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普通高中统编三科教材发布!变化很大,难度陡增!开学就实施!

27日上午,教育部召开2019教育金秋系列第二场发布会宣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审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于2019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6省市率先投入使用,其他省市根据新高考推进和各省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将全部使用新教材。

语文篇

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覆盖6个学习任务群。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

此外,《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也出现在教材目录中。

《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入选教材。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表示,对于这类作品的选取,重视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文化鉴别力。

五大变化

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变化二:由五大课程目标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

2003版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2017版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语言积累与构建、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

变化三: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

相较于2003年版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新版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这三类课程。

必修课程,每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开设2个学期,8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开设2个学期,6学分;

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开设2个学期,设计12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变化四:设置十八个学习任务群。

这十八个任务群被归置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中。(见下表)

变化五:明确学业质量。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其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

两大热点

热点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热点二:革命传统教育。

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

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在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的同时,还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课内外读物推荐篇目涉及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

学生应对建议

举措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情感、能力、审美情趣同步发展。学生应着眼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要敢于“跳出”语文看语文。

举措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与写相结合。要用“以读为主、自悟自得、读法渗透”为特色的现代阅读新模式代替以“内容分析、烦琐提问、写法分析”为特征的阅读旧模式,使阅读返璞归真。要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出发,注重诵读、感悟和积累,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举措四:培养阅读兴趣。不能因此把发展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部寄托于课堂,把阅读视线限制在课本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跳出教材,放大阅读范围。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光盘)和“无字书”(自然万物、人情世故等),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阅读、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举措五: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教材目录示例

思想政治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张异宾介绍,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

教材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学习内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的新的科学回答,不仅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行动指南,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整套教材系统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经济、政治、法治、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详细阐述。重在引导学生系统、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理解中贯彻新思想,在感悟中建设新时代。

2.法治教育

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教材法治教育的重点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帮助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制度优越性、人民获得感,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和砥砺奋进的动力。教材注重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学生人生奋斗与建设国家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增强精神认同。

教材系统讲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特点和当代价值等,重点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重要思想。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教材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议题,设计综合探究,阐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

使用新教材后,思想政治课程有哪些变化?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以下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课程性质中的“变”

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解读: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3)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历史篇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教材呈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关于“历史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如何选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蓝表示,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组重视发挥英雄人物的育人作用,在必修课《中外历史纲要》的上册,共有70多位、近30个英雄群体。如开疆拓土的卫青、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的赵一曼、左权,抗美援朝中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等。徐蓝特别提到,教材中对英雄人物的介绍除了正文的描述,还特别设置了“活动课”。“希望通过学生自己来梳理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来收集和整理他们的名言名句,使学生真正在探究学习中感悟、认识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从而涵养同学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宝贵品格,学习他们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1.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

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2、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

必修上册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历史,展现了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和斗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召开的重要会议、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胜利和涌现的英雄人物等,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引导学生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3.国家主权、海洋意识教育

教材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观。

4.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教材讲述了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介绍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使用新教材后,历史课程有哪些变化?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比,在很多方面有了新的“样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化一:课程内容有所增删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变化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新的质量观,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将学业质量划分为水平1到水平4的不同层级,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提供了重要依据。如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达到的水平,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基本参照。学业质量要求的提出,能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的合力。

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那么,你所在省份的高中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是否要和高考改革同步进行?高中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各科教材和学习内容都有哪些新变化?对2019年及今后的高考有何影响?看最新重磅解读↓↓↓

教育部《意见》指出,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作为前后三批试点省份,分别于2014年、2017年、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但这些省份从2019年的高一年级新生才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这说明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和高考改革并不是同步的。

教育部《意见》指出,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解读:按照各地公布的最新方案,湖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湖南、辽宁、福建等8省份将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但这届高一学生已经开始使用现有教材了,不可能从高二开始临时更换新教材。

这说明,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领域的事情。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会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两项改革才更无必要同步推进!即使是2018年高一年级使用现有教材、开设现有课程,也完全可以启动高考改革。

教育部《意见》指出,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教育部《意见》指出,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教育部《意见》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解读:也就是说,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

THE END
1.《2024涂教材高中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人教版RJ新当当阅友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4 涂教材高中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人教版RJ新教材新高考高中教辅政治选修2知识大全手册复习资料》。最新《2024 涂教材高中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人教版RJ新教材新高考高中教辅政治选修2知识大全手册复习资料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12119633.html
2.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电子课本教材好多电子课本网免费提供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电子课本(普通高中教科书)给高二学生在线预习和复习政治课本知识点及中小学政治(家教)老师备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质量。https://www.haoduoyun.cc/book/rjb/zhengzhi/nxb2.shtml
3.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思想政治(部编版)电子课本电子课本网提供人教版高二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思想政治(部编版)电子课本导航,普通高中教科书,目录: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http://www.dzkbw.com/books/rjb/zhengzhi/gzxzxbx2/
4.上海市莘庄中学基础教育机构信息公开法律与生活 104教室 陈彦来 T2022-1-18 高一 故事中的经济学 108教室 潘建林 T2022-1-19 高一 小清新钢笔淡彩 动漫教室(四楼) 蔡彬 T2022-1-20 高一 影视鉴赏 103教室 李娇杨 T2022-1-21 高一 计算机程序控制 劳技教室(一楼) 夏霞奕 T2022-2-01 高二 奇妙的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52658&node_id=938
5.人教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高清PDF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人教部编版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电子课本,预习课本可以够帮助同学们夯实政治基础,提高政治知识储备,下面就是人教部编版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全部内容。 如需全套高中PDF版电子课本,请关注公众号“高中生学习方法”(ID: gzsxxff)回复:“电子课本” https://m.sohu.com/a/552321677_121292562
6.选择性必修2集训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30 41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法律与生活、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大四即将毕业的李某未经著作权人某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在网络上复制该公司享有著作权的小说在自己的网店进行销售,共计销售盗版电子书719份,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770https://zujuan.xkw.com/16p2077747.html
7.人教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电子课本高清文档 公司财报 行业研究 高校与高等教育 语言/资格考试 实用模板 法律 建筑 互联网 行业资料 政务民生 说明书 生活娱乐 搜试试 续费VIP 立即续费VIP 会员中心 VIP福利社 VIP免费专区 VIP专属特权 客户端 登录 百度文库 期刊文献 图书人教https://wenku.baidu.com/view/6a0b2791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