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在厦门,从城区闹市到田间地头,从线下宣讲到网络云端,2023年全市“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火热进行,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的浓厚氛围。
“法治厦门”主题词征集、首届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评选、“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评选、普法抖音微视频征集、普法讲座、法治文艺演出、宪法宣誓……厦门市司法局创新形式,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典范城市,为推动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现场
线上+线下
点燃普法热情
用一场精彩的法治文化盛会迎接国家宪法日,用一个个出彩的节目让宪法精神走进群众心中——昨日下午,2023年厦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中山路举行。精彩纷呈的法治文化表演、趣味满满的法治游园活动、细致贴心的免费法律咨询……系列活动在冬日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普法热浪,吸引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由厦门市委依法治市办、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司法局主办,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开展。
精彩普法节目形式更丰富
表彰先进典型以学促发展
一批典型示范引领,推动更高水平的依法治理。一支扎根基层、人民满意的“法律明白人”队伍,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仪式中,一系列法治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厦门市首届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获奖名单、厦门市第二届十佳“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接连公布,带大家了解2023年法治厦门建设的亮点事件、优秀人物。
“获得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今后我将继续向群众宣扬宪法、宣传法律法规,尽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法律问题。”获得十佳“法律明白人”的翔安区马塘村委会妇女委员、调解主任戴锦秀表示。
“我对获评典型案例的‘厦门信托-快先森骑手爱心互助慈善信托’印象深刻。这个项目资助意外、疾病身故和重大伤残、重大疾病的外卖小哥,为他们提供了一定保障,非常暖心。”市民高晗在认真了解了各个项目后说道。
法治蒲公英,乘风万里行。这个“宪法宣传周”,饿了么、瑞幸咖啡等商家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积极参与全民普法。仪式中,“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特色队伍授旗成立,队伍立志发挥行业特色,将法治种子撒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趣味法治游园有料又有效
除了艺术表演,现场还有富有趣味性的法治游园。全市30多个单位、企业齐聚中山路,向市民群众热情普法。到场的市民游客纷纷领取法治地图,穿梭在普法展示区和宪法主题集市的各个站点打卡拍照、收集普法小贴纸,换取本次活动的普法纪念品。
在瑞幸咖啡普法特色展位,广东游客方涛顺利将分割为碎片的普法海报拼凑完整后,获得了工作人员提供的打卡贴纸、法治宣传册以及一杯“普法咖啡”。“一边学宪法,一边喝咖啡,这种普法形式新奇有趣。”
市民林舒颖与3岁的小女儿在游园会中游玩,兴致勃勃地收集贴纸,贴在地图上。“虽然孩子还小,但还是希望她能从小体验法治氛围,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
花样普法活动走新更走心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厦门市司法局指导各区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系列活动,为群众端上一盘又一盘“法治大餐”:思明区举办宪法宣誓、“普法walk”挑战赛等活动;湖里区以闽南非遗为载体,将传统文化融入法治宣传,用南音、答嘴鼓、诗朗诵等形式进行宣传;集美区举办第三届闽南地区高校法治辩论赛总决赛,展集美学村特色,让宪法知识深入学子心间;海沧区以法治花鸟字、剪纸、糖画等形式,开展民俗文艺、国风游戏、非遗手艺等普法活动;同安区开展普法游园会、“百警入百校”等活动;翔安区举行法治文艺节目演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宪法知识有奖竞答……
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法治活动一场接一场,为人民生活带来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点击
全方位+接地气
宪法走进万家
普法“骑士”为市民送上“法治外卖”
穿梭在城市中的外卖小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给人们送去温暖的期待,正如一朵朵蒲公英,飘散在城市之中。如今,他们又将化身成法治使者,传播法治力量。
“叮咚!您有一份‘法治外卖’订单,请查收!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今年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亲爱的饿了么用户,请时刻牢记诚信交易原则,争做守法好市民,让这份‘宪法大餐’送达千万家!”12月4日,如果打开饿了么App,您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条推送信息。
昨日,饿了么在中山路设置企业特色展区,外卖骑手“蒲公英”普法志愿者代表向过往市民游客宣传宪法基本知识。
“我们将自觉学法用法,在送餐途中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在工作生活中碰到问题,明白如何正确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从自己做起,带动身边人。”普法志愿者代表、饿了么松柏站站长张桂荣说,他带动了全站82人加入“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特色队伍。未来,志愿者们主要通过App平台推送信息,开展普法活动,以及依托接单、派送等关键环节,将法治宣传贯穿服务全过程中。
送法进企业为员工进行“法治体检”
普法“避坑”聊天室、普法游园会互动、法律咨询……近日下午,由厦门市司法局主办的2023年厦门市“宪法宣传周”送法进企业活动之一,瑞幸普法游园会在瑞幸总部大楼举行。法律专家走进企业,为员工带来普法沙龙、进行“法治体检”,随后,还邀请员工进行游园互动,通关普法视力表、普法大转盘、普法拼图赢取法治礼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结合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市司法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行动起来,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突出宣传宪法法律对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保障规范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法规、企业法治建设。
