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宪法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12月4日,百色两级法院组织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右江区法院
12月4日上午,右江区法院全体法官身着法袍,面向国旗,紧握右拳,庄严宣誓。下午,右江区法院法官来到百色市第一小学,为该校师生们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通过法治教育课,让学生们了解宪法,尊崇宪法,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乐业法院
西林法院
隆林法院
隆林法院干警走进隆林民族中学,以宪法基本知识和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开展法治讲座。讲座中,隆林法院干警为学生们分发了印有宪法知识的宣传单,详细介绍宪法基本地位、基本知识和作用,并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观看视频+PPT+互动问答”的模式,将“国家宪法日”的由来、什么是宪法等知识进行了生动讲解。
那坡县法院
那坡县法院组织干警参与“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活动中,法院干警为前来了解法律知识的群众提供了咨询,还向来往群众发放了宪法、民法典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德保法院
德保县人民法院干警图文并茂地向广大群众介绍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发放《宪法修正案必读》、《民法典》等宣传彩页,给少年儿童少年送上《儿童安全防护手册》绘本,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宪法基本常识
因为这一天是我们现行宪法的“生日”。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什么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或“母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有些人会说,宪法好像与我们现实生活没有交集,很少有人会用宪法。那么,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关联
一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
二是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这里提到的自由,如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如信仰邪教,则不被宪法保护,因为邪教组织对社会危害性大。
三是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这里的文化教育包括我们的义务教育,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除了权利,宪法还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规定:
(一)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搜捕。
(三)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