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按照“需要规范什么行为就立什么法规”的基本思路,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解决好“有法可依”的问题。当前,要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国际化进程作为立法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二要确保立法质量。认真制定立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确保立法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法规规章严谨规范、有效管用。三要提高立法效率。当前,成都改革发展快速推进,各类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立法工作要紧跟形势、提前研判,抓紧研究完善法律体系,尽快消除盲区、补长短板。特别是要提高改革方面的立法效率,将立法工作与改革任务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及时提供法律依据。
二是深化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治市,重点是依法行政。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权力透明规范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快打造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一要强化依法决策。依法行政,首先要依法决策。坚持把“合法”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完善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二要强化依法行权。依法行政,核心是“依法行权”。要按照“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改革方向,把资源权、财经权、人事权等核心公权力纳入法律制度框架,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自由裁量权约束机制,促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规范运行。要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权力下放、简化审批环节、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三要强化规范执法。依法行政,一个重要方面是规范执法。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规范执法、高效执法能力。同时也要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只有坚守法律底线,严格法律尺度,对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坚决打击和严厉惩处,才能防止“破窗效应”,维护法律权威。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推进依法治市,也要注重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群众参与,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市委要带头强化依法执政意识,健全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式,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职权。要把市委的领导贯穿法治成都建设各方各面,及时把市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依法治市的具体行动,确保依法治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同时,要坚持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积极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切实回应群众期待,有效调动市民群众参与依法治市进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汇聚建设法治成都的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更高的道德素质,可以让法治更好地施行;更优的法治环境,可以促使市民养成更高的道德素质。因此,推进依法治市,要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既通过法治加强“他律”,把法律作为市民行为的硬约束,切实强化市民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层次得到不断提升;又通过德治加强“自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黄新初强调,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领导职能,善于把握全局,加强统筹协调,特别是要及时研究重大问题,明确工作措施。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本地本部门法治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分解责任,明确时限,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宣传部门、司法部门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做到有声势、有力度、有实效,为推进依法治市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人大、政协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综合运用审议报告、专题询问、专项视察等形式,推动有关工作的落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要会同督查部门,建立依法治市监督考核体系,采用民主评议、第三方测评等考核机制,督促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黄新初强调,治蓉兴蓉,重在法治。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法治建设的各项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成都,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葛红林在主持会议时说,刚才,黄新初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市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抓好《纲要》实施、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加强法治成都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同时,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特点,加快研究制定落实《纲要》的工作方案和具体办法,确保将这项工作贯彻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