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了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的大会,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宣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标志着我们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为此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政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政法战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法学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刚闭幕的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记者: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您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陈冀平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绘就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部署,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法学会系统必须在学深、学透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全面谋划各项工作。

陈冀平说,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这些年来,在充分肯定法治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比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法治;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归根结底要靠法治。实践证明,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陈冀平强调,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以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把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带头严格执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真正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

陈冀平强调指出,我们法学会系统决不能辜负中央领导的期望。必须更加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来审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进一步增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更加自觉地将法学会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来谋划,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引下,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必须更加自觉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团结引领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法学交流不断拓展、法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2013年,对中国法学会来说,任务十分繁重,按照中国法学会章程规定,本届理事会任期即将届满,将召开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理事会,这是中国法学会及全国法学界、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对此,中国法学会将主要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陈冀平说,2013年的任务的确十分繁重,所有任务,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当前,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首先,要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在新形势下,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加强法治建设的特殊重要性,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不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治实践创新、法律制度创新、法律文化创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如何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如何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如何做到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我们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措施。

其次,要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日前,我们制定了《中国法学会关于新时期进一步繁荣法学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法学、法律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这是中国法学会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法学研究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实施,确保《意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按时完成,使更多的法学研究成果进入“经济圈”、“改革圈”、“决策圈”,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大局。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作为中国法学会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创造更多条件和平台,激励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特别加大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今年,我们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做好各研究会的申请成立登记工作,实现中国法学会监督管理和全国性法学社团依法自治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有助于提升能力的一系列工作机制,从机制体制上强化中国法学会对法学社团的管理和服务,切实引导法学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地方法学会建设和会员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引领法学研究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强化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实现法学会在组织建设、业务建设、能力建设上的全面提高。

陈冀平强调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对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谱写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THE END
1.法律具有哪些作用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教育作用。这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https://www.64365.com/tuwen/aaansyk/
2.更好发挥法学会“四个作用”二、发挥法治智库作用,在护大局、促稳定上献良策 法学是治国理政之“显学”,是经世致用之“大道”。贵港市县两级法学会充分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优势,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牵引,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重大案件释法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3-11/27/content_8931475.html
3.安宁市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0年以来,安宁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指挥部紧紧围绕“加强依法决策、实施法律监督、严格执法司法、加强法律服务、加强法治宣传、加强对市域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六大方面,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推进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http://www.kman.gov.cn/c/2022-07-13/6060791.shtml
4.宪法的功能和作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使司法活动符合宪法要求,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宪法在司法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宪法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来源,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活动的基本准则;(2)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司法机关进行活动的基本原则;(3)法官和检察官的宪法意识对法治的发展产生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156.html
5.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内容提要: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在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两大基石,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稳定、公正的社会秩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刻地反映了法治与德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于人的作用。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行既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深受良知和道德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6.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而社会效果便是在违法者受到相应的惩罚后,不仅给他自己,以及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将起着威慑的作用,使人们从中受到警示,使人们明白违法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同时规范化执法也能使人们明白执法人员是真正为了社会的和谐而努力,会更自觉的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也就提高了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这便是规范执法所带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7.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法律作用大PAGE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 +《生活与法律》+《法律作用大》+《感受宪法日》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1《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课题 1.1《法律是什么》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是什么。 2.能力目标:理解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理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23/613215122400411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