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可编辑可打印思维导图).pdf下载163文库

2、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

4、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

5、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二)合理利用网络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

6、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网络生活基本准则是什么?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常见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秩

7、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3.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成员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4.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纪律、道德、法律等。5.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

8、序的实现。6.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二)遵守规则1.为什么说自由和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

9、,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怎样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怎样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尊重他人1.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的意义)(1)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

11、极的评价。(二)以礼待人1.礼的表现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

12、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三)诚实守信1.诚信的含义:诚实、守信用。2.诚信的作用(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怎样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

13、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

14、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4.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5.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6.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7尊章守法的作用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

15、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犯罪的后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4.刑罚

16、的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

17、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诉讼的含义和地位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什么时候需要诉讼?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4.怎样应对违法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

18、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常见的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3.社会秩序的作用(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成员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

19、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4.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纪律、道德、法律等。5.社会规则是怎样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6.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二)遵守规则1.为什么说自由和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20、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怎样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怎样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

22、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二)以礼待人1.礼的表现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

23、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三)诚实守信1.诚信的含义:诚实、守信用。2.诚信的作用(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4、3.怎样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法不可违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25、,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行为的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4.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5.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6.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26、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7尊章守法的作用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27、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犯罪的后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4.刑罚的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

28、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诉讼的含义和地位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什么时候需要诉讼?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

29、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4.怎样应对违法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责任来自哪里?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30、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扩展:作为子女、学生、社会一员、中华儿女分别承担哪些责任?P66)3.责任你我他(怎样认识/看待责任)(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

32、对待自己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无论怎样,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4.无悔地承担责任(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33、,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一)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的意义/作用(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2.怎样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要心

34、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三)服务社会1.为什么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意义)(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2)服务社会

35、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境界不断提高。2.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3.(扩展)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结合书本中例子和生活经验列举。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一)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2.国家利益的含义国家利益是一

36、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3.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4.为什么说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

37、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

38、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维护国家利益?)2.怎样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怎么办?)(1)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

40、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二)维护国家安全1.为什么说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2.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1)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2)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41、,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一)关心国家发展1.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祖国有哪些成就让我们自豪?)(1)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高铁列车、演出和展览、听证会和新闻发布制度、衣食住行条件)(2)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感到自豪。(经济增长、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惠民利民政策、社会保障、国防和军队改革、综合国力)2.如何对未来充满信心?(1)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2、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2)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为什么说劳动成就今天?(劳动的意义)(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2)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43、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2.实干创造未来(怎样创造未来?)(1)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2)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

44、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

46、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

47、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二)合理利用网络1.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

48、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网络生活基本准则是什么?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维护秩序1.社会

THE END
1.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 ?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丨蒋安琪 潘梦莹 http://gzdk105.cn/ztzl/wlaq/202412/t20241204_86180688.html
2.法考必学:胡老师的理论法YYDS- 宪法:结构图+口诀,记忆便捷 - 法治思想:通俗语言+口诀+思维导图,背诵不痛苦 【教学风格】 - 胡老师:直击考点,实例讲解,理解记忆 【学员反馈】 - “胡老师的课,理论法不再是难题!” 【加入我们】 - 一起攻克法考理论法,让备考更高效!https://www.jianshu.com/p/2fcdeb4d588c
3.胡震老师的理论法主观题!法考讲义辅导口诀胡老师的课,真的是让我心里特别踏实。一看就知道,老师对课程每个环节,从讲义到带背督学,再到讲解作业,都下了大功夫,设计得特别周到。 一看到胡老师的课程安排,我就感觉这老师真是太走心了。讲义都是彩色打印的,特别是那些带背的内容,不仅有口诀,还有思维导图呢。对于我这种背诵困难户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啊!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IN22Q05568BWZ.html
4.初中《道德与法治》6本书《思维导图大汇总》关注时政资讯、升学备考 初中道法6本书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ODA3OTIxNw==&mid=2247547348&idx=3&sn=8b395f0c0710383c4f1b7972e72fb7dd&chksm=cf1b444af86ccd5c7e40e6b6b072df515218b81c4772ed954e0f19e6fdebb69e0b79eaece954&scene=27
5.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维导图模板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受到非法侵害,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应对违法犯罪 有勇有谋 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未成年人要善于斗争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保障 62% 0 31 分享模板简介 超详细!初中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维导图!耗时2小时打磨,喜欢记得分享与收藏哦~ ( ω ?https://www.zhixi.com/tpl/5bc649c2a7620b96bcf6381a463c61e5
6.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思维导图模板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唐朝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396edf40e3e744af171044c?fromnew=1
7.中考政治小妙招,思维导图记忆法除了中考政治的思维导图外,中考历史、中考地理、中考语文等的优质原创思维导图,都可以在MindMaster导图社区里找到。 最后附上一张中考政治-法律部分的思维导图,点击即可查看高清原图,如需获取更多内容,可下载MindMaster,在导图社区搜索关键词即可免费查看。https://www.edrawsoft.cn/mindmap/zkzzzmha
8.高中政治复习思维导图11篇(全文)高中政治复习思维导图 第2篇 一、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有效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 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地展现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能够有效拓展典型试题,对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要点,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有效记忆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地理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sgpd4im.html
9.初中政治思维导图小黑豆初中政治思维导图 政治https://www.xiaoheidou.com/archives/38264
10.初中政治思维导图(全)初中政治思维导图(全)的内容摘要:https://m.360docs.net/doc/7c8039918.html
1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全书知识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pdf5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全书知识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pdf,八年级上册政治全书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生活、媒介(电视、报纸)、书籍、社会 了解社会生活 调查等方式 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我与社会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17/7156063033004165.shtm
12.初中政治知识初中政治知识-思维导图(4图)2022-09-21 纪晓武 + 关注献花(0) 来自:纪晓武 > 《教育在线》 322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梅图 图说:高速爆胎应该如何处理? 怎样拥有达芬奇的七种天才导图 - 导图原理 - 思维导图 - 连山易养生堂 ——21世界最 每日搞笑 就图一乐 碧荷【图】 啥也不说,看图说!https://www.360doc.cn/document/1433386_1048814264.html
13.思维导图在初中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韩德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由于教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理解政治理论知识代表的实际意义,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政治复习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政治知识转化为简单条理化的具象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缜密思维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peed-reading-first-half_thesis/0201245540650.html
14.[素材]2024八下道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全册完整版)内容预览二一教育 课件站 2024八下道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全册完整版)素材,课件资源,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素材二一教育课件站https://edu.21cnjy.com/p-20492094.html?/2024-09-17/BmRTd1Fy_5772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