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篇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新闻法治频道

刘立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筑牢社会治理法治化根基,不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系统推进。佳木斯市将进一步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即《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部署要求,将依法治市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深入推动法治佳木斯建设,不断健全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制度,用“硬举措、实招数”惠及“大民生”,从更高层级、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构建起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四梁八柱。

坚持精准立法。认真对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佳木斯实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党委决策的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立法,以“小切口立法”“开门立法”带动治理新突破,确保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坚持依法治理。持续深化城乡社区依法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实现教育引导、科学管控、理性调和一体化发力,探索创新执法司法部门“网格”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水平。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高质量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为国泰民安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佳木斯市政法机关要牢牢把握“把重大风险化解在市域”这一基本目标,以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为牵动,持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和专项整治行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安全稳定大局,有效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切实保障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哨点作用,依托“一站式”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综治中心等平台,强化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动政法综治力量下沉网格,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最大限度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处置于未然。

提升依法决策水平。深入贯彻《黑龙江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评估影响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决策风险,有效避免项目实施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在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全力营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治化发展环境。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健全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探索司法助企纾困解忧举措、加强涉企矛盾纠纷调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工作上再发力、再突破,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更加安心、暖心、放心地经营。

整治顽瘴痼疾,提升政法服务质效。以省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执法司法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出实招、在制约严格公正执法司法的堵点上下实功、在建设政法铁军上见实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强警的高压态势,推动执法司法权力公正高效运行。

法治信仰是保证法治实施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牢牢把握全民守法这一前提,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法治大讲堂”“法律大集”等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活动,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大力建设法治公园等群众身边的法治宣传阵地,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

全面压实普法工作责任。聚焦“八五”普法工作任务,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清单,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深入开展各类平安法治宣传活动,完善执法司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防止普法宣传出现“摆摊设点”“大水漫灌”等问题。

全面丰富法治文化。紧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步伐,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载体,不断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培育法治文化精品。深化法学研究,推进县(市)区法学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覆盖更加广泛、更加专业的法治文化和法学研究平台。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政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佳木斯、法治佳木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佳木斯政法力量。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丨“法润校园,护航青春”宪法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选登(三忽然,一道火红的字幅映入眼帘,那鲜红的字眼更让人为之震撼——法治铸就公平正义,共建和谐社会!坚毅的眼神,无声的呐喊,无数的中华儿女从黑暗中挺身而出,握起了手中的正义之剑,为社会锻造一副钢筋铁骨,为弱势群体铺就一层温柔的底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jA0NzA3OQ==&mid=2247526111&idx=2&sn=d692c036d15105205c6d86954ad25654&chksm=fdbc62d7cacbebc16b80c332bfe79e25ed0439d4ddc9b2d61df79024e1732625e692fe9dbf68&scene=27
2.南通司法局瞄准普法“小切口”,做实服务“大文章”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南通市司法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实施“普法宣传入民心”工程,跟着法治热点走、盯着法律需求转,努力让法治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用“绣花”功夫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http://www.jszf.org/zyyg/szdw/ssft/202107/t20210714_63885.html
3.推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文章今年以来,重庆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作用,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统筹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工作,把优质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在乡村、在社区、在校园,各具特色的普法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唱响了法治重庆建设http://www.mzyfz.com/html/1996/2023-12-11/content-1609231.html
4.提升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文章字数:4728 渭滨区司法局在晁峪村举行“法律明白人”培训会。 渭滨区普法宣传进企业。 渭滨区司法局金陵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渭滨区开展“红领巾法学院”活动。 渭滨区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宝鸡市渭滨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深入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各类法治创https://esb.xbfzb.com/html/2023-09/05/content_18425_8245823.htm
5.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10篇(全文)现在职业院校的各种职业技能类教材层出不穷, 但是没有一套适合当代高职学生思想和生活切身经历的质量较高, 贴近生活的实用普法读物。目前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是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中的一本。但是在此书中思想道德部分比重很大, 法治法规的部分偏少,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x2fz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