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总结赏析八篇

一开始,没有电脑,没有教材,没有练习册,只有一部手机,心慌、焦虑,怎么办没有退路,调整心态,先在手机上学软件的使用,再在网上找电子课本,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电脑也到位了,基本具备了上课的条件。

最后,无论困难多大,我都会积极应对争取让学生的有限的条件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线上教学工作总结2

根据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延时开学教学工作方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天赉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经过讨论与准备,开展了有序的线上教学工作。

一、线上教学活动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主要采用作业盒子,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批改,在所有学生提交后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并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书面作业则是一一点评。虽然是隔空教学,但是老师依然是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三、改进措施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纵使病毒猖獗,我们也能创新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为天赉的娃们创造更好的明天!

线上教学工作总结3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到来,我们看不见它,却深受其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这对于即将要开学的我们来说,更是不知所措,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让我们有了头绪。

在看到“停课不停学”的文件后,学校就通过钉钉直播给我们培训如何操作,怎么样去开展直播,学校也就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各个年级、教研组也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对如何落实“停课不停学”进行了研讨。

通过一周紧锣密鼓地准备,在开始直播之前我们进行了线上测试,确保孩子能够顺利收看。直播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互动区域和学生进行适时的互动,便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一开始用手机发起直播,发现用手机直播,画面晃动厉害,非常影响听课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我改为使用钉钉直播课进行线上教学,我也在几次试播中慢慢有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双击需要进行直播的钉钉班级群;

2.在发消息的区域有一排图标,当光标移动到“发起直播”时点击,在群最上方就会出现“发起直播”的一排图标,点击“开始直播”;

5.课程结束,鼠标移动到电脑上方,就会出现刚才发起直播时的一排图标,点击“结束直播”,直播课结束。我在发起直播时选择了保存,这样大家就可以在群里看直播的回放,电脑和手机观看直播的打开方式略有不同:手机观看直播或回放,需要打开群页面右上方的“…”图标,点“直播回放”,就可以看到观看直播过的内容,也可以自己发起直播;电脑上观看回放时,要点击钉钉群右上方“直播回放”的图标,选择自己需要的视频进行回放。线上发起直播还可以进行多群联播,这也意味着一个老师授课,同年级的所有班级学生可以同时听课,其他老师则可以参与学生的互动。这样的讲课方式,不但锻炼了老师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

线上直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给孩子们的学习创造了机会。线上教学在继续,老师学生的学习在继续,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期待与学生见面。

线上教学工作总结4

紧锣密鼓的一天结束了。从早上七点起床,通知孩子朗读课文,布置预习作业,到开始线上同步学习,布置线下作业,完成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一切好像跟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些都是教学常规工作,但是却又觉得跟平时上课大大的不同,是不能立刻了解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度,还是不能立刻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是不能弯下身手把手的纠正孩子们的生字书写,还是已经被群里家长们的信息狂轰乱炸的昏了头安静的课堂搬上了手机,电脑,电视,纸质的练习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电子书练习图片。老师们各个变成了电脑小能手,录视频,找小程序,录微课,尽己所能的让学生真正在线上学习到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感觉这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游戏。

为了更好的开展线上课堂工作,学校提前安排家庭教育高级指导老师开展了一次大型的线上直播讲座,讲座名称为《送给新学期有梦想的孩子》,这场讲座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家长孩子们提前熟悉线上学习模式。

教务处事先布置老师完成了课堂预案,让老师们提前一天将课堂预案发到学生群,课堂预案包括本课的上课内容,课前预习内容,课后复习内容,重点难点等等。

线上学习的老师们听得格外认真。

线下交流的格外的热烈,互相取经。

老师们辅导作业丝毫不敢马虎,各种大招齐上阵。

当然查遗补漏,一个也不能少,老师们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在忙乱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即使格外的不适应,但是也不抱怨。疫情虽然将大家关在家中,但是关不住大家工作的热情,群里有老师一直在期待,正式上班的那天早日到来。我想当老师们站上讲台的那一刻,一定会对孩子们说一句:孩子们,我想死你们了。

家长们在这一天也不闲着,早早的测试线上学习的工具,确保自己的孩子第二天能准时准点的听上课。所以电视机前、电脑前、手机前,倒映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

这是滨江小学老师、孩子、家长们的一天。我们学校的现状也仅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一个缩影而已,工作不能停,停课不停学。我们一直在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并严格实施。

