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观念是法治社会的根基

近日,一起乘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强行阻止高铁正常开车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虽然此事件除导致列车延迟4分钟外尚无更大的直接损失,其后果算不上十分严重,但是这种行为是十分有害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应当反思这类现象在我国为什么频频出现?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源?我们不能不警醒法治意识与规则意识的缺失,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培育规则意识、厚植法治社会的土壤,筑牢法治社会的根基,以自觉的规则意识和牢固的法治观念筑牢法治社会的法治文化根基。

漠视规则不讲法治现象

大量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阻滞高铁行为虽然只是个案,但类似的漠视规则行为和现象还相当普遍,可以说阻滞高铁事件只是进入公众视野里类似行为中的沧海一粟,这类无视规则和法治的行为和现象还有多种表现形式,甚至还有人反以超越规则为荣。

强化规则意识和

法治观念势在必行

阻滞高铁以及大量类似事件的频繁出现不是偶然的,背后有其复杂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背景与根源。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人情轻规则的社会氛围,甚至把关系置于规则之上。二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重自身利益而轻公共利益的思维习惯,凡事更多的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侧重考虑自己的私利,对公共利益相对淡化,在群体中多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公众利益缺乏维护的自觉性。三是规则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缺失。

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势在必行。阻滞高铁事件警示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氛围,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法治社会的根基,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就难以建成真正的法治社会,规则和法治是全社会公平正义、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各种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淡薄,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妨害社会的文明进步,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势在必行。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首先要注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的教育与培养,作为基础教育应当真正遵循均衡发展的教育目标,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高精尖教育,而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要坚实地奠定做人和做事的基础,厚植现代文明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以及才艺生活的基础。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各阶层人士进行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后续教育,特别是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各项事业的具体实施,也是维护法制与规则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观念和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规则意识与法治理念上的认识与自觉性参差不齐,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活动强化人们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着力打造法治化社会的人文基础,提高全体人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与法治观念就要大力营造依规守法的社会环境,全方位打造遵守规则、遵循法治的社会氛围。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全方位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法规条例,把各项活动约束在合理的法规条例框架内。在实施层面,要说到做到、不弄虚作假,在规则和法制面前人人平等,把各项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弘扬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文明的土壤,从根本上杜绝阻滞高铁等不守规则不讲法治的不文明行为,筑牢法治社会的文化根基,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THE END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不仅有地域的差别,还有因时代变化引发了不同的问题,因此形成的相关法治观念和法制观念之表达也不同。例如,最早的17世纪的英国的资产阶级法学家大致提出了近代法治的”主权至上”、”个利”以及”权力制约”这三个要素。强调主权至上是鉴于英国内战时期的惨痛https://law.kust.edu.cn/info/1127/1847.htm
2.关注这些常见错误表述别“踩坑”“法治副校长”与“法制副校长”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进行法治中国顶层设计的同时,各领域建设也基本用“法治”代替了“法制”。比如其中提到“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A0MTQ2Mg==&mid=2652924423&idx=6&sn=da4c8737d0b145fd6e702606fad296ba&chksm=f6829ef4ca7b186e7df2107cf2da881a51b88d12fcb16c565ebe8915e584778802143a13eb54&scene=27
3.如何培育法治观念法制观念的培育文章浏览阅读1.1k次。3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网络上进行了一场直播讲座,主题是如何培育法治观念,核心内容就是四个字“法治天下”。听了罗老师的讲座之后感觉受益匪浅,此篇文章就是对罗老师讲座的总结与感悟。要理解“法治天下”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法治,亚里士https://blog.csdn.net/qq_41196472/article/details/106547852
4.法制观念淡薄整改措施20230622.docx法制观念淡薄整改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国家越来越重视法制建设,但是在人民群众中,法制观念却还是存在着淡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法制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法治思想的推广。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教育水平不高在我国,教育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7023411.html
5.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最新文选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厚植法治信仰,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加大对困难群众的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php?id=12483
6.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另一方面,大学内部建章立制工作不到位,内部规则实施主体、对象、程序等问题依旧模糊,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没有以法治观念作为指引,制定成果可操作性不强。一是法制规章不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推进依法治校,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制制度体系。二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高校内部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http://www.jyb.cn/zggdjy/tjyd/201608/t20160828_670366.html
7.如何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一)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理解:一是泛指对法律制度的看法和态度;二是专指人们重视,遵守和自觉地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理解:就是对法制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法治的基本倾向或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及对法治价值、法律制度、法官等等的认识、评价、反应及期望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0e0621711711cc7931b7161d&fr=search
8.公安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照检查清理思想阶段工作总结2、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对法制民警的要求愈来愈高,法制民警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更需要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通过“司法评议”、“大练兵”、“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法制民警在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有少数法制民https://www.wm114.cn/wen/52/102273.html
9.CCTV.com人民网讯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强调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纵观80年代中期以来历年国务院总理所作的《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71113/105599.shtml
10.法治观念法治观念的实质是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理念、意识与精神,在西方哲学中,"超越"虽然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哲学家语境下,内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种界限之意,而不是将其全盘否定。法治观念是指以人们的法律观、法制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人们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https://upimg.baike.so.com/doc/1397939-1477892.html
11.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https://www.shuashuati.com/ti/77160e7dcfb94927a3fc676a9defa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