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氛围浓武汉新洲打造“一街一品”法治文化品牌

张俊云笑称,在新洲区生活的人都像他一样,随时随地可以接受普法教育,也可采用网上咨询方式,便捷地享受到律师、司法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的法律服务。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全区户籍总人口近百万,有汉、回、土家、苗、壮、朝鲜等23个民族。

从“一五”普法期间,普法人员扛着宣传牌到田间地头向农民普法,到“七五”期间,普法人员利用多媒体平台把法律知识送到市民手机上,新洲区普法人员紧跟时代潮流,使用一系列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手段、方式与方法普法,取得良好效果。

创建“法治新洲”,搞好普法工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普法“新洲模式”,一直是新洲区上下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2016年至今的5年里,新洲区委、区政府高举全民普法旗帜,在湖北省范围内率先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该区,领导干部上任前参加法治知识考试,已成惯例。

5年来,新洲区紧抓关键人群的学法普法工作;创新普法手段,打造了一批包括“一街一品”在内的知名普法品牌产品,让“七五”普法规划得到顺利实施。

法治宣传教育在推进法治新洲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全区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新洲区也因此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全省先进区称号;该区司法局被评为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力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干部上任前须参加法治考试

在新洲区融媒体中心工作的梅慧香说,近年来,她采访过该区多个局、委、办及街(镇)“一把手”,感到他们的法律素养都比较高,“因为在正式上岗前,他们都通过了区人大组织的法治知识考试”。

“谁执法谁普法”是“七五”普法工作的“龙头”。2017年5月,新洲区紧紧扭住这个龙头,在湖北省范围内率先制定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方案》,经时任区长赵利洪签批后印发到各街镇、各部门落实。

新洲区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绩效目标管理之中,让普法工作与全区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5年来,该区严抓干部学法普法工作,坚决实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带头讲法制度。区委组织部每年都要组织公务人员参加专业化知识闭卷考试,其中普法内容考题占了很大分量。组织部与纪监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监考。

5年来,新洲区各局、委、办及街(镇)新的“一把手”就职前,都要参加区人大组织的法治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走马上任。

5年来,全区重点执法单位每年都要参加集中述法活动,向区普法办报告本单位法治建设情况,检讨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2019年,新洲区成功举办“我执法我普法,我学法我守法”征文和演讲比赛,全区42个区直单位和14个街镇共4000名国家工作人员参赛。该区选手王臣荣还获当年武汉市“普法网红”演讲比赛优秀奖;该区选送的征文《温度所在,法之归处》获武汉市“普法网红”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9年,新洲区组队参加全市招商引资法律知识竞赛决赛时获殊荣,区代表队获得第二名好成绩,区司法局荣获集体二等奖,区财政局荣获集体三等奖。

按“法律六进”要求开展普法工作,因人制宜实施普法教育

新洲区每年都要开展“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各项普法活动。

按照“法律六进”要求,新洲区在全区开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普法教育活动,因人因地制宜地重点做好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普法工作。

1月10日,该区公安分局开展“110不忘初心”警营开放日活动,向市民普及禁毒、治安、交通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4月15日,该区把法治宣传工作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工作联系起来,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4月24日,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区市场监督监管局联合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5月28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举办了以“同舟共济,检护明天”为主题的网上检察开放日活动。

6月5日,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务和湖泊局、阳逻开发区管委会、区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了“纪念6·5环境日暨民间河湖长在行动”法治公益宣传活动……

在每年的新洲区传统节日花朝节中,该区普法办都会与当地街道联合举办“法治花朝”宣传活动,为赶集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青少年懂法守法,是建设法治新洲的基石。在区司法局、普法办组织协调下,全区120所中小学校园建立了法务室,配备公检法司等部门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的法治副校长。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干警,每年都要深入辖区学校主讲法治宣讲课。各学校也开展了以禁毒、禁赌、反传销等为主题的“学生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等法治宣传活动。全区已有19所中小学校被市、区评为法治示范学校。