送法进乡村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近日,厦门民间最盛大的村居篮球赛——2023年厦门市村居篮球赛正式打响。此次比赛,全城5大赛区、155支行政村居球队、2170名选手参加,有“篮”不住的激情,更有精彩呈“宪”。普法宣传贯穿赛期,带领村民群众学起来、动起来。
“宅基地转让有什么风险?”“农田地界纠纷怎么处理?”另一边,在同安区后宅村等村居,围绕村民权益以及日常关心的法律问题,工作人员一一热情解答……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评选中,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等我市3个村居榜上有名。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各展所长,开展“宪法进乡村”主题活动。活动中,突出宣传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在线课堂等场所、渠道,为村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送法进校园让法治精神浸润童心
“我们向上,我们一起为自己鼓掌,互帮互助从小培养,谨记要求心有榜样。记住,宪法在你身旁,蓝天下宪法为我们护航……”昨日上午9点,庄重的2023年厦门市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在思明区青少年宫举行。
在“宪法宣传周”期间,我市各高校、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青春与法同行”“宪法在我心中”等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演讲辩论、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法庭、征集法治作文、表演情景剧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宪法。
厦门六中合唱团录制《阳光下的蒲公英》,作为福建省司法厅“蒲公英”普法主题歌;厦门市教育系统红领巾“蒲公英”普法志愿者中队成立,引领带动更多青少年加入普法志愿者的队伍;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走进槟榔小学,举行模拟法庭,讲解警械具使用知识;在思明区第六届校园创意法治绘画作品大赛中,民立小学、群惠小学、文安小学、定安小学、思北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积极参赛,用富有童真童趣的笔触展示自己的学法成果……一系列活动形式多样,让法治精神浸润童心。
送法进社区志愿红为法治厦门添彩
由厦门市司法局、厦门市律师协会发起组建的厦门律师“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总队,是我市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恰逢国际志愿者日,服务队组织法律志愿者来到中山路公益法律服务驿站等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在厦门市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联盟设置的法律咨询摊位前,群众纷纷驻足,询问他们关心的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志愿者们耐心倾听、能答即答。对不能马上解答的,留下联系方式,便于回去了解情况、查找依据后加以解释解决。
咨询劳动仲裁问题的李女士得到解答后,感到非常满意:“我要为这样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点赞!志愿者的解答非常专业,也十分耐心,为我解决了积压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现场志愿者、福建同集律师事务所主任马福良说:“作为法律工作者,很高兴可以发挥专业力量,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很有意义。”
多元化宣传让宪法深入人心
链接
厦门市首届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名单揭晓
今年,我市组织开展首届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先进典型。通过审核考察、单位推荐、听取意见及专家复评等程序,评选出黄菽等10名十佳“法律明白人”、范水凤等90名百优“法律明白人”。获评者充分发挥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在宣讲政策法律、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10名十佳“法律明白人”
黄菽思明区莲兴社区党委书记
吴秀丹湖里区金安社区法律志愿服务者
黄宇星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党委副书记
曾卫峰集美区安仁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杨婷琴海沧区海景社区居委会委员、调解主任
陈晓阳海沧区囷瑶村村委会副主任、调解主任
高建设同安区军营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张清洁同安区西塘社区组织委员、调解主任、土管员
戴锦秀翔安区马塘村委会妇女委员、调解主任
林鸣泽翔安区莲塘村委会村委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厦门市第二届“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评出
今年,我市开展第二届“依法治理典型示范案例”评选活动,按照法治性、创新性、典型性和指导性等评选标准,通过审核初评、公众投票、专家终评等程序进行筛选,旨在发挥典型示范案例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法治、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获奖案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涉及民生保障、食品安全、教育医疗、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物业管理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众多领域,切实展现了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工作开展中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创新依法治理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1.厦门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挂案”清理让民企轻装上阵
2.厦门市公安局
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保障我市高质量发展
3.厦门市建设局
整治小区“糊涂账”守好业主“钱袋子”
4.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行政执法有“尺度”
5.厦门市妇联
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
父母成长训练营练就智慧型父母
6.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
厦门市翔安区司法局
建设翔安区新时代文明法治田间学校
7.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强强联手深化地校食品安全共建共治
8.金圆集团
厦门信托-快先森骑手爱心互助慈善信托
9.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协同+融合”法治教育实践模式
10.易商圈(厦门)信用科技有限公司
安家保公益普法宣传助力法治社区推广
(厦门日报记者黄琬钧通讯员郑南希林菁记者张奇辉林铭鸿(除署名外)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