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群哈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论

法与道德是社会治理中的两类最基本的规范,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与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拟就当代法学家哈特的观点展开讨论,求教于同仁。

法学家哈特在“实证主义及法律与道德相分离”一文中,提出了法律与道德相分离以及实然法与应然法相区分的观点。哈特是著名的法律实证主义者,他的这一观点典型地代表了实证主义的主张。①首先我们要看看,哈特是怎样表述这一观点的。其次,哈特真的是赞成法律与道德相分离吗?

但这并不意味着哈特认为在司法审判的程序中道德判断没有意义或不起作用。哈特指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道德判断起着巨大的作用。他指出,法官在审判刑事犯罪案件中最需要运用道德判断。“非常明显,这里的一些被衡量的因素都是道德因素:社会不应该老是受到不合理的攻击;受害人或者赡养的人都不应该遭受太多的悲惨与不幸;必须作出各种努力以使他能够过上较好的生活,并且在他违反了其他法律的社会中重新找回位置。对于一个法官来说,他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应全面考虑案件的复杂性从而谋求这些价值主张的平衡。”[2](P77)哈特在这里充分说明了在司法程序中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的重要性。前面所说的“暗区”问题,实际上也是指在司法审判的程序中,有时存在着没有明显的法律条文可依的情况下,道德判断的作用不可忽略。(不过,法官更多的是依据以往的相似案例来进行判断。)在刑事审判过程中,道德判断的作用尤其明显。我们不可无视道德价值的主张而机械地按照适用刑罚来进行裁决。

那么,这个妇女二战期间遵从纳粹法律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邪恶的法律保护邪恶的政体,然而,它使得人们利用邪恶的法律来做道德意义上的恶之事。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说,某些特定的法律由于它的不道德性,因而不是法律?哈特认为,如果是这样认为,我们就混淆了道德批判与法律批判。我们可以像边沁那样认为,法律是法律,但它太邪恶了因而不能被遵守,但我们不能说,这些邪恶的法律不是法律。这是一个否认事实的断言。

①所谓法律实证主义,当代法学家、哲学家拉兹说:“法律实证主义的共同基础是:主张法律具有社会渊源,法律内容及其存在的确认参酌于社会事实,而无需依赖于道德的要素。”([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朱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②在哈特的讨论中,他还指出了另一位英国法学家奥斯丁也与边沁一样,坚持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区分,并以这样的区分来批评当时的自然法学派的法学家,如当时有名的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奥斯丁说:“一个法律,只要它真正地存在着,它就是法律;哪怕我们踫巧不喜欢它,或者它与我们的标准不一致。”([英]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奥斯丁指出他那个时代的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强调所有人法都应与神法一致,而如果相冲突就没有强制力。

③哈特的《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的中译本,将实然法这一概念译为“是然法”,以下引文中涉及到的这个概念的两种中文表述,意指同一概念。另外,在不同的法学译著中,也有把实然法这一概念译为“实在法”的,也有的译者译为“成文法”,这些概念所指都是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英]边沁.政府片论[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英]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M].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德]哈贝马斯.事实与规范[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THE END
1.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法律是传播道德、保障道德实施的有效手段。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道德原则,否则就会失去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道德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为法律提供指导和评价标准。例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a931bcdcb57ebe001801
2.法律与道德关系8篇(全文)法律与道德关系 第1篇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q7k0bc1.html
3.道德与法律之间微妙关系总之道德与法治两者实为互为存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一个有机整体。那么道德与法治之间无疑就有着这样的关系:毫无疑问道德先于法律而存在,或者说法律只不过道德延续量化细化。从这种层面意义上,道德也完全可以说是人类通行通常所说的“天道”、“天理”、“人伦”、“自然法”,比如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中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28580_1130811490.html
4.科学网—法律与道德的精准定义那么,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就在于调节不同类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统一价值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规范性利益关系和非规范性利益关系。 (一)规范性利益关系 人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建立稳定而清晰的价值关系,稳定的生产关系,稳定的消费关系,稳定的关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8-1182330.html
5.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陈龙律师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法律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入手,论述了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探讨了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在实践层面上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概述 (一)法律的概念及本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90.html
6.道德底线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家庭关系中道德和法律不可或缺吗 “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证,法律不是万能的。如果把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纳入法律规范,就会降低道德的权威性,法律执行起来也失去了基础;得不到法律支持的道德,其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一起跟着华律https://mip.66law.cn/topic2012/ddflgx/
7.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摘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道德与 摘要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道德与 法律是否存在本质联系,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与法律有本质的 联系。自然法实质是道德法则,它不仅是法律制定的最终依据, 而且是评价法律好坏的最高标准。实证法学派认为,道德与法律 没有必然联系,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3/8017034110002024.shtm
8.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光明日报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https://www.gmw.cn/01gmrb/1999-04/02/GB/18014^GM5-0215.HTM
9.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古就是中西方法学所探讨的热点,围绕着两者之间的关系,西方法学诞生了许多的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自然法和分析法为代表,而在中国的法律进化中,主要表现在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儒家的道德精神直接体现在法律中。法律和道德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正确的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各国的立法实践具有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10/id/325061.shtml
10.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精选四篇)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均属于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 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手段, 道德则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是法律的重要补充。法律与道德存在交叉和渗透,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立法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道德因素及道德标准, 以适当形式将道德的主导内容和根本原则法律化。另一方面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7uj831.html
11.法律与道德冲突怎么办律师普法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处理办法如下:道德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家庭社会分子之间正常关系的基础,是靠人们自觉力以及舆论执行的。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靠国家机器暴力执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就要看当事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了。如果是普通民众,那么道德当让步于法律;如果当事人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https://www.110ask.com/tuwen/275040521010660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