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书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联系。依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分类:

1、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内容)

(1)财产法律关系,指以财产利益为客体,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法律

关系和债权法律关系。

(2)人身法律关系,指以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为客体,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物

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须注意:人身法律关系

遭受侵害后形成的侵权之债法律关系,属于财产法律关系。

2、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义务主体是否特定)

(1)绝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以支配权为要素形成

的法律关系均为绝对民事法律关系。绝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一人或数人,义

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不特定的人,义务主体负有不侵犯支配权(绝对权)的不作为

义务。

(2)相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凡是以请求权为要素

形成的法律关系都是相对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均为特定

的一人或者数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予以配合才能实现。

3.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只有一组权利义务关系)

(1)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指仅由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赠与合同。

(2)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指由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4、主民事法律关系和从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能否独立存在)

(1)主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能够独立存石的民事法律关系。

(2)从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不能独立存在,须依附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而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从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成立、效力、内容、移转、消灭上的)从属性,主法律关系无效、消灭的,从法律关系随同无效、消灭。

5.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因违法行为而成立)

(1)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指因合法行为而形成、主体权利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法律关系、无因管理之债。

(2)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指因不合法的行为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返还原物请求权法律关系、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须注意: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可能转化为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合同属于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一旦债务人违约,则转化为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THE END
1.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律师普法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区别。如下:1、两者义务人存在区别。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2、两者权利人行使权利是否需要辅助方面不同。绝对法律关系,权利人不需要义务人的辅助;相对法律关系,权利人需要https://www.110ask.com/tuwen/14667479560223405239.html
2.绝对法律关系初论相区分.绝对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一切人,一切人都在 秩序之中.绝对法律关系就是绝对权法律关系,其客体是 "不行为",绝对法律关系的意义在于对抗,而不在于 给付 .同一法律 事实可同时产生相对法律关 系和 绝对 法律 关系,这是 共生现 象.相 对法律 关 系的给付 ,可产 生 绝对法律关系. https://faxuejia.ruc.edu.cn/CN/PDF/102
3.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的概述绝对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特定的法律关系,其中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同属于法律关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由法律关系的https://m.kuaiji.com/zhuanyewenda/220233649.html
4.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通俗解释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通俗解释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某一法律事实认定是按照法律规定来确定的,即使有特殊情况出现,也不能改变法律本身的事实。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就是按照国家法律对所有公民作出绝对规定,而不能在特殊情况下对当事人个别提供特殊的待遇。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7603072.html
5.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正确答案: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二者的区别是:(1)绝对法律关系的义务人不特定,相对法律关系的义务人特定;(2)绝对法律关系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需要义务人的协助,相对法律关系的权利人行使权利需要义务人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67832860353510663&fr=search
6.司考民法钟秀勇名师讲义: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可按不同标准分类如下:①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内容)。②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义务主体是否特定)。③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只有一组权利义务关系)。④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因违法行为而成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276.html
7.对偶词辨析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对其专著享有完全的著作权,那么其他人就附有不作为义务,该教师和其他任何人的关系就是绝对法律关系。)相对教育法律关系是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它表现为“某个人对某个人”(例如:李老师借给同事200块钱,那么李老师对该同事有权利,该同事对李老师有义务,两者之间就是相对法律关系。http://www.cqwenbo.net/wap_doc/16860261.html
8.10个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导读:民事法律关系包括财产法律关系;人身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一切民事诉讼都要符合《民事诉讼法》。 10个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一、10个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一)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https://www.64365.com/zs/1418861.aspx
9.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矫正民事权利有绝对权与相对权之分,民事法律关系有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之别,问题是:如果一个绝对法律关系是基于法律行为而引起变动的,那么在这个法律行为中作出意思表示的主体应该是谁?由于绝对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人,义务主体是一切不特定义务人,与之相适应,绝对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特定权利人和一切不特定义务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11/id/224974.shtml
10.什么是同一法律关系你好,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典型特征在于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绝对法律关系是与相对法律 你好,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存在于特定的权利主体和不特定的义务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典型特征在于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http://www.jzlawzx.com/kuaixun/37145.html
11.具体的法律关系有哪些具体的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相对关系和绝对关系。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并具有意志关系和法律规定调整的特征。以上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如需了解更多法律信息,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https://china.findlaw.cn/zhishi/a1625189.html
12.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免费11篇(全文)2.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1)绝对法律关系中权利人是确定的、具体的,义务人则是除了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绝对法律关系以“一个主体对其他一切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物权法律关系、人身权法律关系等。 (2)相对法律关系的主体,无论是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确定的。它以“某个主体对某个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8c8sb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