利用每一个机会普法,已成为新洲区各界人士共识。今年6月29日,该区潘塘街陈玉村召开纪念建党99周年暨半年工作总结会时,全国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民调主任张文喜,专门邀请专业法律人士给参会人员讲解《民法典》知识。

新洲区还坚持开展法律进社区及“文明社区居民”“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

在新洲区,哪里有重点工程建设,普法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哪里人口密集,普法宣讲员就去哪里普法。

针对本区是建筑大区特点,新洲区经常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组织法律专家深入高品、新十和新七、新八等建筑公司一线工地,为经营管理人员举办法治讲座,促其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该区律师和中心城区下沉社区律师及“同心律师服务团”,常年为全区290多家企事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并给这些企事业开展定期“法治体检”。

今年,新洲区以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深化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方便村(居)民学法用法;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全面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

构建立体无缝普法网,居民打开手机就能畅享法律服务

新洲区巩固传统普法手段,开办《平安法治新洲》电视专栏,从法律视角点评社会热点;创办《新洲司法报》,适时传播法治动态;利用新洲区人民政府网、问津新洲网、新洲司法行政网和《新洲报》等媒体向公众普法。

新洲区将村(社区)律师纳入普法讲师团和法律志愿者队伍,组织律师参与“法律六进”活动,让律师为村(居)民特别是有老弱病残孕人员的特殊家庭,提供零距离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打造“一街一品”法治文化品牌,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

新洲区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开放以来,当地居民喜欢来这里散步,以舒活筋骨及轻松愉快地学习法治知识,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法治理念。辽宁葫芦岛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区等10多个兄弟单位陆续派人前来观摩考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洲区注重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建设纳入区“七五”普法规划中,按照区建主题公园、法治广场,街(镇)建法治长廊,村(社区)建法治橱窗总体要求,打造出区、街、村“三位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网络。该区普法小分队队员,经常到这些地方向群众宣传法治知识。

新洲区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每年都开展送法下基层巡游宣传活动;举办普法演讲比赛及“法治在身边”法治成果摄影展;全区组建了15支基层法治文艺宣传队,并创作出《司法所长》《普法》等一大批法治文艺精品节目。

新洲区将法治文化元素揉进各个行业,逐步形成“一街一品”“法治讲堂”“书香司法”“法治一条街”“万名干部普法行”“一会一赛一展一册”、普法双百千万工程、“1+3”普法先行计划和“学生带法回家”等知名法治文化品牌。

其中,具有鲜明新洲区地方特色的“一街一品”法治文化品牌,更是声名远播。

该区邾城街司法所由五位女性工作人员组成的“五朵金花”普法团队,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阳逻街司法所坚持不懈开展“反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活动及“法治进军营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仓埠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个集研学、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紫薇都市田园。武汉青少年法治综合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前来参观的各地师生近20万人次。

李集街建立的留守儿童青少年法治学校,让当地留守儿童有了学法与学习的栖身地。

汪集街坚持不懈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培育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茶亭村。

双柳街是国家航天基地,该街司法所坚持组织法律专业人士上门为基地内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甘当企业的“法治保姆”,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三店街是远近闻名的省“民间艺术之乡”,街文化、司法等部门发动民间艺人参与普法工作,鼓励他们创作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用于普法,铸就民间艺人走村串户普法品牌。

潘塘街与麻城市毗邻,该街司法、综治部门与麻城市铁门等三个乡镇联手,创建了闻名遐迩的“联合普法、联合调解”法治文化品牌,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他们还将法治元素嵌入旅游景点,打造出“花朝河湾—罗杨村”网红景点。

徐古街以革命老区将军山为依托,打造法治教育“红色新高地”,让“法雨”洒到每个家庭。

旧街街利用鄂东地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传统节日花朝节向群众普法,唱响了“法治花朝”品牌。

