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刘汉银副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综合处孙跃年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综合处蒋英林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杜焕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芳老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海放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潘文军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邢姝老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肖晶老师出席此次活动。

阎芳副书记对到场的各位嘉宾及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基本情况,对人民大学法学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各调研团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充分肯定。同时强调,2015年是重要的普法之年,既是“六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又是“七五”普法的规划之年。今年暑期的普法调研活动真实检验了法律意识在基层推广的效果和普法工作落实的程度,更收集了不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看法,对后续普法工作的推行具有深远意义。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了学以致用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刘汉银副司长肯定了人民大学法学院同学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对支持与帮助此次普法活动的人民大学法学院老师表示感谢。并指出,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以年轻的视角、创新的思维,通过各项数据的详细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基层普法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为新阶段的普法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极具价值的意见。法学院学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法学院学生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

在调研团队展评环节,成功结项的十三组同学分别就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城市、北京市海淀区三到四环及朝阳区二到三环、云南省宣威市、湖北省十堰市、山西省吕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浙江省杭州市与山东省淄博市、广东省东莞市、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重庆市江津区西湖村、广西省河池市凤山县等地所开展的公民法治意识调研进行成果展示。

在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城市,同学们通过与煤炭工人的直接接触,再现了基层民众的渴求,表现了基层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同时,该组同学针对工人法治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利用法律来保障自身权利等现存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的建议。

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到四环和朝阳区二到三环,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展示了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等多个地区的调研结果,体现了由于受教育程度差异而导致普法效果不一的现状。

在云南省宣威市,同学们针对现状,提出应该考虑最佳的普法人群,通过校园普法,借助未成年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将法治观念融入课堂认识,将普法活动落实到现实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山西省吕梁市,同学们针对农村的法律普及情况开展调研,从不容乐观的调查结果中提炼出三个主要原因。其一,农民对农村低保的利益分配理解不够深入;其二,该地区退耕还林半途而废;其三,长期以来的土地互换纠纷解决不够妥善。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学们了解到,一方面,公民法律意识欠缺,普法活动具有滞后性。另一方面,新疆法治建设具有包容性,可将民族宗教文化作为普法宣传的主要载体,借助“兵地共存”的特色文化,发展更加深入的普法活动,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同学们通过深层的调研,了解到尽管当地经济发展较好,但群众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对法治社会的渴望较弱的情况。并对此提出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的方法,通过树立民众的法律信仰,增强其对法律的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在北京市海淀区、杭州市西湖区、山东省淄博市,同学们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普法工作入手,提出可以加强农村普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从而达到普法的最佳效果。让市民感受普法的责任与使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在广东省东莞市,同学们了解到当地民众法治意识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法律工作者法律素养较好高,对普法活动提出了较多中肯的建议,但普通民众则对法治建设较为冷漠,甚至否定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重庆市江津区西湖村,同学们了解到令人担忧的普法现状: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基层普法宣传方式单一,普通民众参与度低,普法活动流于形式。

在广西省河池市凤山县,同学们指出当地民众普遍排斥普法,加之普法经费的不足,导致普法艰难进行的窘境。认为唯有思想脱贫,方能普法先行。

在点评环节,刘汉银副司长、孙跃年处长、蒋英林主任、阎芳副书记、姚海放副教授、潘文军副教授分别从普法实践、学子情怀、报告撰写规范性等方面对上述展示做出点评。在肯定同学们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理念的同时,建议同学们加强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由代芷菁等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获得一等奖;由孙艺玮、周原旭等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获得二等奖;由林福申、周婧等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获得三等奖。至此,人大法律人暑期普法志愿行活动展评总结会圆满落幕。

徒法不足以自行,普法方得以弘道。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康庄大道上,普法践行者任重而道远。作为其中杰出代表的人大法律人,理应胸怀理想、担当道义、直面问题、深入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度参与“七五”普法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握着法律的天平,怀着正义的向往,向着法治的朝阳,奋勇前进!

THE END
1.社会实践践——法科生的一堂普法宣传实践课社会实践 践——法科生的一堂普法宣传实践课 社会实践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筑牢法治安全防线,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工作。社会实践期间,法学院赴华池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扎实开展普法工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DE0MjAxMg==&mid=2650673692&idx=1&sn=c2d0e1e797009279a91c6ff2cac2288b&chksm=f3a46050ea3f3bf3ecbcd692549c8035dae81860955b937c15f2fdf4fa3c5c18351c8fab1568&scene=27
2.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本网专题让法治精神沁润人们心田 ——“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综述 黑龙江:法治边疆行助力文旅产业振兴 江苏:紧盯法治薄弱处发力 浙江:让全体人民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湖北:下基层 接地气 强普法阵地 广东:法治基层行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ti/html/1510/2024-11-22/content-1636720.html
3.在基层普法实践中淬炼青春之光2023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聚焦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全市“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实践定位,以高质量法治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聚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天街·习法驿”建设,拓展壮大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更多的法治温暖和力量。https://www.scfzbs.com/zs/202310/58998659.html
4.青春法治路,普法先行步:激发青少年参与普法实践活动的热情普法实践活动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才能真正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让普法教育成果落到实处。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待能为普法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发展。 https://www.jianshu.com/p/b9ebeb2dd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