线上教学工作总结5

初三是由县里的名师进行专题教学,我全程听了自己所带学科的课,名师讲解都紧扣中考命题点,而且知识讲解详实,我听后都感觉收获颇多,相信如果学生能认认真真听课,收获会很大。而且学生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或者知识点反复观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这样的新的教学形式,我是怀着好奇和疑虑而接受的。

一、优势:

(一)学习了一门技能。通过几天的培训和实践,对网上授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并且能给学生上直播课了。

二、不足:

(一)和学生互动不方便。

(二)不方便管理学生。

(三)学生之间不能一起探讨所学内容。

(四)老师和学生不能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

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ー个学生的学科素

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本学期《道德与法治》主要任务

就是完成新课教学、系统复习、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

教学来讲就是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使本校《道德

与法治》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

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基础的指导方

针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

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融技巧、方法、

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

识。

在第三轮的专题和时政热点复习中掌握时政热点题的

答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训练。最后,做好辅导,确

保2020年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ニ、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

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

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

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

别学生自制カ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

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

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

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

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这届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比较

差,需要老师的监督。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本届学生的整体水平较上届弱ー些,而且优生较

少,心浮气躁,基础薄弱,比较懒散,作业上交情况极差。

(ニ)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統,在应用多本书

的知识解答同一道大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全面看问题的能

カ较差,不能用所学知识点来完整全面的回答,得不全分。

练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快慢班的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増加趣味性,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三、教材分析

七、八年级教材很多学生已经丟失,只能根据考纲有针

对性地复习,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时政热点专题,对

于学生来讲更是陌生,没有可取的教材和资料,全靠教师的

经验总结。

四、

复习目标

以学生为本,复习备考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复习过

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的培

养。

加强课本知识系统教学,争取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理疏

导,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进而构成立体知识系統。

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分层布置作业,争取合格率和优秀

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五、

开学安排

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

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

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ー课每ー个知识点

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

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

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

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拓宽思路,总结反思,让学生

学会学习

(五)

平时提些有新意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解决,培养

学生的探究意识。

(六)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_信,培养他们_主学

习的好习惯。

(七)

学生学习,以至于他们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

深入班级,做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定

期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工作。

(九)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

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

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緒。

(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

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

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特別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

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建议

针对小学,建议“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作业不能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同时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针对初中,建议根据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

小学:

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针对小学,建议要根据学校问卷的调查、学生作业状况、参与率、学生座谈等,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制定学校线下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摸清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对象与人数,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作业(如课堂作业本),不能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提出针对性的视力保护措施。

建议提出,各学科要梳理线上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实际精准分析学情,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不能简单窄化为纸笔测试的手段)。结合作业情况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内容,重新制订学科学期教学计划。不主张开学后,各学科任教教师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重讲。

初中:

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

针对初中,建议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以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巩固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焦虑。加强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准确了解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跟进辅导措施。

家长: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为做好2020年春季复学后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努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

一、根据线上教学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网课做好衔接。

在复课前,学校就组织教研组的老师相互交流研讨,制定学期计划,初步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教师分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学校教导处根据线上所授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教学进度,保障线上教学和复课后的教学内容不断档。

二、整合网上授课内容,改变一贯的按步就班的教学方式,对网上已学内容进行巩固提升。

三、开学后教学内容既要面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线上学习的效果,不同学生效果各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线下辅导衔接。

复课后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效进行摸底,目的是检查学生“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学习的状态和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以最快速度激发起学生线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反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检测等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

关键词:基础医学;线上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我校基础医学院根据《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安排的通知》安排,及时转变本科教学方式方法,全面部署学院线上教学工作,使授课教师及时通过线上直播、线上交互讨论等形式,积极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为居家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保障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使新学期本科生理论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既是面对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对“互联网+”教育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壮举[1,2]。为进一步了解我院各学科线上教学实施情况,了解一线授课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并提高学院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我院于2020年3月17–20日采用问卷星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学院开展的线上教学安排、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开展了调研。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线上学习体验,从而获得实时高效能的教学效果[2,3]。

1基础医学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

1.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3月20日,共收到问卷星收集到的涉及26个专业的材料,有140名教师、4642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642名学生中,男生约占28.74%,女生约占71.26%;大一、大二学生超过90%。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教师的线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以及基本满意。

1.2线上教学课程的开设情况

1.3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1.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经调查研究表明,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使用最多的教学形式为录播形式、PPT+语音形式,约占70.7%。与熟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很多教师缺少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线上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多数教师会采用录播课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主要是由于网络拥堵、设备硬件条件、学生居家自学积极性不确定等因素太多、师生互动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所致。因此,设计和实施符合学习规律、建立实时高效能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5各类教学平台具备的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1.6授课教师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2线上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高职

