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于他们,我们如亲人,如学长,如朋友,在《福建法治报》迎来创刊40周年之际,本版特刊登八闽政法战线几位资深读者、通讯员与本报的“情”与“缘”,共同记录并见证《福建法治报》40年所带来的点滴温情。
拼搏向前的法治好传媒
——厦门市委政法委副巡视员马勋先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福建法治报》是很拼的。厦门政法平安创建工作与《福建法治报》有很深的感情。平安厦门创建已经15周年,每一步历程都有报社新闻人记录的印记。
如果说,平安厦门是一道风景,那么记者就是这美丽风景的描绘者传播者。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报社领导高度重视平安厦门经验总结,凡重大稿件,报社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特区一线采访,助力厦门经验总结向全国推广,携手政法人擦亮了平安厦门金色名片。期待,在5G时代奔涌而来的潮流中,有法治报社集视频语音文字综合一体的蓬勃融媒传播,一路向阳、一路传颂平安法治正气歌。感谢《福建法治报》平安厦门创建,一路相伴,一路建功!
与你有缘
——省检察院宣传处二级调研员张仁平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发生了变化,新闻报道从原来的“副业”,到2000年我调入省检察院宣传处后,变成了主业,与法治报的沟通联系就更加紧密了,身份也从通讯员转为特约记者,刊发了一些比较有份量的报道。
一直以来,省检察院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省检察院宣传处与法治报围绕检察工作主题主线策划刊发了一系列报道,越来越多反映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信、让人民群众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报道,通过法治报为社会各界所了解,为促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站在新的起点,希望《福建法治报》唱响法治主旋律,大力宣传我省政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热情讴歌政法队伍在平安福建、法治福建、服务新福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提升新闻宣传传播力,扩大本报影响力。
遇见以后,不曾分离
——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张发建
半生已过,回望来程,发现文字才是这辈子自己最不能割舍的东西,于是开始在个人公众号里天马行空挥斥方遒,尽情泼洒自己的情绪。
某日写了一个帖子《一位世纪老兵的传奇故事》,不料被采写者要求我争取发表在省级媒体上。我投到了《福建法治报》,刊发了。尽管我对文字刊发的问题很佛系,但还是从心底里重燃了对纸媒的热爱,特别把《福建法治报》作为一个阅读和投稿的重点,很用心地读,很用力地写。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这张报纸早已成为我省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阵地,一个全面展示队伍良好形象的重要舞台。两者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
而我,作为一个喜爱文字的宣传民警,一直从这张报纸汲取营养,增添自信,收获成长,更加勇敢地去迎接生命的每一个挑战。
不惑之年又逢时
——漳州芗城区法院党组成员、巷口法庭庭长黄志丽
而今创刊40载,正逢法治不惑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追寻中国梦、法治梦的前景和道路更加自信不惑。祝愿《福建法治报》和共和国的法治事业一道蒸蒸日上,为新时代法律人架起一道闪亮的精神航标!
为我获得更高荣誉打下坚实基础
——漳州市检察院技术处检察员、副主任法医师刘龙清
我是漳州市检察院一名普普通通的法医,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检察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八闽楷模”“福建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回顾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福建法治报社的鼎力宣传,包括《刘龙清系列报道》《工作室图文:我的公正、你的信任》《用刀镌刻公平正义》等十几篇报道,并把我推为福建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为我获得更高荣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得到贵报记者的无私帮助与真挚的友情。作为记者,你们每天都要写稿,真的非常辛苦,希望你们少熬点夜,多锻炼身体!热烈祝贺《福建法治报》创刊40周年!愿意与贵报一起,继续做福建法治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
亦师亦友,我们都很珍惜
——福州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周在祥
从参加政法工作开始,我就作为一名通讯员结缘《福建法治报》。多年来,这家全省唯一的政法报纸的报名几经更迭,从《福建法制报》,到《法制今报》,到如今的《福建法治报》,报刊的延革过程,充分体现了法治宣传方式的创新和与时俱进。长期以来,我在和《福建法治报》记者的接触中,更是得到很多教益。
2017年11月,在福建法治报社主办的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中,我作为福州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有幸获评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这沉甸甸的奖项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让我与《福建法治报》有了更深的结缘。
我周围的同事经常说只要从事法律工作,手上若没有一份重量级的法治报刊,就是少了一本工具书,我也是这样感觉。如今的《福建法治报》有那么多各具特色的栏目,只要是涉及法律的事,它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需要的答案和及时的帮助,还大力弘扬了我省政法系统的正能量,真是亦师亦友,我们都很珍惜这张报纸。(题图左为周在祥)
泛黄剪报本见证二十余载情缘
——泉州中院监察处处长蔡崇谋
泉州市中级法院监察处处长蔡崇谋与法治报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法治报就像与他“相处”了20多年的老朋友。
与法治报一起走过22个年头,蔡崇谋见证了一茬又一茬的法治报记者和编辑在成长,也看着法治报由“弱冠之年”步入“而立之年”,如今更将跨越“不惑之年”,目睹了法治报令人欣喜的快速发展历程。“新媒体时代,希望这份报纸与时俱进,全方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讲好法治故事!”在《福建法治报》创刊40周年之际,蔡崇谋由衷地说。
三十一年前,我和你结缘
——龙岩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正科级干部张春波
从部队、地方到警队一直从事宣传工作,从用笔撰写,寄信投稿,到传真供稿,再到今天利用网络投稿开展全媒体宣传,为报社投稿31年,从通讯员到特约记者,见证了《福建法治报》创刊4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倍感欣喜!
一纸一笔圆了军营报道员的“初心”。1983年,我如愿实现从军梦,把最火热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防事业,1988年,退伍回乡的我成为古田镇党委宣传报道干事,也就是这一年与《福建法治报》开始结缘。
无论是隶属于省委政法委的《福建法制报》,还是2004年之后的《法制今报》,抑或是2015年更名至今的《福建法治报》,我始终笔耕不辍,一直持续为《福建法治报》供稿。多年来,我因工作与报社的很多编辑、记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在报社的鼎力相助下,龙岩公安的宣传工作蒸蒸日上。在此衷心祝愿《福建法治报》越办越好!(题图右二为张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