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伦理论文范文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积分

2、。中国古语“徒法不足以自行”,也表明了这一道理。现代社会,法律人的职业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的实现程度,拥有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是一国法治文明的重要象征。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稳步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一文中指出:“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官是维系国家法治的特殊群体,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的实现程度,对法律功能的发挥起着很大的作用。”①这一论断,高度评价了司法者的素质在一国实现法治中的重要性。司法者的素质包括许多方面,诸如良心、文明、慎独、独立、创造、效率和公平等。其中,良心,即正义感,是建设高素质法律职业队伍的基础,是保障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目标的关键环节。良心

3、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通俗而言,良心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是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良心于司法者而言,更多体现为一种正义感。首先,正义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指追求和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强化个体正义感,不仅有利于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严格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具有正义感首先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道德

4、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次,正义感是法治国家中司法者必备的职业道德。司法者首先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但仅仅于此是绝然不够的。既然“法治实乃法律职业人之治”,司法者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其正义感是司法公正的源泉和保障。那么司法者必须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备的特殊性的职业道德素养,即社会对司法者正义感的期待要比普通公民高出一个层次。再次,正义感的养成是提升我国司法者整体素质,化解司法腐败困局的应然取向。我国经过30余年的法制重建与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形形色色的“以权压法”、“以钱诱法”与“以情融法”引致司法活动失却公正本性的司法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事实上,司法者普遍欠缺

5、法治国家要求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是关键因素。正义感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司法者的整体素质,使司法者能够自觉维护法律的公正与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3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二、司法者正义感养成的途径正义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司法者要有公正、公平的意识和信念,这既表现在执法的技术层面,又反映了一种道德上的要求。道德源于内心,其形成和改善需要长期的过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司法者应时时刻刻以身边先进的事迹鞭策自己,以榜样的力量鼓舞自己,更新自身观念,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逐步培养自身的正义感

6、。国家也应在制度层面予以辅助,如重构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司法考试环节引入法律职业人素质的考核等。总之,“要解决司法腐败问题,根本出路是设计合理的制度,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使得法律工作者相信自己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分子,使得每个法律工作者都极度②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和荣誉。”其实充满正义感的司法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发现并虚心学习,一定会在法律职业素质培养上有所成果。苗为民是一名中共老党员,1982年被调入太和县司法局。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为安徽省恢复律师制度后考取律师资格证的第一人。1983年在一次押解罪犯的途中,车辆遇到突发情况,苗为民奋不顾身

7、控制欲趁乱逃脱的罪犯,导致左臂粉碎性骨折,落下终身残疾。1994年,苗为民从太和县政法委副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后,发挥余热当起了律师。在事务所的18年里,苗为民免费调解案件200多起,帮助许多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维权,刘超山就是其中之一。刘超山是太和县一位中年农民,在一次外出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终生瘫痪。在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刘超山找到了苗为民。苗为民主动帮助他向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批准后,又带领本所一名年轻律师专门承办该案。随后,苗为民联系到了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将刘超山送往合肥进行伤残及三期护理的司法鉴定。经鉴定,刘超山的伤残等级为一级,护理期限20年。鉴定结果出来后,苗为

8、民主动与主办案件的法官一起到保险公司、肇事车辆挂靠单位做调解工作,最终使刘超山获得近三十万元的赔偿金。人性之美在点滴处熠熠生辉,生命之链在奉献中不断延续苗为民用自己的义善之举尽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寻常中的高尚,留给了后人永不磨灭的精神之光。这不禁让我想起本科时观看的一部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我们从片中主人公法官老冯身上,看到了良心和良知是法官的元规则,同时也掌握了司法公平正义的源代码。理想虽然崇高但毕竟遥远,现实虽然低俗也是触手可及。稍微的思想偏离就会出现行为的出轨,保持头脑清醒和坚守道德底线应当成为当今司法者最首要的选择。法官老冯的形象在拷问每一个法律人的良心,引发人们的深思,良

