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仲裁保全安排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

该安排将于10月1日生效施行

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该安排作为司法解释将于10月1日生效施行。此系内地首次签署向其他法域仲裁程序提供保全协助的文件。

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与香港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密切,经贸合作不断拓展深化,由此产生了数量日渐增多、类型日益多元的两地互涉法律纠纷。深化两地之间司法协助、发挥仲裁在化解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两地在仲裁领域的合作、健全司法对仲裁的支持和监督机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2018年6月启动《仲裁保全安排》的磋商。双方历经三轮会面磋商、数百次沟通、数十次资料交换,在坚持“一国”原则、尊重“两制”差异的基础上,将互信合作、造福于民的原则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制度规范,于2019年4月2日签署《仲裁保全安排》。

《仲裁保全安排》的总体思路是在保全方面将香港仲裁程序与内地仲裁程序类似对待,允许香港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同时,内地仲裁程序的当事人亦可向香港特区法院申请强制令以及其他临时措施。该安排对保全的范围、香港仲裁程序的界定、申请保全的程序、保全申请的处理等作了全面规定。《仲裁保全安排》施行后,两地法院将可通过预防性救济措施的相互协助促进仲裁裁决的顺利执行,更加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仲裁保全安排》在香港亦将于10月1日生效。

(刘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达成《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并于2019年4月2日签署。本《安排》已于2019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根据双方一致意见,本《安排》自2019年10月1日起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9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

(2019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3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10月1日起生效)

法释〔2019〕1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现就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关于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作出如下安排:

第二条本安排所称“香港仲裁程序”,应当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仲裁地,并且由以下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管理:

(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或者总部设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并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主要管理地的仲裁机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争议解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

(三)其他仲裁机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争议解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且该争议解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满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订立的有关仲裁案件宗数以及标的金额等标准。

以上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的名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供,并经双方确认。

当事人在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受理仲裁申请后提出保全申请的,应当由该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转递其申请。

在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受理仲裁申请前提出保全申请,内地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未收到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提交的已受理仲裁案件的证明函件的,内地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四条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保全申请书;

(二)仲裁协议;

(三)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复印件;申请人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应当提交注册登记证书的复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

(五)内地人民法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向内地人民法院提交的文件没有中文文本的,应当提交准确的中文译本。

第五条保全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包括姓名、住所、身份证件信息、通讯方式等;当事人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包括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住所、身份证件信息、通讯方式等;

(二)请求事项,包括申请保全财产的数额、申请行为保全的内容和期限等;

(四)申请保全的财产、证据的明确信息或者具体线索;

(五)用于提供担保的内地财产信息或者资信证明;

(六)是否已在其他法院、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提出本安排所规定的申请和申请情况;

(七)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六条内地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作出前,可以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仲裁条例》《高等法院条例》,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申请保全。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包括姓名、地址;当事人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包括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称、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通讯方式等;

(二)申请的事项和理由;

(三)申请标的所在地以及情况;

(四)被申请人就申请作出或者可能作出的回应以及说法;

(五)可能会导致法庭不批准所寻求的保全,或者不在单方面申请的情况下批准该保全的事实;

(六)申请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作出的承诺;

第八条被请求方法院应当尽快审查当事人的保全申请。内地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承诺、就费用提供保证等。

经审查,当事人的保全申请符合被请求方法律规定的,被请求方法院应当作出保全裁定或者命令等。

第十条当事人申请保全的,应当依据被请求方有关诉讼收费的法律和规定交纳费用。

第十一条本安排不减损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仲裁机构、仲裁庭、当事人依据对方法律享有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的理解与适用

姜启波周加海司艳丽刘琨

2019年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3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以下简称《仲裁保全安排》)。2019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和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分别代表两地在香港签署《仲裁保全安排》。经双方协商,该安排拟于2019年10月1日在两地同时生效,且在内地将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发布。这是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香港商签的第七项司法协助安排,也是内地与其他法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仲裁保全协助的文件,标志着两地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现了更加紧密的司法协助。

一、《仲裁保全安排》的商签背景

第一,“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为两地开展司法协助安排商签提供了基本依据。香港基本法第九十五条规定,香港特区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这为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商签有关司法协助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据。香港回归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已与香港有关方面签署了六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涵盖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相互委托提取证据、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等内容,基本实现了民商事司法协助安排的全面覆盖,为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提高审判质效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仲裁保全安排》系两地在民商事领域的第七项司法协助安排,也是在司法领域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重要举措。