辛冲街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建筑之乡”,其中新七、新八两家建筑特级资质企业就在该街。该街打造的“律师进工地说法讲法”品牌,已成当地法治名片。

涨渡湖街加大世界湿地保护区管理力度,组建“保护野生鸟类普法宣传队”,向城乡居民和游客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知识。

凤凰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动居民自制《村民自治章程》法律服务产品,实现村民自治法治化。

道观河风景旅游管理处把长期租住在辖区内的武汉中心城区下乡退休干部、教师等人,组织起来参加普法活动,让他们利用说唱、办夜校等方式向公众普法。

坚持普法与调解相结合,用法律护航新洲高质量发展

新洲区司法部门大力推进“阳光司法”“以案释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健全了司法纠错机制。

用普法促进调解工作,利用调解机会向居民普法。2017年,新洲区开展“百名律师结百对化百案”活动,让律师参与化解市、区交办的信访积案60件,化解率达100%。

“七五”普法期间,新洲区持续开展“干部大下沉、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三大专项行动。在化解重大疑难纠纷过程中,调解人员以调解宣传法律,以普法促进调解,极大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把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化解。

为优化营商环境,新洲区为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开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组建“新洲区优化营商环境律师服务团”,给企业合法诚信经营提供法律支援。

该区主动围绕招商引资、航天产业基地建设、问津新城建设、“四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开展普法教育,重点加强对征地拆迁、控违拆违、劳动保护、生态环境、耕地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让法治宣传工作时刻紧跟该区招商引资的热点、信访维稳的焦点、赶超发展的重心进行。

今年以来,新洲区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国家安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护航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武汉市抗疫复产惠民政策律知识》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是区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利用下沉到徐古街、阳逻街等社区、村子战疫机会,挨家挨户向居民普法,及时帮村民化解矛盾。其中,徐古街充分发挥本街和区司法局领导干部、公务员驻点包村(社区)的表率作用,依法依规加强管理,成为全市首批被通报表扬的“零疫情街(村)”。

三是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主动为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

居民普遍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法治效果日益显现

这是奋斗的5年,也是拼搏的5年;这是辉煌的5年,也是收获的5年。

“七五”普法活动开展以来,新洲区着眼于满足群众对法律的实际需求,不断在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源头普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特别针对酒驾、交通安全、涉毒、民间借贷等突出问题开展法治教育,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

二是普治并举,用普法来预防违法犯罪活动,有力推动了司法行政部门每个法治惠民项目的落地生根。5年来,该区接受法治宣传教育的干部群众累计达100余万人次。

在新洲区,居民普遍学法、知法、信法、守法、用法,并养成了遇事“讲道理、讲法律”的好习惯。随着公民法律素养的普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效果也日益显现。

“过去,对土地租金给付不到位、打工工资发放延迟等有不满情绪时,有的市民因为不懂法,要么罢手不干,要么举起锄头抖狠。有时候,为摆平这些事,他们还把房头宗族势力拉进来,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与棘手……”在新洲区司法局工作多年的李海斌主任介绍,“在接受长期的、入心入脑的普法教育后,市民遇到类似纠纷时,基本上不会用极端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爱讲道理,或请求司法行政部门介入处理。涉事企业或单位也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增收增产上。”(策划:武汉市新洲区司法局执行:长江日报法治文化传播中心撰文:揭兴旺陈奇雄摄影:揭兴旺)

