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默:中国与法治

如果要说哪个政治概念最具普遍吸引力的话,它必然是法治。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哪个政府会拒绝法治理念,相反,绝大多数政府会将实现法治作为自己的宗旨。1992年,世界银行将法治正式宣告为实现一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它同“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产性投资”挂钩。(1)

现代西方一直将自己标榜为法治的发源地和永久捍卫者。但中国也在积极倡导法治理念。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而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法治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4)

那么法治究竟是什么?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能否实现法治?美国是否真的像许多人相信的那样,是法治的楷模呢?如果我们深入挖掘,会发现在当今的媒体报道与政治话语中,“法治”是一个被严重误读与曲解的概念。通过对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法治并不是自由主义社会的专利。事实上,在西方国家,概念上的误导与操作中的变形正在将法治推向危险的境地。而在中国这样的所谓“非自由主义”社会,法治反倒有潜力发挥出更多的优势。

自由女神像资料图

一、法治是自由主义社会的专利吗?

什么是法治?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世界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的话,很可能会得到下列标准答案:首先,一个法治国家应当在宪法中保障个人权利,并制定民主选举的规则;其次,它的政治制度必须要做到分权,以制约政府权力,司法系统应当独立,从而能够在裁决中客观公正、不受政治力量干预,同时,司法还被赋予权力对立法机构进行合宪性审查;最后,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5)

这个定义会被用来进一步阐述法治对社会的益处:当规则被预先制定好,并且由独立的司法机构秉公执法时,权利与财产就不会被随意剥夺。这样,商业就可以正常运作,每个人都能够安居乐业。这对于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尊严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这个叙事里,自由主义社会就是法治国家的代名词,而非自由主义社会则不是;凡是自由民主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法治社会的特征,而中国这样的非自由主义国家则没有。

按照这种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得中国共产党有着超越法律乃至宪法的独断权力;中国的司法机构不是独立的,因此无法做到中立;在党的政治督导之下,司法机关无法做到不受政治干预的司法公正,更无法对党的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宪法中保障的个人权利都只不过是空头支票,商业无法正常运转,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连财产安全和人身自由都不能保证。

无论采用以上哪一种抽象标准,中国都似乎是法治精神的反面教材——或者是“人治”的典型(或者可以说是以“党治”为形式的人治)。正是由此,有人把中国的依法治国称作是“以法治国(rulebylaw)”。在他们的概念中,以法治国仅仅是党实现自己统治的便捷工具,这和法治(ruleoflaw)的理念是相悖的。

THE END
1.法律法规政府法制建设政府法制建设 我国商务领域法律制度建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01-18 能源法起草组成立 我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拉开序幕2006-01-25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2014-02-27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4年第1号)2014-02-16 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https://www.gov.cn/flfg/
2.你知道“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吗?是法律至上、社会民主、保障人权、 促进权利、维护自由平等和程序正义 另外,还要注意 “法制”与“法治” 虽然有很大区别 但这绝非意味着可以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 02 “法制”→“法治”的变化过程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Tk3MDY1OA==&mid=2247542813&idx=1&sn=15b74320fd1a4370dd2f4ed90190071e&chksm=e875f890df0271866d377139f8d97bf81d40d070a5aab60c38a549bf958951aec6a5da7eca2f&scene=27
3.法律与法治的区别百度而法治则明确强调特定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民主权、法律平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等。这些价值取向是法治精神的核心,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不仅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工具,更是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手段。 三、与人治的关系 法律可以存在于人治的社会中,成为统治者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工具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8b1324e396d821001024
4.法制与治理(豆瓣)一 问题与理论框架 二 合法性、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 (更多) 丛书信息 ··· 法律文化研究文丛(共29册),这套丛书还有 《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法学知识的壮游》《法辨》《日本法与日本社会》等。 喜欢读"法制与治理"的人也喜欢 ··· 法律分析向何处去? 美国行政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517527/
5.读书:法治的细节一、法制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法律与秩序 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而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只有秩序才能让人类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法治还是人治? 法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权力进行限制,防止他腐坏堕落。法律的目标是维护秩序,但是维护秩序的力量也要受到法律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6.小学道德与法制《专门法律来保护》教学反思.docx小学道德与法制《专门法律来保护》教学反思.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专门法律来保护》教学反思 首先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初读教材,看到满满当当的四页教材内容,我最想知道的是教材最终要教给孩子什么?于是我从《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制大纲》当中寻找答案。下面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7/5200001210004221.shtm
7.民主与法制网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民主与法制网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中央政法媒体,于2000年上线开通。2014年2月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具有新闻信息采编、发布及转载权限。2017年9月,再次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换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http://www.mzyf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