第二,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提出了现实需求。当前,内地与港澳特区正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性决定了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互涉法律纠纷不可避免、区际法律冲突客观存在,区际司法协助亟需加强,包括加强仲裁裁决的相互认可和执行以及仲裁保全相互协助。签署于1999年的《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以下简称《仲裁裁决执行安排》)解决了两地仲裁裁决相互认可和执行问题,且运行情况良好,为促进仲裁裁决异地流通、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系针对两地终局性仲裁裁决相互执行的制度性安排,不包括仲裁过程中的保全协助。经研究认为,开展仲裁保全协助,有利于通过预防性救济措施的完善来保障终局性仲裁裁决的顺利执行,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仲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为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提供更大支持。

二、《仲裁保全安排》的主要内容

安排共十一条,对两地相互协助保全的途径、可申请保全的范围、申请保全的程序以及保全申请审查处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关于保全的类型

保全为大陆法系概念,临时措施为英美法系概念,实质都是为保障终局性仲裁裁决执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预防性救济措施。安排统一表述为“保全”,并在第一条中根据两地法律对可申请保全的类型分别作出了规定。

1.关于可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的保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了财产保全、证据保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时纳入了行为保全。本安排旨在给予香港仲裁程序当事人与内地仲裁程序当事人相同权利,故将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全部纳入。

(二)关于“香港仲裁程序”的界定

第二条第一款对安排所称的“香港仲裁程序”作出界定,即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1.仲裁地在香港。此系确定“香港仲裁程序”的首要条件,也是香港特区采纳的确认仲裁程序籍属的标准,也是《仲裁裁决执行安排》确认的标准。仲裁地在香港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当事人在仲裁条款中约定地点为香港;二是当事人没有约定时,仲裁庭根据其仲裁规则或者一定标准确定仲裁地为香港并记载于仲裁裁决中。

2.仲裁程序由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管理。安排第二条第一款以列举方式对有关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的条件作出规定,具体名单由香港特区政府确定并经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主要考虑是:相对于仲裁裁决执行方面的协助,仲裁保全协助属于中间措施的协助,为防止申请人滥用,给被申请人带来损失,宜持更加审慎的态度。按照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经过发布标准、接受申请并审查后,确定了符合本款规定的有关仲裁机构或者常设办事处名单,并已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共同确认。目前包括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仲裁中心、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亚洲事务办公室、香港海事仲裁协会、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

此外,双方还达成共识,“香港仲裁程序”仅包括平等主体间的商事仲裁,不包括投资者与东道主国之间的投资仲裁。

(三)关于内地仲裁程序的界定

安排第六条将可向香港特区法院申请仲裁保全的内地仲裁程序界定为内地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程序,而不论仲裁地是否在内地。主要考虑是:根据香港特区《仲裁条例》《高等法院条例》,就香港以外已经开始或者尚未开始的仲裁程序,香港特区法院均可依申请采取保全措施,而不问仲裁地在哪个法域。由内地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地在境外的仲裁程序,当事人也可以向香港特区法院申请保全。安排不应缩减内地仲裁机构的此项权能,故界定内地仲裁程序时,未对仲裁地作出限制。

(四)关于受理保全申请的管辖法院

1.内地受理保全申请的法院。安排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内地的管辖法院为被申请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或者证据所在地的内地中级人民法院。另外,采取仲裁保全的目的是保障终局性仲裁裁决的执行,故受理仲裁保全申请的法院应当与受理仲裁裁决执行申请案件的法院一致,以更好地发挥保全的作用。参考《仲裁裁决执行安排》《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以下简称《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判决互认安排》)等,本安排第三条还规定“被申请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或者证据所在地在不同人民法院辖区的,应当选择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不得分别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主要考虑是避免因向多个人民法院申请而产生超标的保全等情况。实践中,受理保全申请的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当事人申请,特别是对当事人提出的关于本辖区以外财产或者证据的保全申请应当依法审查、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必要时可请财产或者证据所在地的法院提供协助。

2.香港受理保全申请的法院。依据香港特区《仲裁条例》《高等法院条例》,安排第六条规定香港的管辖法院为香港特区高等法院,此与受理仲裁裁决执行申请的管辖法院一致。

安排第三条第二款、第三款分别规定了在仲裁程序进行中和受理仲裁申请前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的程序。

依据本安排第六条规定,内地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向香港特区法院申请的仲裁保全协助,既包括仲裁程序进行中的保全,也包括受理仲裁申请前的保全。

1.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应当提交的材料及申请书内容。安排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了香港仲裁程序的当事人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时提交的材料:(1)保全申请书;(2)仲裁协议,以方便内地人民法院判断当事人之间的基础法律关系,此为形式审查,并不判断仲裁协议的效力;(3)身份证明材料;(4)仲裁申请文件和有关证明函件;(5)内地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认为还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四条第二款循《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判决互认安排》放宽了对“公证、认证”的要求,只有在内地以外形成的身份证明材料才需要进行公证、认证,且具体手续依照内地法律规定办理。