一、本课程教学分析与教学现状

为保证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前期对学习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现状等进行了前端分析。

1.课程学习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及应用,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授课方式。其中,网络通信原理部分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

教学对象为计算机类专业大一学生,其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已初步养成,但是在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开课前对所有授课班级的216名学生进行了针对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图1所示的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这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本次混合式教学实践中,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在素质方面将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程教学现状

本次教学实践前一学期,在线开放课程已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采用的是MOOC的开课模式,学生主要是在线自主学习,然而学生整体参与度较低,60.3%的学生没有完成在线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学效果不佳,在线开放课程没有发挥出最大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线上学习师生互动较少,缺少个性化学习指导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方式的差异,学习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然而由于学生较多,教师无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反馈及评价,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形成了学习障碍,阻碍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2)课上以讲授为主,未能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

虽然前期学生在线上进行了课程的学习,但教师没有很好的进行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旧以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过度依赖课堂的知识传递,从而逐渐忽视了线上学习活动,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4],这也是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作支撑

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成为学生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基础,它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和推动作用[5]。在前一轮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未采用充分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作支撑,导致课上部分教学活动无法高效开展,增加了教师课上教学负担及压力,如在实践练习环节,由于仍然是纸质实验报告,使得实验评价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造成了评价的滞后,影响学习效果。本学期的教学采用了“云课堂”移动学习平台,有效改善了教学环境,保证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本质上也是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它包括了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上的面对面学习两部分[6]。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开发,并构建了适合各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需要的SPOC课程,以此作为课前线上学习的载体,课上通过设计系列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内化。如图2所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以学习任务为明线,以知识内化、技能习得及素质培养为暗线,以形成性评价为辅助手段,将课前利用SPOC课程的线上自主学习活动与课上教学活动进行了有序的融合。各个教学环节主要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与技能习得,并培养W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素质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一旦发现学生学习异常就发出提醒信息[7]。

三、课前利用SPOC课程开展线上自主学习

1.学习任务设计

2.学生利用SPOC课程开展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在线观看微课视频、浏览学习资源。当学习完一节课后,可以进行随堂测验,系统会自动对测验结果进行反馈,学生根据反馈结果可以适时调整学习进度,如当测验成绩较差时,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当测验成绩较好时,可以进行拓展练习,以完成知识强化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未能理解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SPOC课程平台的交流讨论环节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探讨。对于线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在课上通过教学活动统一解决。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上活动,在学习任务中,教师已初步展示了课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充分准备。

3.教师利用SPOC课程学习数据分析设计课上教学活动

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中,课上教学活动设计需要以线上学习效果分析为基础。教师在课前除了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指导以外,还需要依据SPOC课程平台的学习数据分析对课上教学活动进行设计[8]。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参与度分析和平台学习数据分析两个方面,依此准确把握学生线上学习状态,并确定课上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活动开展方式。

(1)学习参与度分析

学习参与度分析主要是对线上资源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视频参与度、作业考试参与度、在线活跃度等方面的分析。如在“IP协议分析”这节课中,将会通过SPOC课程平台的数据分析查看本节课所有微课的整体参与度,如图3所示,柱状图代表完成学习人数和未完成学习人数,折线代表微课观看时长平均比例。通过实践证明,当视频参与时长比例超过90%时,课上教学活动设计会更加自由。

(2)平台学习数据分析

4.保证课前线上学习效果的策略分析

学生进行有效的线上知识的学习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方面的策略来保证线上的学习效果。

(1)改变考核方式。为促进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及提升学习积极性,本教学实践中,将线上学习成绩纳入到期末总评。线上考核主要包括课程参与度、随堂测验成绩、作业成绩及单元测试等方面。

(3)及时评价、适时表扬。线上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个人、小组及整体的角度,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表扬,同时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和公平性,以激励为主[9],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课上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翻转课堂中完成知识内化的关键是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5]。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巩固强化、问题解决、协作探究为主线,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依据前端分析及线上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开展了如下几种教学活动:

1.知识网建立

线上SPOC课程的学习虽然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对课程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整体认识,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因此在课上教学中,第一个教学活动通常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建立起有效的知识网络,帮助其更好的进行知识内化。

2.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主要是按照课程知识点顺序设计了系列由易到难的问答题目,利用“云课堂”平台的“抢答”功能,通过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实施,并对竞赛结果进行适时的评价反馈。通过本活动的设计实施,进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强化,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讨论

