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错误。
(1)依法治国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是党的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治国方针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9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
9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1)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2)重在建设,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3)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脚踏实地进行建设工作。
9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加强理想建设。错误。
(1)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核心。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两个方面不重要,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因此,不能以理想建设来代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部。(2)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0.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错误。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1)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2)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1.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要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