(七)关于保全申请的审查以及救济

安排第八条规定,法院审查保全申请,要求申请人提供何种担保或者作出承诺、保证,作出是否保全的裁定或者命令等,均依据被请求方法律进行。(1)要求尽快审查。因保全具有紧迫性,如审查拖延将可能使保全失去意义。内地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内地法律规定的期限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保全的裁定。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仲裁前保全申请应当于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香港特区法律对审查期限没有明确规定,本安排强调应当尽快审查并作出有关命令或者指示。(2)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根据内地法律以及司法解释规定提供担保;向香港特区法院申请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根据香港特区法律作出承诺及保证,包括对损害赔偿作出承诺,就被申请人的讼费及其他合理支出提供保证,申请仲裁前保全时承诺立刻申请仲裁等。

安排第九条规定当事人对裁定或者命令不服时,按被请求方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在内地,可以申请复议;在香港特区,可以申请解除或者更改。

除本安排生效后开启的仲裁程序外,安排也适用于已经启动、尚未完结的仲裁程序。如仲裁程序于2019年10月1日之前开始,但尚未完结的,当事人可依据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区法院申请仲裁保全。

(九)关于本安排与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关系

1.本安排与《仲裁裁决执行安排》的关系。一是两者规范调整的对象不同,本安排针对仲裁裁决尚未作出时的协助事宜;《仲裁裁决执行安排》针对两地终局性仲裁裁决的相互认可和执行事宜。二是两者协助方式不同,依据本安排,当事人向被请求方法院申请保全,由被请求方法院作出保全裁定或者命令;依据《仲裁裁决执行安排》,被请求方法院直接认可和执行对方法院的仲裁裁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安排并不针对仲裁裁决作出后、向对方法院申请执行前的保全事宜。将来有望通过完善《仲裁裁决执行安排》对此类保全予以规定,司法实践中亦可根据案情采取此类保全。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仲裁保全的参考文书样式

关于原讼传票的说明

关于誓章的说明

第二,起草誓章时,请参阅香港特区《高等法院规则》第41号命令的有关规定。

第三,根据香港特区《高等法院规则》第73号命令第4条,依据香港特区《仲裁条例》第45(2)条提出的临时措施申请适用香港特区《高等法院规则》第29号命令关于非正审济助申请的规则。

第四,依照香港特区司法机构《实务指示11.1》第32段,单方面申请中期济助时,用以支持申请的誓章应包括以下内容:引致向被告人提出申索的事实因由;引致申索中期济助的事实因由;就要求法庭作出的命令的每一部分述明以单方面方式向法庭提出申请所依据的事实(包括预先向被告人发出通知的详情或没有向被告人发出该等通知的原因);被告人就中期及实质济助的申索回应申请人时,力称或相当可能会力称的说法;申请人已知可能会导致法庭不批准所寻求的济助或不在单方面申请的情况下批准该济助的事实;申请人确实寻求的济助。