针对课前在线学习数据分析出的重难点问题,设计了系列多样化应用案例,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问题的设计主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如在“IP协议分析”课程中,通过课前SPOC课程平台数据分析,“协议报文字段数据分析”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以此设计了一组“网络中的真实数据”以分组形式讨论分析。讨论结果将会通过“云课堂”的“同屏”功能上传到投影屏幕上,实现小组间的交流互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评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拓展练习

如果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课上将通过拓展练习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及迁移。拓展练习的设计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实现,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及动手能力。同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快速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高效地进行指导与过程性评价。

五、混合式教学效果与反思

在本次教学实践结束后,针对所开课的班级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SPOC学习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影响在线学习参与度及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1.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比较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在对所有开课的班级进行的“对混合式教学态度”调查中,有67.7%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授课方式”,有25.8%的学生“基本适应了这种授课方式”,仅有6.5%的学生“不大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对“你认为该授课方式对你哪方面有帮助作用(多选)”的问卷调查中,有74.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61.3%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2.保证混合式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首先,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前提是保证课前线上学习效果,关键是课上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的设计课上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保障,如课前用SPOC课程的数据分析为课上教学活动提供了充分依据,在课上利用手机实现了过程考核记录、实验报告填写、交互讨论等功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3.对SPOC课程建设的反思

课程结束后,对SPOC课程中微课时长对学习参与度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整体而言,随着视频长度的增加,参与度会逐渐降低,但在SPOC课程中,视频长度并不是决定学生参与度的关键因素,因为时长超过10分钟的微课,参与度达到了83.0%,如图6所示。

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了“影响你微课参与度主要因素(多选)”的问卷调查,有71.0%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有64.5%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视频中讲解的精彩程度”,有63.2%的学生选择了“教师的学习要求”,仅有39.5%的学生认为“视频太长会影响观看时长”,这也为今后SPOC课程中的微课开发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作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最大化发挥SPOC课程的价值,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与应用,是生源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⒖嘉南祝

[1]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2]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3]杨丽,张立国.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56-62.

[4]刘小晶,钟琦等.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09.

[5]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6]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7]尹合栋.“后MOOC”时期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53-59.

[8]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职业指导指职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或教学机构通过对求职者(或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和服务,帮助求职者(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的活动。它是就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指导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和招聘用人技巧。归纳起来,职业指导的主体是三类机构(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教学机构),服务三种对象(用人单位、求职者、学生),拓展五项任务(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树立正确观念、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和招聘技巧)。

二、职业指导课的现状

职业指导是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院校必须开展的教育任务。换言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是职业院校依法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当前虽然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能回避的是,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以如下三种典型的职业指导课堂教学为例。

1.职业指导课堂1――“面试指导”

教学环境:传统教室,课桌和椅子按普通方式排放,无电教设备。

教学方式:一名教师上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份教案。

授课过程:教师讲解本次课目标和主要任务;教师讲解面试的场面、面试的程序、面试官的来历及可能问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学生听讲。

课堂观察:部分学生听讲,多数学生低头小声说话或睡觉。没有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讨论。

2.职业指导课堂2――“面试指导”

教学环境:传统教室,课桌和椅子按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方式排放,无电教设备。

授课过程:教师先在学习区讲解本次课目标和主要任务,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招聘过程、学生分组、面试官的工作内容、学生分工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学生小组中选出面试官,按组轮流操作,教师总结。

课堂观察:教师讲解十余分钟后,面试组的学生在模拟面试,效果一般。其余学生或在观看,或低头说话,或玩手机。

3.职业指导课堂3――“面试指导”

教学环境:传统教室但有PPT设备,课桌和椅子按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方式排放。

教学方式:预设集体面试情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模拟面试,教师在现场针对学生表现,进行纠错、示范与点评。

授课过程:教师运用PPT形式介绍某企业的招聘信息;教师选择3名学生担任面试官,选出3名学生担任求职者,分三组进行模拟面试,其余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观察和准备评价;教师组织学生互评,包括学生评价各组的模拟面试官、评价模拟求职者,也要求模拟面试官自我评价、模拟求职者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包括点评模拟面试官、模拟求职者;教师示范纠错,教师针对面试学生现场表现进行纠错和示范,教师针对学生面试紧张心理进行心理干预与指导。

课堂观察:PPT的运用效果好。部分学生面试,其余学生需完成的任务是观察与评价。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因为没事做而玩手机、开小差等情况;“老师点评”和“教师示范纠错”两个环节的内容很好,综合、系统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面试过程的指导作用。

比较上述三种教学方式,第一种和第二种是需要淘汰的,第三种运用了PPT,教学过程贴近实际,有特点,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和前二者一样,都缺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缺少优质数字资源。

