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其中所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这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论自信、法治体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提供了引领、夯实了基础。作为一名法务工作人员,我将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学好法,用好法。
坚持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规定了性质、确定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坚持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树立和坚定法治体系自信,实质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然延伸。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必须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这些子体系环环相扣、彼此联结、内在统一,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坚持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了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从属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在法学和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论自信、法治体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林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