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法治观念”知识梳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6.08江西

教材体系

知识概览

思维导图

核心观点

1.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

①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法律和道德:

(1)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家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3)法律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4)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国家:(1)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2)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公民:(1)提高自身道德情操(2)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树立法治观念)

5.法律与生活: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6.法律与未成年人: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六种特殊保护的区分

名称

责任主体

范围

地位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司法保护

7.违法与犯罪:

(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主观原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3)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具体区分如下:

违法行为种类

违法行为的性质

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法规

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规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刑法

刑事责任(刑罚处罚)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6)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

①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②刑罚的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7)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的做法:

①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②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善用法律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依法求助: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④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

(2)诉讼:

①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诉讼地位(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保障。

③诉讼的适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①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原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做法: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9.法治

(1)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体、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曲,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轻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3)法治的前提: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行法治的前提。

(4)法治与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5)法治与民主:

①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②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的参与公民活动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6)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法治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7)法治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THE END
1.法治与法制:概念清晰,区别一目了然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权利保障:法律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等。权力制约:国家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并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公正司法:司法必须公正、独立、廉洁,不受任何干涉和影响。三、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从上述定义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977882211841346&wfr=spider&for=pc
2.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妨概括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应有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https://news.12371.cn/2014/10/27/ARTI1414340562014589.shtml
3.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 )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A.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B.运用法治思维C.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D.执法必严的答案解析,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9778346843e944bdaec1a71f7607e8d9.html?fm=bdbds7d01d0d2534cfe75856e8c0473f892a9
4.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现状调查3. 您了解法治和法制的区别吗? 充分了解知晓不了解 4. 十五大之后流行的fa zhi概念是哪两个字 法治法制 5. 您认为法治是什么 法律统治的简称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意识法律制度的简称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 九一宪法八二宪法 7. 您所在的学校开展过法律意识宣传教育相关活动吗? https://www.wjx.cn/xz/247289119.aspx
5.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主动适应全面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对消防执法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从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政策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有效举措,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掌握丰富的执法办案艺术,使执法者说内行事、办内行案,才能达到执法法律效果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6.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基础人文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2、专业基础知识 (1)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以及新技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7.超星尔雅学习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章节测试答案.docxA、思想观念 B、政治立场 C、法治素养 D、道德情操 答案:ABD 4【多选题】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 )、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A、学习法律知识 B、理解法律本质 C、运用法治思维 D、树立远大理想 答案:ABC 5【判断题】思想道德和法律在调节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413/703616102500213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