三、职业指导课改革与互联网+

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从职业教育的角度看,互联网+可以链接职业院校办学从入口到出口的各个主要环节,如招生、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学、考核、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职业培训、毕业生就业。一旦链接,互联网+职业教育就可以实现互联网+招生、互联网+校企合作、互联网+专业建设、互联网+课程改革、互联网+师资培养、互联网+课程教学、互联网+课程考核、互联网+教学管理、互联网+学生管理、互联网+行政后勤管理、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职业培训、互联网+毕业生就业服务……互联网+教学之中应当包括职业指导课教学。

四、互联网+职业指导课的原则

运用互联网+上职业院校职业指导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肯定比较先进,但是不能因此而过度“迷信”互联网+。因为并不是职业指导课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用互联网+的技术完成。互联网+职业指导课需要把握和坚持一个原则:线上学习与线下实操结合。所谓“线上学习”,指学生在互联网及其运行的工具和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所谓“线下实操”,指学生在真实场地训练。互联网+职业指导课要求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线上学习取得多么好的效果,还得在实际场地进行实际训练和实地测试,只有线下操作过关,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线上职业指导课基本路径

互联网+职业指导课的线上教学应该要求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做到如下内容。

1.线上预习

2.线上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线下教学,可以在合适的时段将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发送到电脑或手机上,让学生在网络上开展自主练习甚至自主实训。例如在“职业装”环节,教师可将“职业妆示范”视频和“领带打法”视频同时上传至云端,男生下载观看“领带打法”视频进行练习,女生观看“职业妆示范”视频学习。这样实训教学更有效。

3.线上辅导

4.线上批改

5.线上考试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

6.线上公布成绩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课堂APP(如classdojo等)进行分组成绩记录,学生也可通过APP即时看到自己的实训成绩,考试成绩可以线上。

不同的学校的条件也不同,不一定要求全部到位,建议因地制宜,逐步进行,到一定程度,视情况综合运用,以取得更好效果。

六、线下职业指导课基本路径

七、互联网+职业指导课的实践

以职业指导课堂“互联网+面试指导”为例,分析如何进行互联网+职业指导课的实践。

1.教学环境

教室有PPT设备;有可与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联通的网络视频;教室两边均有一排可上网的电脑;教室开通WIFI;允许学生运用智能手机上课;课桌和椅子按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方式排放。

2.教学方式

设计集体面试情景;学生分组开展模拟面试;开通教室与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视频,通过视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人员现场面试、现场评价。

3.授课过程

首先,教师采用PPT方式介绍某企业的招聘信息。

再次,开通教室与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视频,或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人员现场面试,或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人员现场评价学生分组模拟面试的表现。

之后,教师接受学生咨询和指导学生完成模拟面试。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个方面人员线上线下配合教学,内容由面试、纠错、示范、点评等环节组成。

按照各方评价结果自动汇成评价结果,当场显示各位学生的成绩。

最后,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拓展作业。

4.课堂观察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壮医内儿科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2020JGB228)

[作者简介]韦杏(1965—),女(壮族),广西百色人,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壮医内儿科教学、教学管理、壮医专业本科生管理研究;张煜(1971—),男,山东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脾胃病研究。

一、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课中。教师可选择将疑难点的内容配合课前上传的教学资料进行详细解答,随后设置随堂作业、提问、选人(或抢答)等流程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展开主题讨论、随堂测试、分组任务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课后。教师“每日一题”的作业,以便学生及时复习。教师还可在超星学习通App里的“统计”中了解学生的出勤、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及测试成绩等,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利于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4]。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以壮医之“毒病”为例进行详细论述。

三、讨论

本次实验以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壮医学1班为实验对象,将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壮医内儿科学”课程中,总结如下:

(一)优势

2.利用超星学习通,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明显增多。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讨论、分组任务、直播、随堂測试、课后作业以及建群讨论等,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

3.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习资源整合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资料”栏,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下载学习,自我调控学习进度。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对在线教学内容的设计还不甚完美,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使得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有重复,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没有必要[6]。

3.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使用手机线上学习时,容易出现刷课、刷题的情况,或是拿起手机后就忘记学习,直接玩起游戏或刷短视频[7]。

关键词:大学;财务学;翻转课堂;实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综述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利用讨论式学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我国教育传统文化的惯性和现阶段教育评价模式,导致翻转教学异化或者效果不佳。有的翻转课堂演变成了“题海战术”的翻版;有的课堂无问题可讨论;有的教师驾驭课堂经验不足,知识零碎,效率低下;还有的课堂只有少数同学主导,影响了整体效果。显然,现有的研究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定性认识已经比较深入,但是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定量分析还比较少,包括翻转课堂效果的观测指标、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等都没有系统的研究。

