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已呈现出向法治环境良好区域集中的规律,谁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从现实看,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把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作为重要着力点。
营商环境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他要求,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法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互惠共赢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夯实良好营商环境的制度基础
就我省而言,要从实际出发,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使法律法规更具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能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领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商品和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行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释放和激发企业活力,重点是解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投融资、公平竞争、税收优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比如,在市场准入上,要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及时清理地方保护和垄断行为,在项目审批等方面减少程序和环节,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法律方式,完善企业发行债券制度,便利企业以各种方式融资等。
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服务
依法行政就是要将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明晰执法权限、职责、程序、任务,增加执法工作透明度,实现公正文明执法,让市场主体更加安心、放心。
加强依法行政,一是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用权有效监督。二是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抓住审批环节这个关键,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提高行政监管质量,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或投诉处理机构,确保监管公平公正;建立客观清晰的监管标准,确保行政监管准确可靠。四是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杜绝随意检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行为,切实改进执法方式。
保证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屏障,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良好的司法体系和运行机制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不断发展并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商事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非诉机制的司法补充作用;积极采用信息化、自动化工具,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司法效率;充分运用案件诉前调解、繁简分流、小额速裁等简易程序,便捷高效地处理各类常见纠纷;建立诉前、诉中财产保全等法律机制,确保权益受损者及时获得救济;提高审判管理全流程精细化水平,推动审判进程再提速;建立有效的司法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督促司法部门积极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