THE END
1.普法法律发短信是真是假普法法律发短信是真是假,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是一些分析要点,帮助你识别这类短信的真伪: 一、普法法律短信的来源 首先,要确认短信的发送方是否确实为普法机构或相关部门。一般来说,普法机构会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法律宣传,但直接以短信形式发送普法信息的情况并不常见。 注意查看短信的发送号码。如果是以“106”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c5fb0ab88ceaaf000614
2.“法院短信”新骗局?教你如何快速识别短信真伪!诉讼文书一般以当事人现场领取、法院专人直接送达、法律文书专递邮寄、电子送达等方式送达。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诉讼文书时,绝不会在电话中询问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无关信息。 2. 采取EMS专递邮寄的方式送达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M4OTgxNw==&mid=2247504796&idx=1&sn=4b78a956babe73be3314b1dc5292656a&chksm=fcd3334acba4ba5c26250164061de0c410dc6f46971459946e8551b61a2f89c02d393a9c30cc&scene=27
3.收到诉讼通知的短信怎么办?别慌,几个小窍门教你识别真伪最近,有些粉丝反映他们收到了短信形式的立案或起诉通知,但并不是12368发来的,打12368查询也查不到相关案件,有些人就认为不是12368发来的肯定是假的,从而不予理会,最终错过了为自己答辩维权的机会。 其实,虽然大多数诉讼通知是以12368平台发出,也能通过12368热线查询到案件,但是,毕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并不是所有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847852
4.2009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立项名单公布17、手机短信传播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以社会网络为研究视角 廖圣清 复旦大学 18、谁在说话? 为谁说话?——网络时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媒介话语重构 许 燕 复旦大学 19、两汉同义复合词研究 王文晖 复旦大学 20、上海市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罗云辉 复旦大学 http://www.sh-popss.gov.cn/newsInfo.asp?idval=253
5.4500+合作资源免费对接:实物寻分销善诊提供免费体验券26、【泡泡云】安徽泡泡云短信平台商三网直连\ud83d\udc48\ud83d\udc48\ud83d\udc48。 21、【同舟法务】提供法律服务: 提供法律服务 主营业务:法律顾问服务,诉讼与非诉业务 5、【众普商业保理有限】承兑汇票贴现: 收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有意私聊我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27299-1.html
6.普法宣传快来查收大学生必备法律常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快来查收这篇普法宣传~ 1.个人隐私要注意 你或许接到过能够叫出你的名字的电话,也或许收到过称呼亲昵的借钱短信,又或许刚在银行填完个人信息,就有人电话询问你要不要办理业务…… https://bwc.xjnu.edu.cn/2024/0409/c1228a130043/page.htm
7.多位网民收到“上门枪决”诈骗短信北京警方借机普法获赞《羊城晚报》刊文称,这种“上门强制枪毙”的诈骗短信看似很离谱,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伤害性不大”,而对于少数人则是“警示性极高”。还有媒体呼吁对于不法现象应采用法律手段严惩。极目新闻评论称,对如此公然恐吓威胁他人的短信,应对信息发送者上门执法。大象新闻文章认为,追究发送垃圾短信者的责任,运营商应对此类“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3-07/20/content_8878314.html
8.盘点76个当下全球免费优质机器学习数据集获取资源免费数据集5.SMS Spam Collection in English(英文垃圾短信收集) SMS Spam Collection in English是一个小型数据集,包含 5574 条带有 SMS 标记的消息(英文),用于手机13.Legal Case Reports Dataset(法律案例报告数据集) Legal Case Reports Dataset一个小型数据集,包含 4000 个法律案例的文本摘要,可以从 UCI 机器学习存储https://blog.csdn.net/qq_20288327/article/details/124673612
9.把普法融入执法,让法律走进人们心中普法动态四是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起草制定过程向社会开展普法。 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既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有力举措,也是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意见》要求,国家机关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起草制定过程中,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除依https://jinan.dzwww.com/ztzh/lxsfj/pfdt/201705/t20170524_15940748_1.htm
10.“法律”进校园普法进行时会上,民警同志们利用PPT绘声绘色地对常见的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冒充熟人亲友类诈骗等诈骗方式做了详细地描述,并结合真实案例,以案说骗。并向在场辅导员传授防范各种诈骗的识别技巧,号召师生养成保护好个人隐私、不听信他人不良信息、不为小利心动、不点外链网址、不信陌生短信和电话的防范意识。 https://www.zzlg.org/wap/content.asp?newid=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