二、《财务学及技术基础》课堂翻转效果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以课程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表示;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学习行为包括课堂讨论(Disc)、观看视频(View)、访问数(Visit)、线上讨论(Edis)、知识点测验(Test)、章节作业(Work)。其中“观看视频”(View)以分钟为单位,“访问数”(Visit)、线上讨论(Edis)以次为单位,课堂讨论(Disc)、知识点测验(Test)、章节作业(Work)以成绩分数为单位。

(二)模型选择

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由于处于翻转教学探索阶段,四个学期在不断调整课程考核权重,且2014秋季学期时主要采用的是慕课辅助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实行翻转教学。所以实证分析采用分学期逐步回归的办法,以便有针对性地观察翻转教学效果及其决定因素。

(四)统计分析及检验

1.2014秋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从线上学习行为看,学生观看视频平均时长基本与视频实际时长相符,这说明基本完成了视频观看任务;观看视频的离差率为21.56%,即^看时长也比较接近。“知识点测验”平均成绩44.22分(总分55分),离差率11.22%,这说明完成测验任务也比较一致。访问次数离差率为53.93%,这说明访问网站次数差别较大。参与讨论的次数差别也比较大,“线上讨论”离差率高达78.13%,次数最少的为0,即没有参加讨论,这说明线上讨论主要是部分“积极分子”在参与,平均每人参与讨论32次,可见总体上参与学习的程度不深。

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访问数”和“线上讨论”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并利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估计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如表3。

可见,“访问数”和“线上讨论”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状况,即增加一次访问可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0.032分,每参加一次讨论可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0.096分。如果统一量纲,即对两个观测值进行标准化,“访问数”更能够体现学习的态度和效果。

2.2015春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5年春季学期,正式启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将一个教学大班(68人)分成两个小班,其中教学一班32人,教学二班36人。每个班按照4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平时每个人各自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线上知识点测验和章节作业、并通过线上讨论相互交流,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线下各学习小组将每个成员线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汇总,进行线下再讨论,自行解决部分问题,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梳理出问题的本质,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提出来,交由全班讨论解决。课堂交流期间,有问题的同学可以随时追加提问,其他同学都可以就所提问题发表意见。

课程考核权重为:期末综合考试成绩(Exam)50%、课堂讨论(Disc)20%、线上成绩30%。为了突出观看视频的基础性作用,为课堂讨论打好基础,“线上成绩”的权重进行了调整:知识点测验(Test)20%、观看视频(View)60%、线上讨论(Edis)10%、访问数(Visit)10%,没有设计章节作业。

全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后,线上学习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

(2)过程机会主义。各讨论组不同程度存在投机行为,即每次推荐一名同学准备课堂讨论资料,其它同学实际上没有参与线下讨论,只是形式上完成观看视频、线上测验等任务。这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效果。

(3)结果形式主义。事实上的线下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常常出现讨论偏离重点、讨论不深入、“冷场”等现象。有的同学讨论时重复视频内容,缺乏深入思考,有的同学把课堂讨论异化为作业解答,功利思想较浓。凡此种种都影响了课程学习效果。

3.2015秋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5年暑期,课程改革小组召开了专门研讨会,决定系统设计章节作业、拓展讨论主题,强化线上知识训练,引导学生线下搜集资料,切实提高教学效果。2015年秋季学期,7万字的章节作业题库、10个章节讨论主题上线运行。课程考核权重仍然为:期末综合考试成绩50%,课堂讨论20%,“线上成绩”30%。其中线上成绩增加了章节作业(Work)权重40%,观看视频降低到30%,知识点测验20%,访问数10%。考虑到课堂讨论比较充分,线上讨论不计分,只作为课堂讨论的准备和补充。

2015秋季学期,线上学习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如表6。

模型中常数项未通过检验,剔除后再回归,“课堂讨论”对“期末综合考试成绩”的偏回归系数为0.852,t检验值66.09,统计检验显著,即课堂讨论成绩每提高1分,可以提高期末综合考试成绩0.852分。

进一步对课堂讨论与线上学习的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访问数(Visit)”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予以剔除,结果如表9。

可见,线上讨论没有计分后,基本过滤掉“刷讨论次数”现象,线上的讨论者是为学习理解而讨论。从回归分析看,每增加一次线上讨论会提高课堂讨论0.08分。“章节作业”对提高“课堂讨论”亦帮助较大,“章节作业”每增加一分可以提高“课堂讨论”0.132分。

