家宝藏》、《河西走廊》、《中国司法》等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法制类视频资源给在押人员学习;组织韵律操集体舞大赛、“希望与梦想”主题合唱赛、电影周放映活动、喜迎“二十大”板报比赛、叠军被、队列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活动成为文化教育、启迪心灵的着力点……自建所以来,该所已帮助数千名女性失足者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有效降低了在押人员的再犯罪率,成为展现湖南公安法治文明窗口,获评“CCTV中国(湖南)十佳法治人物”。
“大爱无疆”延伸社会价值。女警们在履职尽责的同时深怀社会责任,一方面主动参与预防犯罪。在全力教化在押人员的同时,发挥监管场所独特优势,在管理中深入研究未成年和青年常见犯罪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精心撰写制作了《预防青少年犯罪》、《警惕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犯罪“陷阱”》等法制课程,主动参与市妇联组织的2022年“我成长、我健康、我美丽”进高校宣讲活动,先后到长沙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校、宁乡沩山学校等各中小学、大学开展预防犯罪法制宣讲,延伸看守所法治文明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热心投身志愿服务。坚持每年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与泉塘街道长桥社区、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宁乡沩山学校等建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联系,将看守所特殊人员帮扶纳入活动内容,走访慰问结对困难群众,定点资助双残家庭女童小柳从小学升入大学,持续7年志愿关爱“脑瘫”患儿家庭及爱心助学山区学子……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不遗余力。
创新——“守正创新”力促智慧升级
智慧监所建设在提高了监所安全系数的同时,也促进了警力解放和队伍管理。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被智能模块替代,大量的“汗水警务”向“智能警务”转化,“传统监所”向“现代监所”转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民警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