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金春华通讯员李爽施扬文)普及公民法制教育、形成全社会法治风尚,对建设“法治浙江”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摘自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
“浙江人看越剧,也喜欢莲花落、三句半或滑稽戏,我们尽量以老百姓喜欢的方式来普法,才能真正入心入脑。”这些天,台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林鉴永组织法律专家四处“赶场”。各地正在积极剿灭劣Ⅴ类水,村级组织换届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他们忙着普法、调解矛盾。他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法治宣传教育要像一台好戏一样,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2016年是“七五”普法开局之年。普法更重实效,任务更全面,对象更明确,更具地方特色,浙江普法工作亮点纷呈、开局良好。这场“大戏”,剧名就叫“开门红”。
说什么——
普法跟着“中心”走
普法是一台大戏,重点工作就是“主声调”。
“法者,治之端也。”村级组织换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等重要活动,“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任务,都离不开法律“护航”。深入学习宣传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法律法规是我省“七五”法治宣传教育一大任务,2016年好戏连连——
护航G20杭州峰会赢得满堂彩。杭州推出法治宣传服务峰会十大举措,将《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作为宣传重点,全面发挥各种宣传渠道的作用,唱响“杭州好声音”。其余10个设区市齐唱“和声”:宁波等地把普法宣传放到地铁、高铁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湖州动员“美丽志愿者”积极行动,公安、环保、卫计委等部门在各自领域普法直到基层。
“两美”浙江建设一咏三叹。水利部门针对近年来洪涝台旱灾害频发等情况,专门编排法制剧等,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水利普法实效性。建设系统中,绍兴、台州等地执法局积极与市民互动,说法解惑,参与群众数十万计。衢州去年一年举办百场法制讲座、开展百场法治演出,组建千人普法志愿队伍、打造千个普法宣传阵地,为“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对谁说——
首创责任清单制
普法是一台大戏,责任清单就是“点戏单”。
3月27日,一张面向全省公务员的“点戏单”亮相:我省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正式启动。省直单位300余名公务员和各市公务员培训负责人,作为首批学员参加为期3天的轮训。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去年7月,为明确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法治宣传教育主管单位及其工作责任,我省建立实施重点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成为全国首个推行这项制度的省份,重点涉及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12家单位。哪家承担什么责任,需干些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责任清单上都一目了然。
“学校,所以养士也。”去年,我省67所公办高校、90%公办中小学完成章程制订工作。省教育厅在国家宪法日举行现场宣传活动,组织指导各学校开展宪法晨读、宪法演讲比赛等活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在各类学校全面设置法治课程,并加强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法治教育与服务。
基层稳则社会安。民政部门在全省村(社区)广泛宣传宪法、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婚姻、收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快民政立法创制步伐。《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去年实现修订,增设“留守儿童保护”章节。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省司法厅谋篇布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成立省“七五”普法讲师团,全省共发展各类社会普法组织563家、普法志愿者57100余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42个、各类法治公园(街区、广场)500余个。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全省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9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113个。
怎么说——
百花齐放效果好
普法是一台大戏,普法方式就是不同“唱腔”。
“各位听众朋友,村级组织换届怎么换,有哪些规矩?‘勤俭嫂’和大家来聊一聊。”每天早晨,浙中大山深处的武义县,方言类广播节目“勤俭嫂”伴随村民开始新的一天。
去年浙江的“开门红”大戏,高雅有昆曲、婉转有越剧、生动有莲花落……可谓百花齐放,让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的5500万浙江人民都能接受普法教育。
宪法宣传是浙江普法重点工作之一。去年9月,“宪法宣讲浙江行”活动在宁波正式启动,全省组建了百支宪法宣讲队,举办了千场法治讲座,开展万场宪法主题活动,以“菜单化”“订单式”宣讲服务,掀起全民学宪法的高潮。
建设有浙江特色法治文化是我省一大特色,各地亮点纷呈。嘉兴结合该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专门组织宣传月活动,法治文化阵地稳步推进,全市已有法治文化公园83个、法治文化广场77个、法治长廊1475个。舟山着力搭建“法治文化共享工程”,全市新媒体普法受众超过4万人。丽水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乐等,全市已创建“普法农家院”90家。
“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去年我省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重要普法渠道。温州将以案释法工作作为法治温州建设内容,并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委年度绩效考核,成为市直机关23个执法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