经过三个学期的摸索,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课程考核计分办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通过加大考核权重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2)学生学习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性,突击看视频、“空转视频”、刷讨论数、刷访问数,甚至请人代看、代答、代刷等不同程度存在。

4.2016春季学期学情统计分析及检验

2016年春季学期,试行预布置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观看视频,有针对性地讨论,碰撞出新的讨论话题,线下搜集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确保课堂讨论紧扣中心,突出重点,同时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增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课程考核仍然按照线下“课堂讨论”20%,“线上成绩”30%和“期末综合考试成绩”50%。其中线上成绩调整了“知识点测验”和“章节作业”的权重,观看视频调整为40%,知识点测验20%,章节作业30%,访问10%,线上讨论继续不计分。线上学习行为统计如表10。

参考文献

[1]黄雪娇,梁海青,赵可云.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06):82-88.

[2]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05):80-86.

[3]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84-90.

[4]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67.

[5]黄阳,刘见阳,印培培,陈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00-106.

[6]杨宁,林丽征,徐梦诗.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15(03):61-65.

[7]吕晓娟.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98-102.

[8]潘国清.一种翻转课堂的螺旋模型及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84-91.

[9]苏仰娜,黄映玲.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以“虚拟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60-67.

[10]刘永琪,胡凡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伦理省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5(06):78-84.

[11]于洋,傅海伦,张艳丽.“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下的“先学后教”[J].教学与管理,2015(30):111-114.

[12]陈洋,胡凡刚,刘永琪,刘家良.翻转课堂引发的矛盾关系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6(02):71-76.

[13]尹达.对“翻转课堂”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02):64-67.

[14]尹华东.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01):25-30.

[15]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05):5-10.

[16]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6):86-94.

[18]钟启泉.翻转课堂新境[N].中国教育报,2016-05-05(05).

[19]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20.

[20]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关键词:微视频;混合式教学;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给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超越时空限制的、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主动性的网络学习模式方兴未艾。但是,单纯的网络学习,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无法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有效把控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二者均不能成为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宠儿。而纵观国内外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日益凸显,已然成为教学研究发展的又一巅峰,且必将深度影响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改革。

二、研究背景

(一)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

目前,讲授法以其直接性、高效性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但这极容易导致讲授法的误用、滥用,使学生本该“做中学、悟中学”的知识一律简化成在“讲―练―考”的简单传授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死记硬背,暂时记住了一堆死知识,还要不断和遗忘作斗争,不能活学活用,何谈乐学、好学。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差

当代大学生都是数字原住民,一出生就面临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相对传统课堂的“你听我讲”,他们对线上的世界更感兴趣。但当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生产发展和应用速度,学生不感兴趣,再加上学习就是拼记忆,身心备受煎熬。长此以往,原本学习动力就不足的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热情都被消磨殆尽了。

3.实践教学限制多,效率低下

实践教学往往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一般都会模拟工作现场采用“演示+练习”的教学方法。但学校不可能等同于企业,由于经费、场地等条件的制约,教师一人在设备上演示操作过程并讲解,一群学生围在周围。很多学生都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事后又不愿主动学习,得过且过现象严重。

(二)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1.微视频

2.混合式教学

3.微视频与混合式教学的关系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有机整合,微视频是线上学习的核心资源,是线下学习有力的辅助资源,因此,微视频的质量将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混合式教学也是对微视频质量的检测。教师通过对教学效果检验与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微视频资源质量。

三、基于微视频的高职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型建构

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结合,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结合。在借鉴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高职课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并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的高职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将整个教学模式分为微视频资源设计与制作、基于微视频的线上学习和基于微视频的线下教学三部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以微视频为纽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随机嵌入,随时混合。同时线下教学又通过“学―教”汇报产生微视频丰富学习资源,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亦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二)基于微视频的线上学习

基于微视频的线上学习凭借其短小精悍、结构独立的特点,具有快速架设、线上线下的双重可加载性,可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形成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我们姑且称其为“课前混”“课中混”和“课后混”。不同阶段的混合,其所达到的混合目的也是不同的。“课前混”主要让学生完成对新知的初步建构,暴露认知的短板,为教师课堂学的设计安排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学生“吃对”,尽量规避“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情况。“课中混”主要是辅助教师的课堂讲解,提高学生对新知的建构水平,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课后混”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学习反思。

