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正义岛》出版,三位北师大法学副教授的普法情缘

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新推出《正义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该套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三位副教授——袁治杰、张江莉、贺丹主创,他们自2014年起创作这套法律绘本,旨在让儿童在快乐的阅读中领悟法治精神。该书上市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不仅获得各大高校法学院院长推荐,而且位列当当网童书新书榜前五。3月26日,本书登陆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并被联合国图书馆收录。

《正义岛》讲述了马特人在正义岛上生活的七个故事,马特人性格各异,因为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屡屡犯错,但最终用智慧确立了一系列规则,并且珍视遵行这些规则,正义岛上终于安宁了。跟随这些马特人,孩子们可以理解规则产生的原因,了解规则产生的过程,明白不同领域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通过规则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这套绘本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北师大法学院三名副教授组成的创作团队——“律豆博士”将为我们讲述这背后的故事。

“律豆博士”(从左至右):张江莉、袁治杰、贺丹

“马特人”的诞生——一个故事的开始

谈起四年前的那个夏天,袁治杰至今仍心潮澎湃。那一天,在北师大法学院办公室里,袁治杰抱着他思考已久的想法,起身振臂一呼:“我们做一套给孩子看的法律绘本吧!”让他没想到的是,同办公室的两位同事贺丹和张江莉当即响应:“好啊!”从这一天起,这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了通向“正义岛”的航路,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律豆博士”是这个三人团队的名称。“律”指法律,“豆”则寄托了团队希望种下的法治意识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成长的期许。“豆”与“斗”同音,也表现出团队要为法治建设奋斗的精神。

“创作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法律书籍”,这一想法一直在袁治杰的心中酝酿。“现在市面上给孩子看的法治方面的书籍很少,也有一些是写一个故事,配一个法条,不能真正吸引孩子。所以我们要自己弄一套读起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深刻法治理念的绘本,让孩子们明白法律背后反映的人与人的基本关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抱着给孩子讲好法律故事的想法,袁治杰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儿童绘本的构思。2014年11月,经过工作之余的频繁讨论,故事的框架被勾勒了出来。

2015年春夏之交的一次讨论是创作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讨论中,律豆博士们明确了“法律是社会规则,所以我们要塑造一组社会性的、群体性的人物”的观点,“正义岛”与“马特人”这两个书中最重要的意象也由此确立。“正义岛”的“马特人”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故事。绘本诞生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已经成型的文字稿需要用绘画的方式重新表达,绘本中的文字被不断精炼删减。这样的绘本创作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他们从未有过绘本制作的经验,从绘本的分页到故事的分镜,从绘画的构图到勾线上色,都是一片未知的领域。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律豆博士依然选择了绘本原创。他们绝不是仅仅满足于“弄几个故事,配一点插图”这样的简单目标;让孩子们见之则喜,阅之则乐,并在阅读后形成“假设我是一个小马特人,那我该怎么做”的思考,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胡苗在绘本的创作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重要的指导,她的帮助使绘本的创作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正如张江莉所说:“前面几本没有后面几本画得好。我们是在创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作。经过编辑的指点和提示,后面几本的构图和画面变得更加鲜活、精美,节奏感也更强了。这套绘本本身就反映了我们不断进步、日益成熟的创作过程。”

“马特人”的群像——好故事是怎样炼成的

袁治杰也一直强调,《正义岛》之所以与其他同类绘本不同,在于其是一整套生动形象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对角色本身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细节的处理实现的。“书中有七个马特人主人公,但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有缺点的,就像我们正常生活中的每个普通人。有的马特人在这本书里可能做了好事,但是在下一本书里面可能就做了错事,比如一有机会就占点便宜等等。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法律等社会规则的作用就是抑制我们人性中的恶,激发人性中的善。好的规则制度会让每个人变得更好,从而让社会变得更好。这就是法治的理念。”

绘本角色层次的丰富性使得孩子的思维中不会形成非此即彼的刻板印象。在绘本中,即使是看上去最完美的“眼镜马特”,也有秃头的“外貌缺陷”,在《星星形状的伤痕》中也通过投票错怪过他人。“法律是一个现实社会的规则,我们希望我们所创造的人物,不同于有些作品中的英雄或者圣人,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这种客观、中立的刻画方式,使得绘本人物更加血肉丰满,也使故事与现实联系的更加紧密。同时,绘本对于事件的描写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单纯对正面事件进行描写,树典型、立榜样类同于说教;而过多对负面事件进行描写和批判则可能导致儿童模仿。在《正义岛》的故事中,马特人的规则创设往往是通过一个不断探索的“试错”过程实现的。例如,丸子店的和平与混乱与排队与否直接勾连,通过故事的描述,以对比的形式,大家自然就能理解为什么要文明排队——因为乱挤和插队排队就会导致混乱。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层层展开,让读者在阅读中,自然地体会到规则背后的道理,提升了接受度。

正是因为律豆博士们的精心设计和全力以赴,《正义岛》绘本获得了小读者们的喜爱。在快乐的的阅读过程中,如小苗接受春雨滋润般,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观,建立起初步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