关于法庭命令草拟本的说明

第二,申请人向法庭申请资产冻结令,应符合《实务指示11.2》有关规定。

THE END
1.律政司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建基於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原則,其憲制框架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國憲法》第三十一條制定的《基本法》。根據“一國兩制”原則,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有別於中國內地,以普通法輔以成文法為基礎。所有香港現行法例均可在網上的電子版香港法例網站查閱。 https://www.doj.gov.hk/chi/legal/index.html
2.香港司法機構司法機構自2021年3月起為多項特定服務引入電子預約系統。由2024年11月29日開始,高等法院登記處及遺產承辦處的電子預約服務將會進一步擴展。有關擴展的電子預約系統讓無律師代表訴訟人/申請人可透過電子預約系統網上預約下述法院特定事務: (i) 高等法院登記處– 提交個人破產呈請;及 https://www.judiciary.hk/
3.中国法律服务网查找司法鉴定机构 了解办事指南 学习司法司鉴知识 要仲裁 查找仲裁机构 学习仲裁知识 案例库 司法行政案例查询 法考服务 法考咨询服务 行政执法意见建议平台 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监督 人民群众满意度评价 企业复工复产 律师公益法律服务 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 http://www.12348.gov.cn/
4.司法司法权是国家权力之一。司法指由法律赋予司法权的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依法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讼事件。 司法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强制性,用特定的方式去调整和解决国家与公民或者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及其权益的争议。通常是指司法机关适用刑事、民事方面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去处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还包括进入诉讼程序的行政http://www.110.com/info/baike/qita/968.html
5.法律和司法有什么区别法律和司法是法律体系中两个紧密相关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简而言之,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而司法则是这些法律规范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过程。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分析:性质与定义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为了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22403243271505580.html
6.法律教育网:专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网站!风险投资法律实务 风险投资法律实务 特色班¥50购买 金融衍生与创新法律实务 金融衍生与创新法律实务 特色班¥50购买 热门推荐 瑞达法考免费课堂 了解详情>> 瑞达法考客观题学习包 了解详情>> 法考面授班次计划 了解详情>> 法律英语课程随报随学 了解详情>>https://www.chinalawedu.com/
7.国家司法考试法律基础名词解释汇总(43页)国家司法考试法律基础名词解释汇总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根源不同(拟订法与非拟订法、立法机关拟订与政府拟订,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国际法: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许地域)之间拟订和实施的法律。国内法:一国(或地域)拟订并在该国(或地域)实施的法律。根本法(宪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28/6210032143005204.shtm
8.国家司法考试资料库司考司法考试图书司法考试真题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国家司法考试是为国家和社会选拔符合法律职业要求的合格法律专门人才,由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根据法律规定,初任法官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国家司法考试是为国家和社会选拔符合法律职业要求的合格法律专门人才,由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根据法律规定,初任http://www.law-lib.com/sk/
9.司法知识大全1. 司法介绍 司法的定义,司法就是法律系统,通过法院、法官和法律来解决纠纷、执行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活动。就像是学校里的纪律委员,当有人争吵或不遵守规则时,他们会介入,查明事实,然后根据校规给出公平的处理意见。在国家层面,司法就是法院和法官的工作,他们听取各种案件,决定谁对谁错,确保大家都按照法律行事,维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3213_1118355463.html
10.法考题库法考模拟考场学法网司法考试题库提醒您:坚持每天做题,每天进步一点点。。。 《02-11年司考真题及详解》免费下载 一、题库简介: [完全免费]:学法网为纯公益性质的司考交流站,所以题库完全免费的提供给大家使用. [题量巨大]:精选各类司考辅导用书的模拟试题及历年真题上万道,并且题目数量还正在不断上传增加中. https://bbs.xuefa.com/tiku.html
11.普法课堂现在有多少部法律?2024年11月12日,中国人大网公布最新版的法律目录: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并且包含了各部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时间。每天学点法律知识编辑推送,供普法学习参考: 点击名称阅读法律全文·收藏分享随时学习查询 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5件) (截至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zMjI5OA==&mid=2247516020&idx=4&sn=23c9cead7337a1efc44d8de9cf0e7911&chksm=ed91923394daedf95039f942d2c02a25d956e3922f8b25b14541168b3954d65bfbfc2308aa9e&scene=27
12.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法律实务指南 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涉外民商事法律制度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房地产法劳动法刑法总论刑法分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司法鉴定法律证据法执行法律 http://vip.chinalawinfo.com/
13.法律专业分类法律所有专业法律专业就业法律文秘 +专业对比 进入主页 学历层次:专科 门类:法律 授予学位:—— 学科:法律实务类 专业代码:690102 相近专业:—— 司法警务 +专业对比 进入主页 学历层次:专科 门类:法律 授予学位:—— 学科:法律实务类 专业代码:690103 相近专业: 法律实务类 司法助理 法律文秘 法律事务 书记官 海关国际法律条约与.. 检http://college.gaokao.com/spelist/b2221/
14.法律家法律家提供法律软件、法学教学软件、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的研发服务,用户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查询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案例审判规则、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是大型综合法律门户网。http://www.fae.cn/
15.司法的原则律师普法司法的原则主要包括有,一、司法公正,包括实体法的公正和程序法的公正。这是司法活动的性质和法的内在精神要求的。二、司法活动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中包括法律对全体公民平等、公民依照法律享有平等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1615625179826722551.html
16.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法律职业道德)法律常识选项D错误。《公证法》第18条规定,担任公证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三)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五)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0474.html
17.在我国司法鉴定与法律关系是怎样的?导读:在我国司法鉴定与法律关系:民事上的司法鉴定主要是判断是否有责任,责任大小问题,如伤残鉴定、护理鉴定、后续治疗鉴定等在法律上是确定是否赔偿和赔偿数额的问题。刑事上的鉴定一般是确定是解决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和承担何种刑事责任问题,一般分伤情鉴定和其他鉴定。 https://www.64365.com/zs/1008679.aspx
18.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EgsNoABA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