(三)基于微视频的线下教学

四、结语

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加快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就应立足国情,重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教与学的关系,更新教育理念[8],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行业导向”的思想,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高职教育真正成为“广大青年通往打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微视频以其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新宠。针对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参与度不高、实践环节限制多等问题,我们利用微视频的高粘合度构建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在线学习随时嵌入课前、课中、课后的任意环节,形成契合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类不同知识类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同时利用线下教学的“学―教”学习方式,产生优质的微视频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教师全力导的理念,以期为改变现有高职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思路。但是与讲授法相比,混合式教学在操作上更加困难,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耐心和勇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这是由其“短期低效,中期有效,长期高效,长远终身受益”[9]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教师可先在课程的部分内容、部分时段开展试点,先摸索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转型,最终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2]陈会源.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70-76.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5][6][9]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10-17.

[7]孔利华,温小勇,焦中明.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活动理论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7-93.

THE END
1.关于肖四!!!|当代-1 肖四第一套最后一道主观题——当代。搞定了,困死了,去睡了。这次真的晚安啦~ 14小时前 04:50 保姆级带背肖四,一遍背过!|思修-1 肖四第一套思修思维导图带背来啦!!!大家晚安!!! 15小时前 05:26 史纲-1|肖四主观题思维导图带背 16小时前 05:51 毛中特-1|肖四主观题思维导图带背 肖https://jingxuan.douyin.com/m/video/7445501996389403955
2.大一思想道德与法治全书思维导图全网最全思想道德与法治全书思维导图,超级帅的知识图谱,作业和复习必备,有需要的小伙伴自行收藏观看哦。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大一思想道德与法治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269072
3.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思维导图模板思想道德与法治 大学思政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结论:担当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957435e0b34d62e0b98010?fromnew=1
4.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熊波老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质量管理与教学督导处将持续刊发经各级督导推荐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供校内教师交流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厚植法治土壤—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课前“寻问题,聚焦点” 课中“析问题,答疑点” 问题一: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教学环节http://zgc.cjxy.edu.cn/info/1018/2079.htm
5.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0620104851.pdf思想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pdf 1页VIP内容提供方:151***6382 大小:697.71 KB 字数:约2.05万字 发布时间:2023-06-24发布于陕西 浏览人气:37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思想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0/7066064132005123.shtm
6.最泰安新闻客户端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真正实现学习知识、提高品质、落实行动这样三个目标呢?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方法指导。 学习策略指导 一、明确思想基础强化学科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http://mapp.my0538.com/api/newdetail.aspx?id=542538
7.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U2MDI1Ng==&mid=2247605323&idx=1&sn=121d4543eaf98e0c09e966db4919f7bf&chksm=fd41b8153e650cecb9feef7a24588b8e728b48f03fbef103141fd3de8be4cf6d49af153a1326&scene=27
8.2024考研政治思维导图(思修)百度文库 高校与高等教育 2024考研政治思维导图(思修)绪论(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思想板块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爱国主义)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https://wenku.baidu.com/view/7cb47a3e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a.html
9.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的是对学生三观和价值判断的引导,要求培养的是积极健康的公民,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中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生三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思维导图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将其应用到《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091660.html
10.boardmix模板社区道德与法治模板合集,帮助用户快速了解道德与法治,所有模板一键调取在线使用,免费下载。boardmix社区资源是面向内容创作者的平台,支持AI生成内容和思维导图,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知识分享和探索的空间。该社区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管理、设计探索、咨询服务、企业培训、项目管https://boardmix.cn/community/search?keyword=%E9%81%93%E5%BE%B7%E4%B8%8E%E6%B3%95%E6%B2%BB
11.法治素养思维导图模板?走进法治 您L 会员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知识点2 Yyyy 免费 教师的个人礼仪素养 回憶褶皺 免费 教资文化素养中的雕塑 Pooh的小宝贝 免费 个人素养礼仪要点 蓝胖子 免费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知识点归纳(三) 禾冉 免费 思想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二) https://shutu.cn/search/fazhisuyang.html
12.十六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王牌”揭秘依靠思维导图,我们学科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呈现在1-2张的导图上,对于复习那简直是太方便啦。偷偷告诉你喔,这几年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三复习,取得了全市公立校数一数二的好成绩。你看,我们还有专门的市级课题,还有专门公众号——烟山思维之花,上面收集着几百张同学的作品。http://www.fzslz.cn/h-nd-1242.html
13.贵港日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做出实践。想要达到教育目的,需要老师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善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知识中的重点以及老师想要学生应用于实践的知识突显出来,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https://ggrb.ggnews.com.cn/h5/html5/2022-06/23/content_27342_14967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