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委员会是自治性组织吗?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业主委员会的恰当人数,可以按照如下规则估算:接近“小区总户数*2%”的单数。由此可以保证小区业主的较高质量的沟通覆盖。比如,对于1000户的小区,1000*2%=20,较好的委员数量为19或21,并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3.遵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模范履行业主义务;

4.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

5.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1.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

2.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4.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5.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6.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二、业主委员会除依法履行职责外,同时履行下列职责:

1.拟订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方案;

2.拟订业主委员会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3.拟订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修改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4.拟订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5.拟订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有部分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收益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6.拟订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续筹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7.拟订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方案,报业主大会决定;

8.对违反管理规约的行为进行处理。

业主委员会的成员需要由该小区内的业主选举产生,此后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履行作为业主委员会一员的职责。通常情况下,很多关于小区内各位业主重大权益的事项,都需要先召开业主委员会经过商议之后,才能够具体的落实。

业主委员会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发生物业纠纷,业主应该怎么办?

原业主欠下物业费该由谁补缴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简介:

法学专业毕业,从业4年。擅长处理各类合同及建设工程纠纷,担任多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立志做一名有情怀的现在青年女律师。

THE END
1.人大研究杂志什么是“基础性法律”人大理论研究内容摘要:随着基础性法律概念的提出,围绕立法实践的新的立场和范式逐渐展开。基础性法律概念基于立法视域从“部门立法”到“领域立法”、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背景产生。基础性法律是规范相关领域根本问题的法律,多采取高度体系化、总分结构的内容分布体系;蕴含的法律价值具有全面性http://www.gsrdw.gov.cn/html/2024/lnyj_1107/24249.html
2.法律的自治性是什么意思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https://china.findlaw.cn/ask/wenda_9730545.html
3.法律体系的自治性对于法律体系自治性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具有代表性的有奥斯丁、哈特、凯尔森、拉兹等人,所以,本文的第一章首先分析和解释哲学和逻辑学中的自治性何以可能,以及由此反观法律体系自治性何以可能。第二章分析了奥斯丁的法律体系自治性理论,指出其将体系的自治性建立在主权者理论上的缺陷和不足,由于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体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3-1012311026.htm
4.行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依授权立法和依职权立法摘要:我国行政立法有依职权和依授权行政立法之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我国依授权行政立法只有3次,其余都是依职权行政立法。然而基于人民主权思想和权力制约思想,立法权一般由民意机关掌控,行政立法创制公民权利义务的前提是获得授权。考究国外对行政立法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大致可分为法国模式、大陆模式和英http://yjsy.cupl.edu.cn/info/2749/9334.htm
5.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
6.论合同解释对当事人自治否定的正当性与矫正性制度安排直到19世纪晚期,主观主义解释原则在法律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4](P156)并在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民法典中得到了实证体现。 (二) 客观解释规则 客观解释规则产生的必然性,来自于主观解释规则的局限性。以意思主义为核心的主观解释规则最符合契约自由及私法自治原则,但事实上,当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html
7.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我国《立法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www.plfrog.com/review/137233.html
8.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的规定(民法典第101条)《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赋予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以独立法人地位,将其规定为特别法人,解决了两者在民事活动中主体地位不清的问题,有利于规范此类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设立http://www.0543168.com/mfdzz/16516.html
9.2020年考研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法学基醇试大纲3. 法的局限性 (四)法的定义 二、法律渊源、分类和效力 (一)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的语义 2.法的渊源的类别 3.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二)法的分类 1.国内法与国际法 2.公法与私法 3.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4.实体法与程序法 5.根本法与普通法 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5636822485664&source=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