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重庆市第八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
2023年9月至12月
二、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组织单位
(一)主办:党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二)承办: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四、活动内容
(一)组织参加网络法治知识学习测评
(二)举办法治素养竞赛校园选拔赛
2.活动方式:各学院在9月15日前,以宪法知识为主要内容,结合“四史”知识、诚实守信、规则意识、文明素养、劳动教育、公共卫生、防诈反诈、环境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交通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防范校园欺凌、禁毒和预防网络沉迷等内容组织开展学院选拔赛,推荐1—2名学生参加学校决赛(法治素养竞赛比赛规则见附件2)。
(三)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
2.活动方式:演讲比赛分为线上、线上两种渠道,线上渠道为网络风采展示,前期已完成选手选拔及视频录制报送。线下渠道请各学院结合实际,在9月15日前推荐1-2名学生参加学校“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要求推荐出的学生政治理想坚定,道德品质优良,演讲能力突出,且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演讲比赛选题范围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宣传教育。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学生知法守法。要在学生中做好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学生参加活动,尤其是“宪法卫士”网上法治知识学习和测评活动,各学院学生参与率不低于95%,力争实现全覆盖,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稳妥筹备,精心组织策划。各学院要提前做好筹备,结合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序推进各项活动,通过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推广,要在各环节做好总结提炼,展示优秀成果、选树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不断提升我校学生法治文化意识和水平。
特此通知
2:法治素养竞赛比赛规则
3:“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要求
4:法治素养竞赛报名表
5:“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报名表
党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2023年9月12日
附件1:
账号:
G+身份证号(石油学院、冶金学院、建工学院、法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身份证号(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化工学院、安工学院、工商学院、数理学院、智能学院、人文学院)
二、宪法卫士活动指南
(一)学生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
(二)
2.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
(三)学生登陆成功后学习内容如下
附件2:
法治素养竞赛比赛规则
一、计分规则:
第一轮答题得分排名前6的选手进入决赛。最终成绩=第一轮得分×50%+第二轮得分×50%
二、比赛形式:
(一)第一轮:采用纸质闭卷答题方式进行,共35道题,限时15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成绩排名前六的选手进入第二轮。
附件3:
“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要求
一、比赛形式:
(一)第一轮:采用现场主题演讲方式进行,选手围绕主题准备演讲内容,演讲时长4—5分钟,第一轮成绩排名前六的选手进入第二轮。
二、选题范围:
(一)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包括: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三)宪法与国家。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宪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旗、国歌、国徽与首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宪法与社会。包括: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推广普通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
(五)宪法与个人。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遵纪守法;赡养与抚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