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访谈丨明明白白把法律送进群众心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五人谈普法法治以案释法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法院院长高志强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院长钱惠彬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欣

普法进乡村

屠少萌: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因此农村是普法的重要阵地。请问巩义法院在农村普法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高志强:主要是以案普法,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以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比如去年9月,我们就曾到米河镇半个店村委巡回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村民通过旁听案件办理的过程,真切感受到了民间借贷的风险。庭审后我们趁热打铁进行普法,从借条怎么打、借款的诉讼时效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出发,现场科普了关于民间借贷的一系列法律知识,村民们都感到很受用。

屠少萌:去乡村普法,法官们一般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把法律说明白?

高志强:我们要求法官会说“两话”。一是说“土话”,就是说家常话、家乡话、接地气的话,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这样才有亲和力、感染力。二是说“行话”,办理案件说情说理更要说法,法是本,要以法说事。

屠少萌:除了开展以案普法之外,我看到巩义法院还下乡村给老百姓做道路交通安全普法讲座。这是因为在办案中发现了问题吗?这次普法效果怎么样?法院还下乡村举办过其他主题的讲座吗?

我们还下乡开展过关爱妇女主题讲座,宣传过反家暴理念,科普过涉农村集体土地的法律法规等等。各类法治教育“公开课”提高了广大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屠少萌:我看到巩义法院下乡村好像不仅仅是普法,还有河南巩义的地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些优秀品质,刚才您提到了“三田留余”调解经验,请问什么是“三田留余”?宣传“三田留余”取得了什么效果呢?

高志强:经过对案件的研判,我们发现产生家事纠纷的原因多是“情、孝、义”观念缺失,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多是“礼、让、和”意识淡漠,故以此为突破口,将当地广为流传、群众熟知的田氏三兄弟“尊父遗言为孝、兄弟和睦为义”的“三田孝义”文化和当地流传的“留有余,让巧于天,让禄于国,让财于民,让福于后”的“留余”思想相结合,推出“三田留余”工作法,成立了“三田留余”诉调对接工作站,将“情孝义”“和为贵”理念贯穿到矛盾纠纷调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群众称赞。自2019年推行“三田留余”调解工作法并在下乡普法时推广以来,我院诉讼增量大幅下降。

普法进社区

屠少萌:《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定了“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宪法”“突出宣传民法典”等六项重点内容。兴化法院作为基层法院,是如何融入社区,将这六项重要内容送到居民中的呢?

钱惠彬:我们始终贯彻“八五”普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诉求为落脚点、以推动基层治理为着力点”的工作理念,鼓励基层法庭发挥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作用,常态化同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通过“矛盾共解、事实共办、法律共学”的方式,帮助社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开展普法教育,邀请居民旁听巡回审理,达成“活动一次,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此外还依托“枫桥经验”,着力打造“法院+网格”双向互动工作模式,普法宣传获得了社区群众的好评。

屠少萌:相较于农村和学校,社区普法的对象类型更加丰富,比如对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约车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兴化法院有没有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普法方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屠少萌:“养老诈骗”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我看到这也是兴化法院刑庭普法进社区的重要主题。现实中,骗子总会以各种甜言蜜语让老人们掉入圈套,那我们法官又是如何让涉老反诈骗宣传入脑入心的呢?

钱惠彬:其实,我们在研究总结诈骗手段的同时,也学习总结到了很多吸引老年人的方式方法。比如,我们将普法宣传的内容印制成购物袋、日历等实用的日用品,在普法讲座中免费发放给老年人;我们还将养老诈骗的内容编排成小品短剧,融入社区文娱活动中,不少老人在观看后表示不会再干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此外,我们每季度邀请社区群众代表走进法院旁听庭审,让庭审现场变成了一场场生动的普法课堂。

屠少萌:社区人口众多,法治需求较大,但法官的精力还是有限的,兴化法院在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普法工作方面有没有好的做法?

钱惠彬:我们通过参与社区诉讼指导、设立模拟法庭、开展巡回审理等形式,让社区工作人员“学法先人一步”,再通过他们将一些基本法律知识向社区群众普及。

屠少萌:社区普法对象平时生活比较丰富,接触面也广,传统的普法形式可能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兴化法院在创新普法形式方面有无好的经验?

普法进企业

屠少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在普法对象上有什么考量?

屠少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推动知识产权向更高质量创造、更高水平保护、更高效益运用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知识产权普法上有什么规划吗?

路光:为进一步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培育知识产权法治文化,我们在“三城一区”和重点园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和法官工作站,并于今年探索开展“法护创新”工作行动,建立起“院领导领衔、优秀法官对接、各庭室支撑、全院资源协同”的常态化巡回审判工作机制,通过“走访式”需求调研,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痛点难点问题和司法保护需求;通过“定制化”普法宣传,“靶向”开设法治课堂、制作普法材料;通过“递进式”巡回审判,根据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

屠少萌:我看到最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许多重点园区都设立了普法驿站,请问普法驿站启动后会具体开展哪些工作呢?

路光:是的。我们以“法护创新”行动为基础,将普法触角延伸到首都的创新活跃区,逐步启动了配套的创新保护主题“普法驿站”,通过普法宣传、培训授课、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形式,为科创主体提供个性化的司法服务,打通知识产权从法治宣传到企业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屠少萌: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在此过程中,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了诸多疑难困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又是如何为这些企业提供帮助的呢?

屠少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领导干部与企业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进入企业进行普法,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构建和保持亲清政商关系的呢?