“正义岛”上不仅有“马特人”——思考与展望

谈及绘本的热卖,袁治杰认为这套绘本可能填补了童书领域在儿童法治教育方面的不足。“给孩子讲法治规则是很困难的。我们这套绘本也是一个尝试,希望能够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普及法治理念和规则。”在这个意义上,《正义岛》绘本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法治教育和规则教育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参考读物。“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绘本的阅读,建立起基本的法治意识,包括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等。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基本的法治理念,他们成年后就会更加遵守法律规则,也有能力去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则。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THE END
1.”我(们)的法治故事”优秀作品展示(之二)《普法十年初心依旧“我(们)的法治故事”作品征集评选是2024年北京市重点普法宣传活动。活动收到来自16个区的基层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以及全市29个系统领域的法治工作者创作的500余部优秀作品。 经过专家评审、层层选拔和集中成果展示,95后青年社区工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zMjE3Mw==&mid=2653264052&idx=1&sn=12b158ed41d0a78aec3a53d08f8cb533&chksm=bcf36ef86b76fb3943a9d6ca862af8cf9e5839f6207f335d0f6f008fbcf630acd61d3cd7abbb&scene=27
2.听故事学法律……“遂潼法声·蓬潼互联·法治故事会”第一期摘要:为持续深化遂潼两地法治一体化建设,更好地为蓬潼毗邻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3月9日,蓬潼普法小分队来到蓬南镇明德小学校,开展“遂潼法声·蓬潼互联·法治故事会”第一期普法活动。 为持续深化遂潼两地法治一体化建设,更好地为蓬潼毗邻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3月9日,蓬潼普法小分队http://sc.sina.cn/suining/info/2023-03-14/detail-imykuyai4762984.d.html
3.做优普法工作讲好法治故事做优普法工作讲好法治故事 普法工作是一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活动,作为我国法治工作的一部分,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同其他环节一起,诠释着中国的法治历程。至2021年,我国已完成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如今已经正式进入第八个五年规划。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2/10/content_8671214.html
4.「国家宪法日」宪法护航美好生活,4位代表讲述亲历故事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宪法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宪法时时都在捍卫着人民的权利,守护着我们的美好生活。《检察日报·声音周刊》推出特别策划,邀请4位全国人大代表讲述他们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的亲历故事——以法之名守护一城青绿 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334078109896932&wfr=spider&for=pc
5.《法治时代》丨福建省“蒲公英”法治品牌的系统化创新与实践原创党支部普法故事短视频《我是一朵蒲公英》获评第一届“新时代全国机关基层党建新成就”百优作品奖,入选“第十七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 2.推动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创延伸。首创“蒲公英”志愿者联盟,推动政府主导向群众共创延伸。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打造“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作为落实“八五”普法http://www.ifaxuan.com/news/t/3103.html
6.法制故事———交通安全常识15篇(全文)中慢慢摸索, 力求创新, 以强力打击犯罪, 弘扬法治理念, 推动法制建设为主旨, 把节目内容分成大案追踪、重犯访谈、庭审纪实、律师视点等几个板块, 遵循电视法制新闻节目“主题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细节化”的思路, 特别是在讲好故事上下工夫,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进行普法教育, 通过观众对故事的接受达到普法的目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ko3ve0r.html
7.精准普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精准普法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深度国际》栏目制片人 吕涛 作为一名来自新闻媒体界的人大代表,结合自身采编工作经历,我认为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新媒体等传播手段,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传播力度和广度;通过针对性、定制化普法宣传方式和诉讼服务举措,进一步保障特殊群体的诉讼权利;通过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2/id/7728588.shtml
8.法治故事征文(通用14篇)一、征文内容: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主题,围绕“我身边的法律故事”,通过个人,家庭所经历的法制故事,或班级、学校、村镇所发生的法治事件,带给大家心灵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 二、征文要求: 1、每班遴选出优秀作品1~2篇传送到学校政教处。请各语文教师认真评选,于下周一前及时传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mimg4i0.html
9.广东律师的法治宣传故事为何讲得这么好?独家字正腔圆、挥洒自如,面对镜头他们精准剖析社会热点中的法律问题;卖萌耍宝、诙谐幽默,面对中小学生他们生动活泼地讲述法治故事;上山下田、入村进家,面对乡村社区里家长里短的琐碎纠纷他们耐心作答。他们不是专业媒体人,他们不是中小学教师,他们也不是村官或者调解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律师。 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6-09-09/content-1220039.html
10.中华传统法治小故事系列普法一心秉公执来自福州鼓楼检察【中华传统法治小故事系列普法——一心秉公执法 死又有何惜】故事发生在隋文帝当政时期。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刑部侍郎辛亶穿了一件鲜红色的裤子,按当时的风俗,认为穿红色的裤子可以使自己不断升官。隋文帝认为这是一种巫术,足以蛊惑人心,对此非常憎恶,便命令都官侍郎赵绰将辛亶杀掉。赵绰说:“按律法规定,不能将https://weibo.com/5314185271/NjdKHtREi
11.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通过法制宣传日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公民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利权利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依法治国的观念,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观念。我校根据实际,制定其法制教育宣传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大”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校普法、学法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