9、心不能沉沦,良知不能泯灭,这一切需要法律人用心去体会,用灵魂去交流,并作出自己个性的抉择。只要司法者能够多一些信义和责任感,少一些惰性和利欲心,就会逐渐感受到法理与情理在司法工作中的相得益彰。司法者是一个神圣的称号,也应当是这个社会最具有良知和理性的群体,是社会道义的首先担当者。所以,司法者理应具有天生的疾恶如仇的正义感,当面对一切不公正、不光明、不人性的黑暗、邪恶、残暴时,要有一种忍不住拍案而起的冲动和大无畏的勇气,这都是源于良知和良心的驱使。良知和良心是大爱无形的,有时忽略在我们不经意的眼神,有时停留在一个人情的细节,但他恰呼唤着道德的回归,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虽然,大多数司

10、法者在社会的潮流涌动中可能会和老冯一样,一直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做到这一点并不轻松,司法者同样是人,是人就要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相对而言,他们见识到的社会丑恶面更要多一些,惟其如此,有的人远离②甄贞主编:《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丑恶,有的人却趋之若鹜。与《马背上的法庭》的法官老冯相比,许多司法者早已丧失了法律的灵魂。现实的社会里,曾经的崇高理想在现实面前变得庸俗,利己主义使法律在更多的时候成为谋取某种利益的有力工具。有些司法者已经不同程度的背离了自己的良知,高高扬起的法律利剑如今已成为他们谋取自己卑鄙私利的强有力的帮凶。培根说:“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

THE END
1.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8篇)文章是8篇关于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主要内容包括:要突出坚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权利、保障社会力量主体地位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全民守法需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素养;应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机制,正确处理各类调解关系;加快社会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075986
2.法治理念论文范文5篇(全文)法治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执政理念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三个根本问题进行展开把握其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发展性四个鲜明特点,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一些新的执政理念思想观念得到了深化,其价值诉求有助https://www.99xueshu.com/z/zzfvo7fnyn81/
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通用5篇)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https://www.oubohk.cn/yuwen/604807/
4.[作文范文]全面依法治国论文2500字全面依法治国论文 2500 字 “依法治国”属于法治活动的范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下是 xx 给大家整理的依法治国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摘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http://m.doc88.com/p-99637881602725.html
5.关于法治社会建设论文范文资料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此文是一篇法治社会建设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要实现制度现代化,观念是先导.只有解决好全民的法治观念,才能有效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政党主导下进行的法治道路上,执政党以及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社会普法要通过影响个案的裁判来http://mabis24www.anydaily.com/benkelunwen/44440.html
6.法学毕业论文范文(2023年最新的4份)法学毕业论文范文1: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内 容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8516453
7.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小学教育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8738
8.社会调查论文范文(精选6篇)篇2:社会调查论文范文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edwtr08.html
9.文化类论文例文和苏轼文化在徐州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回顾述说,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文化专业范文可作为苏轼和苏轼文化和徐州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徐州培育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没有科学先进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也就难以最终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社会主https://51elaw.com/lunwenfanwen/73449.html
10.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用十二篇).docx余下全文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篇九)学号: 西北工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中期报告学院人文与法学院领域(专业)公共管理姓名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研究生院姓名学号校内指导教师论文题目校外指导教师工程领域专业公共管理论文开学科分类200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批准编号课题类别学科分类2006年度国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1315497.html
11.法律专业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docx法律专业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 法律8000字毕业论文篇1:《浅析法律信仰形成的法律基础》 摘要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和良法定义的界定、哪种法律才能被信仰的阐述,阐释了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用途。 关键字 法律信仰 良法 功效 一、前言 依法治国作为国内的基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8/6043131152004141.shtm
12.镇海法院一篇论文在宁波市法学会主题征文评选中获一等奖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宁波市法学会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论文131篇。经专家组评选,近日,获奖名单揭晓,其中,优秀组织单位6家,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0篇,三等奖论文15篇。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c3ODEyMA==&mid=2650030094&idx=1&sn=ed9f383d5573e890025f2a591ef1e04c&chksm=891e5d127c6969258eb8af82c1d405945ad50892eba1b635b6c80d13cefdfd2d4943c603506f&scene=27