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国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是中国国际法学的研究重镇。她的前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和最早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组。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司法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司法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终极价值目标。

一、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法的终极理想和目标,也是检验现实中的法律的根本标准和依据,所有现实中的法律制度都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公平正义”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重要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

司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环节,司法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和规律,司法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决权。比较来看,立法是在分配正义,执法活动是在落实正义,守法活动是在实现正义,司法活动是在矫正正义。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治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一个设计正义、分配正义、守护正义、矫正正义的过程。作为正义的矫正机制,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句来剖析这个道理:“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我国历来有“好人不见官”的习俗,更有“惜讼”“厌讼”甚至“耻讼”的传统,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打官司也无非就是相信能讨一个说法。包青天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传颂,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群众对公正司法的企盼。随着人民群众权利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增强,遇事“找法律”“讨说法”的现象越来越多,司法途径成为老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普遍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司法案件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人民是公正司法的最终评判者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一段时期以来,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这要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聚焦点和发力点。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

人民是公正司法的最终评判者。司法工作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盼,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党中央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近年来,司法机关依法纠正了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冤假错案,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如果不懂群众语言、不了解群众疾苦、不熟知群众诉求,就难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正所谓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长此以往,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司法机关,从而影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观念,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司法工作成效的指针和标准,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司法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评价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关键看是否符合国情、能否解决本国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我国司法制度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信,增强政治定力。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各级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一定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特色、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凡是符合这个方向、应该改又能改的,就要坚决改;凡是不符合这个方向、不应该改的,就绝不能改。简单临摹、机械移植,只会造成水土不服,甚至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要按照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3个方面,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作者:翟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THE END
1.公平正义是法官的价值追求要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2/id/7793565.shtml
2.树立并实现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将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特别是司法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首先是由党和国家的人民立场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http://www.henanpeace.org.cn/news.html?aid=80904
3.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对错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对错题目标签:生命司法灵魂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 )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三道外部尺寸位于建筑平面外围,分别称为。 A. 总尺寸、分尺寸、细部尺寸 B. 总尺寸、定位尺寸、细部尺寸 https://www.shuashuati.com/ti/7f0bda04f28c4577910cab4fcc5876ae.html?fm=bdd535f84f2d268a64d91770ba939c2ce2
4.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对错更多“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判断对错”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要保证公正司法。关于公正司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B.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https://www.educity.cn/souti/0C3EF078.html
5.()是法治的生命线,也是司法的灵魂。()是法治的生命线,也是司法的灵魂。A、公平公正B、公平正义C、公正D、公信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以广阔的胸襟吸收了异域文化的精华,诸如来自印度和波斯的佛教文化,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来自朝鲜半岛的音乐,以及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知识等。(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https://m.ppkao.com/wangke/daan/b1353270b63f4ca38e51767f882f8dcd
6.吉林高院院长寇昉: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是法治的生命线强国新闻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管业筠) 3月8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做客人民网与中国法院网联合推出的“法治中国百家谈”全国两会系列访谈。微访谈回放>>> 寇昉强调,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是法治的生命线。 寇院长说,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看法院裁判过程透明不透明、裁判结果公正不公正、办案https://www.people.com.cn/n1/2017/0309/c347407-29133861.html
7.公正廉洁执法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正廉洁执法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2009年底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意义重大而深远。既为我们司法机关指明了工作方向,也给我们司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就公正廉洁执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al99wev.html
8.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3-02-12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把这一价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870502009308028627.html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https://www.wbc.edu.cn/plus/view.php?aid=3116
10.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作用十分突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既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殷切期待,也是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https://www.64365.com/tuwen/aaakega/
11.科学立法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A正确B错误18 科学立法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 A.正确 B.错误 温馨提示:细心做题,勇气铸就高分!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科学立法司法灵魂以及生命正确错误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91/42201884.html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91/42201884.html
12.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法治方式反腐可以通过法治的公正性原则,使反腐走向法治性轨道,实现反腐过程和反腐结果的公正性。程序正义要求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仅坚持法律的正当平等原则,而且还要在执法和审判结果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即在执法和审判中,既体现实体正义,又体现程序正义。同理,反腐败也不仅需要反腐败的实体结果正义,而且需http://www.wmtv.cn/mobile/sywm/2472.html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 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维护公平正义要做到( ) ①在解决纠纷时,要公平对待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②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2267995
14.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什么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公正司法作用十分突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既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殷切期待,也是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成效的“试金石”。【https://m.66law.cn/v/wenda/813636.aspx
15.做实“公正与效率”的中国方案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站在距离法治中国理想最近的新时代,人民法院回答好时代课题,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需要克服哪些障碍、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坚持什么样的理念、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https://legal.gmw.cn/2024-03/07/content_37190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