路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廉洁文化,始终是我院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院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干警参加授课、研讨、论坛等对外业务交流活动的意见》和《关于规范业务交流确保廉洁司法若干规定》,对干警外出参加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边界要求,对本院干警规范从业关系、开展社会交往、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我院工作人员从业行为。另外,我院持续强化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工作,切实发挥监督约束及保护干警的双重作用。我院干警进入企业普法、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过程中,能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和邀请方有关规定,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职业操守,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首都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法进校园

屠少萌: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从未成年人抓起。上海高院的“百校百讲普法行”面向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已经三年了,请问最初是在什么样的一个理念之下发起这个活动的?

周欣:青少年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上海高院党组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始终提出人民法院要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履行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责任。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上海高院以此为契机,联合上海市教委开展了首届“百校百讲献给党——上海法院未成年人法治讲师团进校园”活动。

屠少萌: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多少场普法活动?大概有多少人听了我们的普法课程呢?效果如何?

周欣:三年来,全市16个区共有近300所学校、6万余名中小学生、家长及老师参加了线上线下听课。这些学校中既有普通学校,也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既有中国学校,也有外籍学校。我们的普法活动除了授课讲座,还有模拟法庭、公众开放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讲师们的付出和努力取得了回报。据统计,有效回收的数千份调查问卷中,超过88%的听课学生认为普法完全符合预期效果。

屠少萌:要把课讲好,老师非常关键。据了解,上海法院系统有60多位法官加入了讲师团,请问这些法官“讲师”是如何遴选出来的呢?他们要入选“讲师”需具备哪些条件?

周欣:我们成立讲师团这支队伍,是想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一批上海法院青少年法治宣传优秀人才,使他们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法官好朋友,信服的法官好老师”。因此,我们严把遴选关,在所在单位推荐加干警自荐产生候选人的基础上,又通过业绩审核、试讲等形式,在三级法院中择优选聘了60余名政治素养好、审判业务精、表达能力强、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的法官和法官助理担任讲师,覆盖了刑事、民事、未成年人审判等各审判条线。

屠少萌:您刚才说“百校百讲”的受众除了学生,还有老师、家长、学校管理方,是吗?

周欣:是的,“百校百讲”活动尽可能扩大受众层面,用法治宣传的形式织密“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方听课后均表示受益匪浅,有一位老师在听了我们的《校园人身伤害案件的特点及要点提示》讲座后,马上活学活用,及时稳妥处理了一起类似事件。

屠少萌:每次讲课的主题是怎么确定的呢?

周欣:我们坚持以需求和实效为导向,在进入学校宣讲之前,会与校方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诉求以及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准备针对性的教案。目前,课件涵盖了校园霸凌、性侵、网络沉迷、禁毒防毒、校园侵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

屠少萌: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课件也需精心打磨,我们的课件制作有一个什么样的流程,最后有统一把关吗?

周欣:讲师选聘之后,课件内容准备最为重要。在听取教育局和校方意见之后,各位讲师所在的院庭领导会对选题、课件制作、模拟授课全程参与和把关,并对授课技巧言传身教。

屠少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未成年人实施极端恶性暴力事件让人惊心。有报道显示,一些未成年人仗着自己还不到刑事责任年龄作案,甚至还因此沾沾自喜。我们在讲述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又是如何讲解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呢?

周欣:我们会同时告诉未成年学生,不满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责任,在必要的时候,有关部门依法可以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同时,未成年人的家长或监护人可能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时亦需承担民事责任。

屠少萌:您认为“百校百讲”能三年来持续发力的原因是什么?

周欣:这项工作能够持续发力原因在于:一是热爱。唯有热爱青少年权益保护事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因为这项工作真正需要耐心、细心和热心。二是责任。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担负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责任。三是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我们的法治课程在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中,与新时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司法需求同频共振;与国家对未成年人“六位一体”保护的要求紧密结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将持续推进“百校百讲”走深走实,为夯实中国法治精神的基础和底蕴贡献上海法院力量。

■访谈者言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公民具有较高的法治素养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普法宣传,近年来,我国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公民法治素养现状依然存在着不足,因此,开展全民普法依然任重而道远。

明明白白把法律送进群众心坎,人民法官将继续勇挑重担、勇毅前行!

THE END
1.法治网法治热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你,这16件事与你有关!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日房改造…… 整治"换钱党"公安机关捣毁地下钱庄百余个 http://www.legaldaily.com.cn/
2.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国各地举行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12月4日,观众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施行70周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宪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全国各地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http://www.xinhuanet.com/20241205/680f8329a73c4ab8b207ef549f40d8bc/c.html
3.宪法宣传周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本周日启动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日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重点宣传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中国宪法发展http://wjw.wuxi.gov.cn/doc/2024/11/29/4444964.shtml
4.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在每年的12月4日,这天也是国家宪法日,国家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1]。 该节日的目的是要通过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力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依法治国的观念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观念[1]。 http://www.pyskl.com/pc/fwzx.asp?a=newsview-798
5.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湖北省二〇一九年 “宪法宣传周”活动在汉启动 蒋超良作批示 2019-12-02 07:14:11 2019国家宪法日海报 2019-12-02 12:16:22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 2019-12-02 12:14:31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 2019-12-02 12:02:27 【70年法治回眸——我们的自信在这里·宪法篇】 2019-09-30https://www.cnhubei.com/z/12516164/
6.专题丨2019年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河南省“宪法宣传周”活动暨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揭牌仪式在郑州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举行。 河南举行“宪法宣传周”活动暨“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揭牌仪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要以“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集中https://ztk.dahe.cn/2019/276403/index.html
7.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活动的通知今年12月4日是我国“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国家宪法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化安全法治教育。广泛开展宪法和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涉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https://www.jzmu.edu.cn/info/1125/6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